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1020)

作品数:14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新功吕彬彬邢娟娟王晓臣张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黄河
  • 3篇湿地
  • 2篇鱼类
  • 2篇植物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影响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流域
  • 2篇黄河三角洲
  • 2篇黄河下游
  • 2篇河流域
  • 2篇浮游植物
  • 1篇调水
  • 1篇多样性
  • 1篇沿程变化
  • 1篇优势度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整治工程

机构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西北大学
  • 4篇黄河水资源保...
  • 4篇黄河水资源保...
  • 2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黄河流域水资...
  • 1篇黄河水产研究...
  • 1篇山东黄河三角...
  • 1篇水利部中国科...

作者

  • 5篇王新功
  • 4篇杨兴中
  • 4篇张建军
  • 4篇王晓臣
  • 4篇邢娟娟
  • 4篇吕彬彬
  • 3篇王瑞玲
  • 3篇黄文海
  • 2篇沈红保
  • 2篇娄广艳
  • 1篇黄道明
  • 1篇李引娣
  • 1篇单凯
  • 1篇葛雷
  • 1篇宋世霞
  • 1篇张星朗
  • 1篇韩艳利
  • 1篇叶亚平
  • 1篇李若男
  • 1篇刘静

传媒

  • 5篇人民黄河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小浪底至入海口渔业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黄河小浪底以下河段渔业资源现状,2010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及其饵料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为3.49×104个/L,现存量为0.0234mg/L,浮游动物密度为526个/L,现存量为0.1245mg/L,现存量较小。底栖动物23种(属),水生植物6种,现存量极少,物种多样性较低,鱼类种群数量减少。渔获物中,1+龄鱼占81.76%,平均体重150.3g,呈现明显的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鱼类区系组成简单,以鲤科鱼类为主,与30年前相比,鱼类种群结构变化明显。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和人为干扰,并据此提出了鱼类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吕彬彬杨兴中王晓臣邢娟娟张建军
关键词:渔业资源入海口
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以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系统总结近年来黄河流域健康评估试点研究的成果,深入分析黄河内蒙古河段的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功能定位、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等,统筹考虑流域与区域的关系,研究构建了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体系。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6个指标,结合内蒙古河段实际,在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调整增加了主槽过流能力、防凌指标、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等7个特有评估指标,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健康评估提供了很好技术支撑。
李云成王化儒娄广艳
关键词:指标体系内蒙古河段黄河
黄河三角洲湿地补水生态效益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借助景观模型强大的空间模拟功能和情景分析功能,运用生态经济学核算方法,以水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对不同补水预案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补水后,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湿地价值明显提高,湿地补水生态效益显著,若每年向湿地实施人工生态补水2.78亿-4.17亿m^3,则黄河三角洲湿地每年能提供生态价值140亿-160亿元,湿地功能和价值基本恢复到1992年自然保护区建立时的水平;补水量与湿地价值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补水生态效益增幅减小,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需水存在一个适宜范围,并非水量越大越好。
王瑞玲连煜黄锦辉王新功宋世霞张绍峰Marcel Marchand叶亚平
关键词:湿地生态效益黄河三角洲
墨累达令河流域规划解读被引量:2
2011年
墨累达令河流域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可持续的分水限制、环境用水规划、水质与盐度管理规划、水权交易规划以及监测与评估等。规划的主要特点:以水资源保护、河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重点,注重监测与评估,科学性与灵活性并重,广泛的参与性,较强的可操作性等。
王新功杜文华徐帅娄广艳
关键词:水资源流域规划水权交易
汉江大鳞黑线餐鱼的再次发现及其生物学特征
2012年
[目的]加深对大鳞黑线餐鱼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其生态习性,获得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对2011年9月在陕西汉江干流石泉段采集到的1尾黑线餐鱼属鱼类标本进行测量和研究,并与1979年捕获的标本进行比对。[结果]该次捕获的标本除体长和全长外,其他各对比项目与正模标本的差异很小;大鳞黑线餐鱼除了可分布在水域上游山间溪流中,也可生活于大水面缓流区;大鳞黑线餐鱼在汉江水系仍有分布,但资源量极小。[结论]结果为该濒危鱼类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吕彬彬张建军杨兴中王晓臣邢娟娟陈媛媛
关键词:绝灭
黄河重要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优先保护次序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从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稳定和河流健康角度,筛选出流域层面需要重点保护的湿地,建立了黄河重要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黄河重要湿地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域、区域生态保护要求,论证了黄河重要湿地保护优先次序,提出了黄河重要湿地保护策略。
王瑞玲连煜黄锦辉王新功娄广艳葛雷
关键词:湿地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黄河
黄河潼三段河道整治工程对湿地生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黄河特殊水沙情势和社会经济背景,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学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与沿黄湿地生态特征,识别了河道整治工程的生态影响因素,分析了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段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对黄河湿地的不利影响和积极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潼关至三门峡段河道整治工程对沿黄湿地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为短期可逆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工程运行期多为长期有利影响,对维持黄河湿地生态稳定、保护珍稀水禽栖息地将起到积极作用。
王瑞玲娄广艳葛雷王新功韩艳丽黄文海
关键词:生态影响评价河道整治工程湿地
基于黄河鲤栖息地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黄河下游生态流量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本研究采用野外生物监测、栖息地同步观测和实验室控制实验等技术手段,应用生物学、鱼类生态学、生态水力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河流栖息地模拟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指示物种黄河鲤生态学特性及其栖息生境与流速、水深、水温等水文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将径流条件与目标物种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信息相结合,建立了代表物种繁殖期、越冬期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构建了黄河下游重点河段河流栖息地模型,建立了指示物种栖息地状况与河川径流条件定量响应关系,提出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断面繁殖期最小生态流量为300 m^3/s和100 m^3/s、适宜生态流量为600~700 m^3/s和190~250 m^3/s。该研究在水生生物习性及其与河川径流响应关系方面实现突破,解决了黄河生态需水研究中关键技术问题。
王瑞玲黄锦辉葛雷冯慧娟李若男沈红保
关键词:生态流量
泾洋河夏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012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梯级电站开发后泾洋河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对泾洋河段干支流浮游生物进行采样和鉴定。结果监测到浮游植物5门21种(属),隶属于硅藻门13种(属)、绿藻门4种(属)、蓝藻门2种(属)、金藻门和黄藻门各1种(属);浮游动物2门10种(属),隶属于原生动物门8种(属)和轮虫类2种(属)。综合分析泾洋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水质状况良好,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状况;浮游动物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较单一,丰富度与均匀度值均较低,易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干扰。
邢娟娟张建军杨兴中吕彬彬王晓臣
关键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黄河三角洲刁口河生态调水效果评估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刁口河是黄河1976年以前的入海故道,其河口三角洲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拯救日益退化的刁口河湿地生态,201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决定利用调水调沙对刁口河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研究采用调水前后实时监测、遥感解译及地下水模型模拟等方法,对刁口河生态调水前后的植被、湿地、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等因子进行了跟踪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刁口河生态调水效益显著,初步遏制了刁口河退化湿地区域地下咸水入侵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区域土壤盐渍化,受损的敏感生境和湿地植被结构得到修复,芦苇沼泽与芦苇草甸等水生鸟类的适宜生境初步形成,水生鸟类多样性显著增加。
王新功王瑞玲刘波王丁黄文海单凯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生态修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