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339 被引量:2,744H指数:20
相关作者:张永忠郑殿峰许艳丽曹建琴冯乃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7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0篇农业科学
  • 10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医药卫生
  • 20篇生物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0篇大豆
  • 23篇基因
  • 17篇植物
  • 16篇土壤
  • 15篇异黄酮
  • 15篇黄酮
  • 14篇玉米
  • 14篇植物生长
  • 13篇基因型
  • 12篇淀粉
  • 12篇调节剂
  • 12篇叶片
  • 12篇生长调节剂
  • 12篇胁迫
  • 12篇抗氧化
  • 12篇活性
  • 11篇心理
  • 1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1篇植物生长调节...
  • 7篇马铃薯

机构

  • 128篇东北农业大学
  • 71篇黑龙江八一农...
  • 50篇东北林业大学
  • 34篇黑龙江省农业...
  • 27篇哈尔滨医科大...
  • 2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教育部
  • 10篇哈尔滨商业大...
  • 9篇黑龙江省木材...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国家大豆工程...
  • 3篇黑龙江省林业...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3篇巴彦县农业技...
  • 2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1篇张永忠
  • 20篇郑殿峰
  • 17篇许艳丽
  • 16篇曹建琴
  • 15篇冯乃杰
  • 15篇孔保华
  • 14篇李春杰
  • 13篇杜吉到
  • 12篇张兰威
  • 10篇钟鹏
  • 10篇张丽萍
  • 10篇林蔚刚
  • 10篇吴俊江
  • 10篇迟玉杰
  • 9篇孙艳梅
  • 9篇刘骞
  • 9篇曹龙奎
  • 9篇卢翠华
  • 8篇李开隆
  • 8篇李文滨

传媒

  • 32篇大豆科学
  • 30篇食品工业科技
  • 22篇食品科学
  • 17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篇黑龙江八一农...
  • 11篇作物杂志
  • 9篇林业机械与木...
  • 8篇林业科技
  • 8篇植物生理学通...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粮油学报
  • 5篇森林工程
  • 5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林业科学
  • 4篇食品科技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中国蔬菜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3篇2013
  • 15篇2012
  • 34篇2011
  • 55篇2010
  • 103篇2009
  • 93篇2008
  • 29篇2007
  • 3篇2006
3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血浆蛋白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和功能特性的研究
本试验应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浆蛋白,研究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功能特性。将猪血浆蛋白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用pH-Stat方法测定其水解度,制备得到不同水解度的水解样品。测定水解物对卵磷脂脂质氧化体系的TBARS(硫代巴比...
刘骞孔保华张立娟郑冬梅
关键词:猪血浆蛋白酶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功能特性
文献传递
大豆连作土壤盆栽大豆根腐病及生长发育状况被引量:6
2008年
根腐病是引起大豆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对取自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大豆连作16 a、轮作和休闲3个小区大豆田耕层土壤,采用盆栽方法,探讨长期连作对大豆根腐病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于大豆播种后20、30和55 d取样调查大豆根腐病发病程度、株高和鲜重,并分别在20 d和55 d时调查病原菌和胞囊数量。结果表明:大豆连作17 a土壤盆栽大豆根腐病发病程度略低于轮作,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轮作高于休闲,两者相比差异显著。播种55 d后休闲大豆株高最高,与大豆连作17 a和轮作比差异显著;其次为轮作,大豆连作17 a株高最低。休闲鲜重最高,其次为轮作,连作17 a最低,但3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从大豆根中共分离出镰孢菌和腐霉菌2种病原菌,镰孢菌分离频率明显高于腐霉菌,连作17 a和轮作无明显差异。轮作大豆根上胞囊数量高于大豆连作17 a,差异显著,休闲土盆栽大豆未发现胞囊。因此,大豆长期连作土壤盆栽大豆根腐病与轮作无明显差异,但连作17 a大豆生长发育状况较轮作稍差。
刘金波许艳丽李春杰刁琢
关键词:大豆连作根腐病生长发育
白三叶品种组织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被引量:14
2008年
针对引进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草坪品种在我国北方园林应用中存在的抗寒性问题,结合国产白三叶资源抗寒性优势,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白三叶组织结构的变化特点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叶肉栅栏细胞内叶绿体数和叶绿体面积与抗寒性有关;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叶绿体结构变化最明显,抗寒性强的品种在一定低温范围内保持了较完整的结构;根结构中的木质部、韧皮部比率和导管直径也与抗寒性有关,木质部比率大,韧皮部小,导管直径小,品种抗寒性强。
赵伟陈雅君高阳张雪岩梁敏何阳波
关键词:白三叶叶绿体木质部韧皮部抗寒性
微波诱变高产橙色素红曲霉素及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红曲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历史悠久。近年来发现,红曲橙色素是红曲发酵产物中的重要抑菌成分,但因其产率低、分离较难,未能得到应用,因此,选育高产橙色素红曲霉菌种,提高橙色素产量,开发橙色素的应用领域,具有现实意义...
范志诚
关键词:红曲霉菌微波诱变液态发酵抑菌性
文献传递
异氰酸酯改性杨木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不同浓度的异氰酸酯-丙酮溶液对杨木进行抽真空-加压浸渍实验,以提高杨木的表面密度和硬度,改善杨木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和途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结果表明,以转化率作为考察指标,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异氰酸酯浸渍液浓度的质量分数为35%,抽真空1h,压力-0.1MPa;加压浸渍压力0.8MPa,加压浸渍时间3h。
张佳彬王宏棣周志芳何金存时兰翠
关键词:杨木浸渍异氰酸酯转化率
基于日本标准对落叶松锯材的分等试验研究
2010年
以落叶松锯材为试验对象,依据日本JAS235《构造用集成材日本农林规格》中外观分等的相关规则,对人工林落叶松锯材进行了以节子为检量对象的外观分等并对分等后的锯材进行了弯曲破坏试验,分析比较了外观分等结果与其弯曲破坏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何林王欣杨洋赵丹闫超时兰翠
关键词:落叶松抗弯强度
影响小黑杨花药培养中花粉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几个生理因素被引量:4
2008年
建立了小黑杨花粉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体系,观察到:(1)25℃和暗培养条件下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89.2%);(2)25℃、16 h·d^(-1)光照(光照强度为35μmol·m^(-2)·s^(-1)左右)下培养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72.3%);(3)花芽于0℃下低温储藏时间延长不利于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而培养早期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其不定芽分化能力高于后期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笨基噻二唑基脲(TDZ)对不定芽分化有促进作用。
李成浩李俊秀杨静莉
关键词:单倍体培养环境
高产耐密大豆新品种黑农50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08年
吴俊江刘丽君刘德生高明杰王志华钟鹏林蔚刚董德建才卓伟刘智颖
关键词:大豆栽培
齐墩果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粉中总皂苷含量被引量:9
2008年
以大豆皂苷类似物齐墩果酸为标准品,经香草醛-高氯酸显色,应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60 nm处分别测定了20%、30%和40%大豆异黄酮粉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豆总皂苷的对应含量分别为36.0%、26.3%、16.1%,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0μ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相关系数R2=0.9996。
李成刚张永忠迟玉杰付红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齐墩果酸可见分光光度法
小兴安岭南坡3种林型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被引量:17
2011年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选取影响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的11个指标,对小兴安岭南坡3种主要林型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杨桦混交林水源涵养综合能力评价值最大(0.427 1),落叶松人工林次之(0.368 7),天然红松林最小(0.204 1),说明天然杨桦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强,落叶松人工林中等,天然红松林最弱;3种林型的水源涵养功能的强弱与现实生产实际相吻合,表明层次分析法在不同林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定量评价上是可行的。
汪永英段文标
关键词:林型层次分析法水源涵养功能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