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2-004)
- 作品数:32 被引量:295H指数:9
- 相关作者:吴献花赵斌王崇云彭明春杨莎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玉溪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控制方案。[方法]以2010年SPOT5卫星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GPS记录为数据源,对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设计,并通过各土地利用类型的N、P输出量变化来评估优化措施对面源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优化后,水源保护区控制土壤侵蚀和N、P等污染物排放的功能得到提升,优化措施对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的防控具有显著效果。[结论]该研究为促进滇池流域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绿色小流域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其阳王崇云彭明春周睿罗婷董磊杨莎
- 关键词:滇池流域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生态设计
- 绿肥翻压对烟地红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8
- 2011年
- 为探讨绿肥对烟地红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试验以冬闲地为对照,研究了紫花苕绿肥翻压及麦茬翻压对烟地红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处理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均高于麦茬翻压地和冬闲地,变化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而真菌数均以麦茬地较高。绿肥翻压地分别与麦茬翻压地和冬闲地比较:在越州试验区的土壤细菌分别提高1.74×106、2.61×106cfu.g-1,放线菌提高1.35×104、0.65×104cfu.g-1,土壤脲酶提高1.5、1.68 mg.g-1,酸性磷酸酶提高2.9、3.09 mg.g-1,过氧化氢酶提高1.2、2.54 mL.g-1,多酚氧化酶提高1.91、7.58 mg.kg-1,土壤有机质提高16.36、26.22 g.kg-1,土壤碱解N提高42.52、54.31 mg.kg-1,土壤速效磷(P2O5)提高6.22、7.57 mg.kg-1;在晋宁试验区的土壤细菌分别提高2.52×106、3.95×106cfu.g-1,放线菌提高1.17×104、1.62×104cfu.g-1,土壤脲酶提高1.77、2.0 mg.g-1,酸性磷酸酶提高1.13、1.24 mg.g-1,过氧化氢酶提高1.45、2.19 mL.g-1,多酚氧化酶提高4.81、11.34 mg.kg-1,土壤有机质提高10.18、19.43 g.kg-1,土壤碱解N提高41.34、54.43 mg.kg-1,土壤速效磷(P2O5)提高4.79、5.86 mg.kg-1。
- 陈晓波官会林郭云周洪丽芳任石所曹卫东
- 关键词:绿肥翻压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 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红嘴鸥对昆明滇池草海大堤游憩价值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是众多评价环境资源价值的方法中较为流行的游憩价值评价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休闲娱乐场所、公园、景区、森林湿地等地的价值评估.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来评估红嘴鸥对昆明滇池草海大堤的游憩价值的影响,为滇池流域旅游价值的评估,提供动物栖息地的价值评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昆明滇池草海大堤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到红嘴鸥季节和非红嘴鸥季节人均旅游价值,两者的差值即为红嘴鸥对昆明滇池草海大堤游憩价值的影响.评估结果得出2010年2~3月红嘴鸥季节昆明滇池草海大堤人均旅游价值为199.11元/人;2010年4~5月非红嘴鸥季节昆明滇池草海大堤人均旅游价值为102.78元/人;红嘴鸥对滇池草海大堤的游憩价值影响为96.33元/人.用条件价值法估算该案例,印证结果差别不大.
- 田雪李俊梅费宇王帅胡明江
- 关键词:旅行费用法游憩价值
- 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蚜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抽样技术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公共K值为2.87。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式为m*=0.12+1.36 m(R=0.99),Taylor幂公式为lg(v)=0.35+1.69lgm(R=0.96)。在不同季节,其空间分布的拥挤度差异显著(F=5.34,p<0.01),7-9月平均拥挤度最高,而1-3月和10-12月最低。精度分别为0.1、0.2、0.3和0.5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430.26/x+138.30、n=107.56/x+34.57、n=47.81/x+15.37和n=17.21/x+5.53。当被新蚜虫疠霉感染罹病桃蚜密度较低,即低于每样方5头时,以模型n=17.21/x+5.53较为适宜,在较高密度,即每样方10头/株以上时,以模型n=107.56/x+34.57较宜。[结论]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均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新蚜虫疠霉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在6-8月,对该菌侵染蚜虫的总体理论抽样以抽查20株左右样方为宜,而在其他季节,抽查30株左右样方为宜。
- 陈斌和淑琪杜广祖李正跃
- 关键词:新蚜虫疠霉桃蚜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
-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视角下的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理念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滇池为代表,从生态系统健康的视角分析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的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宏观路径,对未来重点应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 段昌群何峰刘嫦娥和树庄张国盛
- 关键词:云南高原湖泊水环境滇池生态系统健康
- 滇池流域富磷区不同土壤磷水平下植物叶片的养分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70
- 2011年
- 滇池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富磷区,分析该区域内不同土壤磷含量下主要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理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恢复的特殊性。该研究测定了滇池流域滇中地区75种常见植物叶片的碳(C)、氮(N)、磷(P)及钾(K)含量,综合分析了该区域不同土壤磷水平(富磷和正常)下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C、N、P和K的计量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植物叶片C、N和K含量的算术平均数分别是441.42、16.17和13.57mg·g-1,P含量的几何平均数为1.92mg·g-1,植物叶片的N、P和K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富磷区域植物叶片的P和K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区域,N/P、K/P显著低于正常区域。无论是富磷还是正常区域,草本植物的N、P和K含量均高于木本植物,乔木与灌木差异不明显。植物叶片的P含量及N/P与土壤磷水平呈显著相关;叶片N/P分析结果表明,N是影响滇池流域植物生长和群落恢复的主要限制元素。研究指出,在滇池流域增加陆地植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氮素来源是进行生态修复和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切入点。
- 阎凯付登高何峰段昌群
- 关键词:生活型
- 异龙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对策
- 以异龙湖流域异龙镇、坝心镇和宝秀镇为例,对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2007年009年3年的基础数据调查。结果表明:(1)养猪场排放的氮、磷是畜禽养殖业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量80%以上。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总量呈逐年...
- 黄中信何明杰李元陈建军祖艳群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 文献传递
- 滇池柴河小流域暴雨径流氨氮的输移过程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氨氮通过暴雨径流的冲刷和土壤颗粒物的携带进入水体,对受纳河流、湖泊造成污染。以柴河小流域为单元,从输出源、输移过程、河道汇集过程这几个方面对2011年7、8月2场暴雨径流中的氨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主要是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进行输移,所以土壤颗粒流失是氨氮流失控制的关键;氨氮浓度跟沉降时间的Pearson相关性均在-0.855(P〈0.05)之上,呈显著负相关;2场暴雨中,均是颗粒物粒径小于0.000 8 mm的水样的氨氮浓度较大,说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对氨氮的吸附量较大;氨氮的入河系数与污染源及输移过程氨氮含量的Pearson相关性在0.914(P〈0.05)以上,说明入河系数与污染源及输移过程含量密切相关。氨氮的入河系数为0.12~0.22,说明研究区域80%以上的氨氮被边坡、沟渠截留,效果良好,值得认真对待。
- 周崧和树庄胡斌余晓飞孔艳何云龙
- 关键词:暴雨径流氨氮粒径分布
- 杞麓湖流域不同地形和植被对农业面源污染释放规律的影响
- 选择杞麓湖北岸的六街村平地、坡地、林地采用径流小区法进行观测,通过对2010年5—10月l4场降雨的径流量和泥沙产生量中的氮磷流失监测,结果表明:(1)平地、坡地、林地径流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224 m3.hm-2、280...
- 于波陈建军祖艳群李元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地表径流泥沙
- 文献传递
- 秸秆覆盖对滇池流域青花-马铃薯轮作模式下面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 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上蒜乡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青花-马铃薯轮作模式下秸秆覆盖对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氮、磷和COD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未覆盖相比,径流量与泥沙量分别减少77.53 m3.hm-2和1 ...
- 杨静湛方栋李元祖艳群
- 关键词:滇池秸秆覆盖地表径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