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JJY2093)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唐瞻贵姚志刚李晋芸徐锡萍邹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口腔
  • 9篇疣状
  • 9篇疣状癌
  • 9篇口腔疣状癌
  • 5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电镜
  • 3篇免疫电镜
  • 3篇基因
  • 2篇电镜研究
  • 2篇组织化学
  • 2篇鳞癌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口腔鳞
  • 2篇口腔鳞癌
  • 2篇基因蛋白
  • 2篇E-CADH...
  • 2篇MDM2
  • 2篇表达及意义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2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唐瞻贵
  • 9篇姚志刚
  • 6篇李晋芸
  • 4篇徐锡萍
  • 3篇冯德云
  • 3篇邹萍
  • 2篇苏彤
  • 2篇沈子华
  • 2篇蒋海鹰
  • 1篇马康黎
  • 1篇谢晓莉
  • 1篇粟红兵
  • 1篇陈新群
  • 1篇刘友良
  • 1篇仝向娟
  • 1篇赵素萍
  • 1篇张雷

传媒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DM_2及p53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癌基因蛋白(MDM2)过度表达及p53功能失活与口腔疣状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 织化学SP法检测13例口腔疣状癌、10例口腔高分化鳞癌、10例口腔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MDM2蛋白及p53蛋白 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口腔疣状癌中的MDM2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其p53蛋白表达 明显低于口腔鳞癌(P<0.01);虽然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在13例MDM 蛋白表达阳性的口腔疣 状癌中,仅4例(30.8%)呈现p53阳性,69.2%的病例呈现p53阴性表达。结论:MDM2蛋白过度表达与p53失活 并存可能与口腔疣状癌的发生相关。
唐瞻贵邹萍姚志刚蒋海鹰冯德云
关键词:MDM2P53口腔疣状癌口腔鳞癌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疣状癌超微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口腔疣状癌超微结构特征 ,对疣状癌提出分型。方法 :取正常口腔黏膜 ,口腔疣状癌 ,口腔高分化鳞癌及低分化鳞癌石蜡标本各 8例 ,常规电镜制样 ,H -60 0型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口腔疣状癌超微结构可归纳为 3种类型 :Ⅰ型 :癌上皮细胞分化较好 ,形态规则 ,细胞间隙略窄 ,细胞间有丰富且形态规则的桥粒 ,胞浆内线粒体少 ,但粗面内质网丰富 ,胞浆内未见桥粒。上皮间可见角化珠。Ⅱ型癌上皮细胞分化很差 ,细胞异形性明显 ,细胞间桥粒散在 ,细胞内桥粒丰富 ,包裹成团 ,粗面内质网少。Ⅲ型 :癌上皮细胞瘦长 ,核浆浓缩 ,细胞间隙较高分化鳞癌宽 ,细胞间桥粒瘦长且丰富。结论 :口腔疣状癌超微结构变化是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多样性的基础 ,由此推测疣状癌自身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和分化潜能。
李晋芸唐瞻贵徐锡萍姚志刚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超微结构
口腔疣状癌E-cadherin基因蛋白免疫电镜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从超微定位水平检测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蛋白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13例口腔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癌和10例低分化鳞癌E-cd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E-cd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和口腔疣状癌及鳞癌细胞中主要位于胞膜及胞浆上,其中在胞膜主要定位于桥粒,胞浆主要定位于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上。E-cd在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疣状癌、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7/8)、61.5%(8/13)、50.0%(5/10)和30.0%(3/10)。口腔疣状癌E-cd蛋白的平均染色强度与高分化鳞癌间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P<0.05)而高于低分化鳞癌(P<0.05)。结论 E-cd基因蛋白在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及临床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唐瞻贵李晋芸姚志刚徐锡萍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免疫电镜临床表型发病机制
口腔疣状癌VEGF基因蛋白免疫电镜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从超微定位水平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蛋白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 13例口腔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癌和 10例低分化鳞癌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口腔疣状癌VEGF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血管内皮细胞核和核膜上 ;在胞浆主要定位于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上。VEGF在正常口腔黏膜 ,口腔疣状癌 ,高分化鳞癌 ,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0 .0 % ( 0 / 8)、3 0 .8% ( 4 / 13 )、5 0 .0 % ( 5 / 10 )和 60 .0 % ( 6/ 10 )。口腔疣状癌VEGF蛋白的平均染色强度低于高、低分化鳞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其染色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 (P <0 .0 5 )。高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染色强度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蛋白在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及临床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
李晋芸唐瞻贵姚志刚徐锡萍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VEGF基因蛋白免疫电镜
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E-钙粘素(E-cadherin,E-cd)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探讨E-cd与口腔疣状癌,口腔鳞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方法检测18例口腔疣状癌、2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E-cd表达。结果:E-cd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疣状癌、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中主要位于胞膜及胞浆上。电镜观察显示E-cd在胞膜主要定位于桥粒,胞浆主要定位于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上。定量检测显示:E-cd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疣状癌、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100%(8/8)、61.1%(11/18)、50.0%(5/10)和30.0%(3/10)。口腔疣状癌E-cd蛋白的平均染色强度与高分化鳞癌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P<0.05)而高于低分化鳞癌(P<0.05)。结论:E-cd的表达水平随口腔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且超微结构的表达部位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
李晋芸赵素萍唐瞻贵姚志刚徐锡萍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E-CADHERIN免疫组化免疫电镜
口腔疣状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7
2002年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ns carcinoma,VC)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光镜下具有典型“推进缘”、分化程度高,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口[1~3]。自1948年Ackerman[4]首次将口腔疣状癌作为独立实体瘤从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划分出来,VC虽然逐渐为口腔病理及口腔肿瘤工作者所认识。
唐瞻贵李晋芸苏彤沈子华粟红兵姚志刚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
MDM_2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口腔疣状癌是鳞状细胞癌的特殊类型。它生长缓慢 ,有局部侵袭性 ,很少发生转移。本文作者通过观察MDM2 在疣状癌中的表达 ,对疣状癌的生物学行为做出了新的认识。但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和调节的复杂过程 ,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更是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观察和研究 。
唐瞻贵邹萍李晋芸冯德云姚志刚沈子华
关键词:MDM2口腔疣状癌生物学特性
E-cadherin基因蛋白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研究E 钙粘素 (E 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与口腔疣状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1 2例口腔疣状癌、2 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E 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 ,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口腔疣状癌中的E cadher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83.3% ,明显高于口腔低分化鳞癌 (37.5 % ;P <0 .0 5 ) ;其阴性表达率介于高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之间。结论 :E
唐瞻贵邹萍谢晓莉姚志刚蒋海鹰
关键词:E-CADHERIN基因蛋白口腔疣状癌
口腔疣状癌中MMP-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口腔疣状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的表达 ,探讨其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基础。方法 :15例口腔疣状癌标本 ,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 ,2 0例口腔鳞癌 (高、低分化鳞癌各 10例 )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上述标本MMP 2表达和分布。结果 :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中MMP 2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 ,正常口腔黏膜MMP 2阴性表达。口腔疣状癌MMP 2阳性表达率为 3 3 .3 % (5 /15 ) ,平均染色强度低于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组 (P <0 .0 5 )。口腔疣状癌、口腔高分化鳞癌、口腔低分化鳞癌MMP 2表达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 <0 .0 5 )。结论 :口腔疣状癌细胞产生的MMP 2 ,导致基底膜成分Ⅳ型胶原降解 ,破坏基底膜的完整性 ,这可能是口腔疣状癌局部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MMP 2在口腔疣状癌、口腔高分化鳞癌、口腔低分化鳞癌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证实口腔疣状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恶性肿瘤。
马康黎唐瞻贵刘友良冯德云姚志刚
关键词:口腔疣状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颌面癌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及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癌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部分规律及其与颈淋巴清扫术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5 0例行颈淋巴清扫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口腔颌面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18.8% ,其中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2 3.4% ,腺上皮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9.6 % ;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5 8.4% ,漏诊率为 9.1%。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比腺上皮源性癌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阳性的颈淋巴结应实施颈淋巴清扫术 ,对N0 期颈淋巴结应采取适时动态监测 。
唐瞻贵张雷仝向娟苏彤陈新群
关键词: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清扫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