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1GB2B100006)
-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伟光慈佳宾杨巍姜龙张野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穗部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以两组PA种质改良系J1255、J1401与S122杂交所形成的6个世代为试验材料,采用郭平仲提出的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对玉米穗长、穗粗、籽粒长、百粒重、穗粒重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长与百粒重的遗传受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次之;穗粗、籽粒长和穗粒重的遗传受基因的显性效应作用为主,加性效应次之;上位性效应明显存在于穗部各性状的世代遗传变异中,其中,对于百粒重的遗传变异,上位性效应明显大于显性效应,并以加性×加性的上位性互作为主。
- 胡洋崔学宇郑雷雷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上位性效应测验
- 秋水仙素和除草剂浸芽加倍玉米单倍体效率的研究被引量:32
- 2013年
- 以Mo17×PHB1M诱导的单倍体子粒为试验材料,利用戊炔草胺、甲基胺草磷和秋水仙素为加倍药剂,浸芽处理单倍体种子。结果表明:戊炔草胺质量浓度为4-16 mg/L时的加倍率为5%-16%;甲基胺草磷质量浓度为8-32mg/L时的加倍率为8%-16%;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4-1.0mg/L时的加倍率为5.5%-16.5%,3种药剂对玉米单倍体加倍均有效果。其中8 mg/L的戊炔草胺、21 mg/L的甲基胺草磷、0.7 mg/L的秋水仙素浸芽8 h的玉米单倍体加倍率均为各组最高。戊炔草胺和甲基胺草磷可以替代秋水仙素加倍玉米单倍体。
- 王贺李继竹张继伟慈佳宾姜龙张野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秋水仙素除草剂
- 高产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98”选育报告被引量:13
- 2012年
- "吉农玉898"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7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219.1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4%。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 294.2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宜、抗旱性强等特点,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玉89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晚熟、中晚熟区域种植。
- 李继竹杨巍谷岩杨伟光吴春胜
- 关键词:玉米高产抗旱
- 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的遗传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法评价了24份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在24份玉米自交系中抗病自交系有16份,所占比例为66.7%,感病自交系有8份,所占比例为33.3%。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玉米抗丝黑穗病进行了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玉米抗丝黑穗病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真实存在。其中,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显性效应作用较小。在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上,抗病对感病呈不完全显性。在抗丝黑穗病选育上不仅要重视玉米自交系抗病性的鉴定,也要合理组配杂交种。
- 赵超杨巍崔学宇慈佳宾张野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丝黑穗病抗性鉴定
- 不同株型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籽粒和穗位叶代谢底物、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同时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先玉335"(紧凑型玉米品种)和"农大518"(平展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10d每隔5d取植株的穗位叶及相应果穗中部籽粒,分别测定穗位叶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以及籽粒2种焦磷酸化酶(ADPGPPase、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2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SS活性在整个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授粉后35~40d,"先玉335"的SS活性显著高于"农大518";"先玉335"的SPS活性则在授粉后25~35d显著高于"农大518"。在整个灌浆期,2个玉米品种籽粒ADPGPPase、UDPGPPase、SSS和GB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先玉335"籽粒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比"农大518"晚5d左右;在整个灌浆期,2个玉米品种籽粒SSS活性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授粉后35~40d,"先玉335"籽粒ADPGPPase、UDPGP-Pase、GBSS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农大518"。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穗位叶SS活性与籽粒ADPGPPase、UD-PGPPas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穗位叶SPS活性与籽粒SSS活性、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籽粒GBSS活性与SSS和UDPGPPase活性、直链淀粉含量及穗位叶SS、SPS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先玉335"源的光合产物比"农大518"能够更有效地向库端运输和分配;籽粒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 胡文河谷岩岳杨常莹吴春胜
- 关键词:玉米籽粒淀粉合成酶
- 遗传基础和种植方式对玉米单倍体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种植方式及遗传基础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5个No Reid×Dom遗传选育基础经诱导产生的单倍体,在直接播种、2-3叶期的小苗移栽和4-6叶期的大苗移栽3种种植方式下,对单倍体植株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进行研究,以明确不同种植方式对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3叶期的小苗移栽单倍体成活率最高,平均为81.70%,授粉成功率平均为11.33%;4-6叶期的大苗移栽单倍体成活率平均为79.12%,授粉成功率最高,平均为11.34%;直接移栽单倍体成活率最低,平均为72.47%,授粉成功率最低,平均为10.30%。这说明,单倍体处理后育苗移栽可以有效地提高单倍体幼苗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
- 孙贵星杨巍任雪娇慈佳宾张野赵超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
- 玉米单倍体育性的自然恢复和染色体化学加倍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单倍体不同类群组成下雌雄育性的自然恢复现象以及秋水仙素处理的浸种法、浸根法、浸芽法和注射法的加倍效果进行研究,为提高玉米单倍体加倍频率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选诱导系JS61诱导杂种F1代J211(Reid×Reid)、J212(Lancaster×Lancaster)、J213(Reid×Lancaster)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对单倍体育性的自然恢复和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0.6 mg/mL)秋水仙素处理及其4种不处理方法(浸种法、浸根法、浸芽法和注射法)的化学恢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雌穗的自然育性差异较大,平均结实率为46.49%,其中J212(Lancaster×Lancaster)的结实率最高,为59.09%;J211(Reid×Reid)的结实率最低,为33.33%。雄穗的自然育性远远低于雌穗,最高的为6.25%。秋水仙素加倍处理时,以幼苗期采用浸根法和注射法的化学恢复效果最佳,秋仙素处理的最佳条件为0.4~0.6 mg/mL秋水仙素+5%甘油+3%DMSO溶液。【结论】Lancaster×Lancaster类群基础材料的自然育性恢复力最强。秋水仙素加倍处理的最优方法为:①注射法,药剂为0.6 mg/mL秋水仙素+5%甘油+3%DMSO溶液;②浸根法,药剂为0.4 mg/mL秋水仙素+5%甘油+3%DMSO溶液。
- 慈佳宾杨巍崔学宇任雪娇姜龙孙贵星董莹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性秋水仙素
- 氮素营养水平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玉米花粒期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施用水平的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4种保护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和H2O2含量与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则降低,当氮肥达到400 kg.hm-2,则呈现相反趋势。花后同一时期的同一氮肥处理下,玉米不同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CAT和APX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穗位叶、穗位上第5片叶、穗位下第5片叶。玉米不同层位叶片SOD活性从大到小,开花初期(0~10 d)依次为:穗位叶、穗位上第5片叶、穗位下第5片叶;开花中后期依次为穗位上第5片叶、穗位叶、穗位下第5片叶。氮素营养水平和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之间密切相关,应合理施肥,防止因氮素缺乏和过量引起的叶片早衰及产量降低。
- 黄海吴春胜胡文河徐百军王思远谷岩
- 关键词:氮素膜下滴灌
- 玉米矮秆耐密材料的遗传参数分析
- 2012年
- 本试验以12个亲本及其按不完全双列方法配制的35(5×7)个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3种密度下对株型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力的高低是反映亲代的性状遗传给子代能力的强弱,遗传力越高的性状,子代重现亲本性状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亲本自交系选育中,可根据亲本性状遗传力的大小来确定不同性状的选择世代。
- 姜龙慈佳宾张野杨伟光
- 关键词:糯玉米发芽率
- 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以7个Reid、Lancaster类群自交系为母本,6个旅大红骨、塘四平头和PN类群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42个杂交组合,设3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0万、7.5万、9.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玉米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低密度下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较高,随密度增加F1杂种优势降低,耐密自交系PH6WC在高密度下F1杂种优势却较高。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Reid系统7923和PN系统666在3种密度条件下均有较高一般配合力效应,稳产性好。PH6WC一般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说明该自交系更适于密植环境。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以丹黄34作父本与PH6WC、7923所组配的杂交组合比以8F349作父本与其所组配的杂交组合更耐密植。
- 梁雨娟刘振库李继竹尹日成王远路姜龙杨伟光
-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