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3890010)

作品数:17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吴承祯洪伟林晗李键张艳荷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人工林
  • 5篇
  • 4篇邓恩桉
  • 4篇土壤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千年桐
  • 3篇
  • 3篇N
  • 2篇碳储量
  • 2篇碳密度
  • 2篇细根
  • 2篇硫沉降
  • 2篇柑橘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典范相关分析
  • 1篇电导
  • 1篇电导法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机构

  • 1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武夷学院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作者

  • 12篇吴承祯
  • 11篇洪伟
  • 6篇林晗
  • 5篇李键
  • 4篇吕广林
  • 4篇侯丹
  • 4篇包和林
  • 4篇洪滔
  • 4篇范海兰
  • 4篇张艳荷
  • 3篇陈灿
  • 2篇林勇明
  • 2篇贾兰霞
  • 2篇巢林
  • 2篇刘艳艳
  • 2篇林清山
  • 1篇谭艳
  • 1篇黄贤松
  • 1篇王艳霞
  • 1篇谢安强

传媒

  • 4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林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细根结构及C和N含量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对不同林龄南方红豆杉也Taxus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évl.)ChengetL.K.Fu页人工林不同等级细根的结构参数及C和N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细根结构参数与C和N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林龄南方红豆杉Ⅰ-吁级细根的根直径、比根长(SRL)和比表面积(SSA)均有差异,6、7和8a植株细根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073、1.815和1.734mm,平均SRL分别为14.09、12.88和14.12m·g-1,平均SSA分别为54.93、45.85和50.72cm2·g-1;随根序等级提高,同龄植株细根的SRL和SSA均依次降低、根直径则逐渐增大,且总体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除Ⅰ级细根外,7a植株各级细根的SRL和SSA均最小;6a植株各级细根的直径均最小。各林龄植株细根的根尖密度和分叉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6a植株最大。细根干质量以6a植株最低、7a植株最高,且差异显著。随根序等级提高,细根C含量逐渐增加、N含量则逐渐降低,同龄植株Ⅰ-Ⅴ级细根的C和N含量总体上差异显著;各级细根中,7a植株的C含量均最高、8a植株的N含量均最低;6、7和8a植株细根的平均C含量分别为454.41、501.90和441.55mg·g-1,平均N含量分别为12.63、11.99和5.88mg·g-1。各林龄植株细根的C含量与细根直径和干质量均正相关,与SRL、SSA和根尖密度均负相关;N含量与细根直径均负相关,与SRL、SSA和根尖密度均正相关;此外,N含量与干质量以及C和N含量与分叉数的相关性均无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树龄对南方红豆杉细根直径影响较大,而不同序级细根的结构差异更明显。
刘艳艳林晗巢林林勇明陈建忠吴承祯
关键词:细根
福州酸雨区次生林中台湾相思与银合欢叶片的12种元素含量被引量:12
2012年
在酸雨区,研究叶片元素浓度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树种选择与重建亚热带森林具有重要意义。在中亚热带丘陵次生林的酸雨区内,测定两个优势树种——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的叶片元素(N、P、S、K、Ca、Na、Mg、Fe、Mn、Cu、Zn和Al)含量,并探讨其可能遭受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树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N>K>Ca>S>P>Mg>Na,重金属元素表现为Fe>Al>Cu。两树种叶片的P、Ca、Mg、Na、Mn和Cu含量差异极显著,Zn含量差异显著。受频繁酸雨影响,台湾相思(3.42 g/kg)和银合欢(2.70 g/kg)的S含量明显高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的平均值((1.66±3.06)g/kg),Na含量低于S含量,也明显低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Na含量的平均值((2.48±5.45)g/kg),表明研究区域植物叶片的Na元素的特异性,酸雨加速土壤酸化导致土壤Na含量低可能是一个原因。由N/P、Ca/Al摩尔比值的大小可得出,台湾相思为P制约型树种,虽然其Al含量并未超出正常范围值,但其Ca/Al摩尔比值小于12.5,表明存在Al的危害风险;而银合欢属N制约型树种,并未受到Al的危害,更适应研究区生长环境。若仅从叶片元素含量分析,该区域的台湾相思和银合欢受到Fe危害风险,且存在更大的Cu和Zn危害风险,银合欢的Zn、Cu元素累积量大于台湾相思,所以可以认为银合欢的抗性强于台湾相思,可能更适应于酸雨区域生长。
郝兴华洪伟吴承祯李键王幼茹杨晓伟
关键词:酸雨区台湾相思银合欢
邓恩桉林地土壤pH空间变异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以福建省建阳市7年生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 Maiden)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层土壤pH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该邓恩桉林地土壤pH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pH均值分别为pH 3.57、pH 3.62和pH 3.67;土壤pH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3.90%、3.93%和4.05%。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pH的块金效应值分别为0.389 6、0.430 3和0.604 3,说明该林地土壤pH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经K-S非参数检验,该林地各层土壤pH服从正态分布。通过不同趋势效应下不同半方差函数模型预测误差的比较,确定该林地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pH空间变异最优模型分别适用0阶高斯模型、1阶指数模型和1阶球状模型。克里格最优插值分析结果表明:该邓恩桉林地各层土壤pH整体空间分布趋势均为由西向东递减,最高值出现在西南部;各层土壤pH插值标准差较小,且标准差分布均呈现以南部和中部为中心、向东北方向逐渐增大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该邓恩桉林地土壤酸化程度较严重,其土壤pH的空间分布受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土壤pH插值标准差的分布特征可能与采样点的数量和设置有关。
谭艳吴承祯洪伟陈建忠肖应忠陈灿
关键词:邓恩桉土壤PH半方差分析地统计学
邓恩桉顶梢丛生萎蔫的营养诊断与对策
2011年
为解决邓恩桉顶梢丛生萎蔫问题,对福建省建阳市潭城街道回瑶村病害林分进行取样,以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相似立地条件未受病害邓恩桉林分为对照,并以严重受害的邓恩桉林分为参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严重受害邓恩桉林地土壤中,全P、全N的含量明显低于回瑶和水吉;全Cu含量呈现出对照区(水吉)>发病区(回瑶)>严重受害区,呈显著差异。在叶样中,水吉邓恩桉全N、全P含量显著高于回瑶,Zn含量则表现为回瑶大于水吉。最后,诊断得出邓恩桉顶梢丛生萎蔫是缺乏B、Cu导致微量元素失衡所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并提出了增施N、P、B、Cu的防治对策。
肖应忠陈建忠龚辉刘剑斌张水生暨雪枝
关键词:邓恩桉土壤营养叶片养分
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人工林细根特征及其与细根N、C含量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完整土块法,以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5级细根的形态、生物量和组织碳(C)、氮(N)含量,分析了不同径级和序级与细根形态指标的差异性,对序级与细根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直径≤1 mm的细根根尖数、根系累计长度、根系累计表面积分别占据总量的99.66%,88.42%,69.82%;随着根序从1级根到5级根升高,千年桐细根直径由0.86 mm增加到1.35 mm,组织密度由0.11 g/cm3上升到0.47 g/cm3,根表面积密度由0.46 m2/m3降低到0.085 m2/m3,比根长由32.04 m/g减少到16.41 m/g;千年桐细根直径、比根长、根表面积密度、根组织密度及生物量与序级之间回归分析发现它们与序级之间具有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三次函数及高斯峰值函数关系;1~5级细根生物量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分别为:18.7%,30.9%,27.1%,16.6%,6.7%;N含量随着根序升高由16.73 mg/g下降到11.83 mg/g,C含量则由454.97 mg/g上升到494.43 mg/g;千年桐细根C/N比的变异受根组织N含量的影响程度达到93%,而受C含量的影响程度仅为50%。上述结果证明,千年桐细根的结构特征、生物量和碳氮含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了解千年桐根系结构与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巢林林晗吴承祯刘艳艳贾兰霞洪滔谢安强陈建忠洪伟
关键词:千年桐细根
模拟氮、硫复合沉降对杉木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铝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了杉木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与氮、硫沉降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根据福建氮、硫沉降量及临界水平和森林容纳量确定模拟沉降量,氮沉降量分别为0k/(hm^2·a)、20 kg/(hm^2·a)、70 kg/(hm^2·a)、120 kg/(hm^2·a)、140kg/(hm^2·a),硫沉降量分别0 kg/(hm^2·a)、6 kg/(hm^2·a)、22kg/(hm^2·a)、38 kg/(hm^2·a)、44 kg/(hm^2·a)。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没有显著差异。在试验初期,氮、硫沉降对土壤交换性铝的影响不显著,处理6个月后,氮、硫沉降显著活化土壤交换性铝(p<0.05)。对杉木林土壤交换性铝的增效作用中,氮沉降占有较大的贡献率;氮、硫沉降无明显交互作用。0~20 cm土层受氮、硫沉降影响最明显,中硫沉降处理和高硫沉降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分别比无硫处理高2.68%和3.53%,中氮沉降处理和高氮沉降处理分别比无氮处理高6.56%和8.22%。氮、硫沉降量大于120 kg/(hm^2·a)和38 kg/(hm^2·a)后,氮、硫沉降对铝含量作用由促进转为抑制。
张艳荷吕广林包和林侯丹洪伟范海兰吴承祯李键
关键词:土壤学
福建省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福建省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显示,柑橘各器官的相关性较好,树干、树叶、果实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树高和基径的相关系数为0.89;柑橘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为222.80 t.hm-2,其中,土壤(0-100 cm)碳密度为200.21 t.hm-2,占总有机碳密度的89.86%,果树碳密度为22.58 t.hm-2,占10.14%;1978-2007年,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从3.16×106t增加到37.97×106t,年均增加1.20×106t,表现为碳汇;在第4-6次(1993-2003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间,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重都高于2.43%;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由闽东南向闽西北递增的规律,9个设区市的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呈现出不同的消长规律,三明市、南平市、漳州市3个地区平均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全省的63.43%.
林清山洪伟吴承祯林勇明陈灿
关键词:生态系统碳密度碳储量
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千年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千年桐人工林冠林隙大小以10-20 m2居多,占36%,30-40 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42.81%;扩展林隙中≤50 m2的小林隙最多,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区间为75-100 m2。扩展林隙的形状指数主要集中在1.20-1.30,而冠林隙的形状指数在各范围内的分布差异不明显。林隙的形成年龄大多≤2 a。
贾兰霞洪滔陈建忠刘剑斌林晗洪伟
关键词: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
氮、硫沉降下邓恩桉人工林土壤与植株养分特征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设计16个模式模拟氮、硫复合沉降对邓恩桉(Eucahetus dunnii)幼龄林土壤全量元素、土壤有效元素及林木枝、叶营养元素影响,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土壤和植物养分特征之间的关系。土壤全量元素与土壤有效元素的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说明土壤全量元素对土壤有效元素有一定影响;在该对典范变量中U1的X4系数(0.4553)绝对值最大,V1的Y5系数(4.1306)绝对值最大,即土壤全量元素与土壤有效元素相关主要集中在土壤有机质与土壤交换性铝的正相关关系上。土壤全量、有效元素与叶营养元素的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土壤土壤全量、有效元素对叶营养元素有一定影响;在该对典范变量中U1的X9系数(12609.81)绝对值最大,V1的Y3系数(-0.7404)绝对值最大,即土壤全量、有效元素与叶营养元素主要集中在土壤交换性铝与叶钙含量之间呈现的负相关关系。土壤全量、有效元素与枝营养元素的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土壤土壤全量、有效元素对枝营养元素有一定影响;在该对典范变量中U1的X9系数(64.0683)绝对值最大,V1的Y4系数(-0.8676)绝对值最大,即土壤全量、有效元素与枝营养元素主要集中在土壤交换性铝与枝钾含量之间呈现的负相关关系。叶营养元素与枝营养元素的第一典范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说明叶营养元素对枝营养元素有一定影响;在该对典范变量中,U1的X4系数(0.4781)绝对值最大,V1的Y4系数(0.7843)绝对值最大,即叶营养元素与枝营养元素主要集中在叶镁含量与枝钾含量之间呈现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氮、硫沉降下土壤和植物养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在酸沉降背景下制定邓恩桉管理和应对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吴承祯洪伟陈灿林晗范海兰林勇明李键叶绍全
关键词:邓恩桉养分特征典范相关分析
10个桉树无性系抗寒锻炼特性的研究
2013年
采用人工低温处理结合电导法,测定了10个桉树无性系在未锻炼、锻炼与脱锻炼等不同处理下冻害胁迫抗性的半致死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无性系在6℃10d+3℃10d的锻炼处理后,比对照株的冻害胁迫抗性增强,剔除实验期间苗龄变化的影响后半致死温度平均降低6℃。脱锻炼后,抗寒锻炼获得的抗冻性消失,大部分降到比对照株更低的抗冻性水平。桉树无性系的抗冻性受抗寒锻炼的影响,抗寒锻炼能提高桉树无性系的抗冻性。根据锻炼后的maxΔLT50与锻炼前的CK0对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冻性,将10个无性系划分为4种类型即冷抗可锻炼型(RA)、冷抗不可锻炼型(RUA)、冷敏可锻炼型(SA)、冷敏不可锻炼型(SUA),其中XL2和XL6为冷抗可锻炼无性系,XL4属冷抗不可锻炼无性系,XL7属冷敏不可锻炼的无性系;其它6个无性系为冷敏可锻炼无性系。
洪伟赵娟娟林晗吴承祯
关键词:桉树无性系抗冻性电导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