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作品数:1,240 被引量:7,969H指数:31
相关作者:孔保华李庆章王玉冬王庆成许修宏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7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4篇农业科学
  • 333篇医药卫生
  • 129篇经济管理
  • 7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8篇生物学
  • 5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8篇理学
  • 34篇建筑科学
  • 31篇化学工程
  • 22篇电子电信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电气工程
  • 15篇自然科学总论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0篇细胞
  • 53篇基因
  • 43篇蛋白
  • 39篇病毒
  • 34篇大豆
  • 31篇土壤
  • 30篇免疫
  • 26篇企业
  • 23篇肿瘤
  • 22篇水稻
  • 21篇污染
  • 21篇落叶松
  • 21篇分子
  • 19篇神经网
  • 19篇神经网络
  • 18篇小鼠
  • 16篇心肌
  • 16篇糖尿
  • 14篇荧光
  • 14篇农业

机构

  • 19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30篇东北林业大学
  • 129篇哈尔滨医科大...
  • 105篇哈尔滨工业大...
  • 73篇哈尔滨工程大...
  • 68篇哈尔滨医科大...
  • 64篇东北石油大学
  • 49篇哈尔滨理工大...
  • 45篇黑龙江省农业...
  • 44篇黑龙江八一农...
  • 44篇黑龙江大学
  • 4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4篇哈尔滨商业大...
  • 3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9篇哈尔滨师范大...
  • 2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佳木斯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5篇孔保华
  • 20篇李庆章
  • 19篇王玉冬
  • 18篇王庆成
  • 18篇许修宏
  • 15篇杨春文
  • 14篇孙志虎
  • 14篇金志民
  • 13篇刘铸
  • 13篇韩凌霞
  • 13篇韩齐
  • 12篇靳学慧
  • 10篇李亚藏
  • 9篇陈洪岩
  • 8篇刘国艳
  • 8篇柴春彦
  • 7篇杨宝峰
  • 6篇吴红赤
  • 6篇姜静
  • 4篇杨谦

传媒

  • 37篇东北农业大学...
  • 3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2篇中医药信息
  • 21篇黑龙江畜牧兽...
  • 20篇黑龙江农业科...
  • 19篇科技与管理
  • 16篇安徽农业科学
  • 15篇哈尔滨工业大...
  • 12篇森林工程
  • 12篇中医药学报
  • 1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0篇黑龙江八一农...
  • 9篇学术交流
  • 9篇大庆石油学院...
  • 9篇中国预防兽医...
  • 8篇中国急救医学
  • 8篇大豆科学
  • 8篇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20篇2017
  • 32篇2016
  • 42篇2015
  • 61篇2014
  • 65篇2013
  • 91篇2012
  • 86篇2011
  • 113篇2010
  • 114篇2009
  • 100篇2008
  • 88篇2007
  • 66篇2006
  • 96篇2005
  • 59篇2004
1,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细小病毒感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疾病的传播是由易感母猪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导致母猪流产 ,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或弱子 ,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 ,广大兽医工作者建立了许多用于检测和诊断该病的方法 ,如病毒分离培养、对流免疫电泳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银加强胶体金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等。
刘建柱侯喜林朱战波崔玉东朴范泽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
硝基苯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进行全生育期地调查,研究有机污染物硝基苯不同浓度溶液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处理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拖后抽穗、延缓抽穗进程、延迟成熟等症状;水稻在产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每穴穗数明显下降;用硝基苯污染水灌溉的水稻,污染达到国家标准浓度的3倍以上的稻田区没有种植水稻的价值,低浓度条件下只要水稻能正常成熟,其植株和籽粒中均不能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残留。
洛育张凤鸣白良明孙世臣姜辉张玉华耿立清
关键词:水稻硝基苯生长发育
依达拉奉对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期间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期间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病人血清中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PL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缺损评分(ADL)评定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OH、NO、PLO、SOD、AOPP、MDA水平和ADL、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H、NO及PLO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血清OH、NO及PL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中的SOD、AOPP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血清SOD、AOPP及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NIHSS评分均有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更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含量,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赵文婷刘路然
关键词: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
新型水稻BB肥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新型水稻BB肥是由生物肥+有机肥+无机化肥组成的全元复混肥。BB肥是Bulk Blending Fertilizers的英文缩写,即散装掺混肥,是按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结合测土施肥技术物化而成 的科技产品。经3年试验,与常规用肥和当地复合肥比较,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表 3。
尹桂花
关键词:BB肥水稻
工业纯钛TA2激光气体氮化表面硬度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激光气体氮化可以有效地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从而改善钛合金耐磨损性能。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分析了钛合金激光气体氮化时,激光气体氮化参量和激光光束分布对钛合金氮化后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区域内生成硬质相TiN是TA2钛合金表面硬度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硬质相TiN形成的激光气体氮化参量都会提高钛合金表面的硬度。而采用带式积分镜进行激光光束变换可以有效提高激光氮化处理的效率,钛合金平均表面硬度是原来的1.3倍。
陈晖凌人蛟
关键词:钛合金激光光束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在典型的酸化黑土上,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入量对大豆根际土壤pH值、细菌、真菌及放线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大幅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细菌数量增加幅度最大,从52×106.g-1增加到154×106.g-1;同时施加复混肥还能提高土壤的pH值(从5.84到6.25)和大豆固氮菌的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此外,施加复混肥还可以增加速效氮和速效钾等营养成分的释放从而使土壤的营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导致大豆产量的增加。
刘杰王大蔚裴占江高亚冰张红骥吴文龙孙彬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大豆土壤速效养分
pp67-mRNA在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pp67对。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及指导抗病毒治疗上的作用。方法采用NASBA测定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中的pp67,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IFA)对早期抗原pp65(CMV-Agpp6S)的检测来判断HCMV活动性,术后第3周,第7周分别用ED-TA管采血5-7rnl,每人每次两管做实验样本,立即送检并将二者结果相比较。其中检测结果有一项阳性的患者,选择更昔洛韦进行对症抗病毒治疗,对pp67-mRNA和pp65抗原检测双阳性患者,在选择更昔洛韦对症治疗时,并随访观察每周采血行pp67检测CMV活动情况,同时CMV抗原血症法检测,将二者结果比较,了解pp67与HCMV活动性感染及CMV病的关系。结果共采集样本128份,其中44份样本CMV-Agpp65阳性,19份样本pp67-mRNA阳性,8例CMV-Agpp65和pp67-mRNA均为阳性。临床诊断为HCMV病患者12例。CMV-Agpp65抗原检测灵敏度(91.7%)高于pp67-mRNA(66.7%),pp67-mRNA特异性(95.O%)高于CMV.Agpp65(50.0%)抗原检测。而在HCM~临床症状出现感染并治疗后期,随访发现选择以pp67作为抗病毒治疗指标较CMV-Ag更早转阴,可以明显缩短用药时间(P〈0.05)。结论CMV-Agpp65、pp67-mRNA对器官移植术后HCMV感染均具有诊断意义,应用NASBA法能更加快捷准确检测巨细胞病毒,pp67较准确地反映了肾移植术后HCMV的活动性,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并提供了较客观的依据。
张川邵勇高治忠张明刚王文涛刘云力
黑龙江省部分实验动物饲料微生物污染检查被引量:2
1996年
对黑龙江省几家实验动物中心使用的饲料进行了微生物污染检验。取样后第1d细菌总数为1.11×103~8.74×103个/g饲料,符合要求;取样后第7d细菌总数为1.02×105~7.00×106个/g饲料,超出规定标准约1个数量级。霉菌检验结果,取样第1d霉菌数为1.00×102~2.50×102个/g饲料,超出规定标准;取样后第7d,霉菌数(3.10×102~4.10×103个/g饲料)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检验结果,取样后第1d,大肠肝菌数为0~3×101个/g饲料,取样后第14d全部超标。取样14d后沙门氏菌阳性率为40%,沙门氏菌阴性的料样,厌氧菌检出率为50%,说明黑龙江省实验动物饲料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在目前实验动物饲料生产不规范的情况下,饲料的贮存最好不要超过7d。
辛晓光宋小华陈洪岩陈洪岩张永江南锡
关键词:实验动物饲料微生物污染
外源微生物对堆肥理化性质及酶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牛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堆肥实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等物理、化学指标以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接种外源微生物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比对照提前2d达到高温期,并且维持时间长。大肠杆菌数量及植物毒性比不接种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均有所增加。说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以使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增多,加速堆料中有机物的分解,加快堆肥腐熟,缩短堆肥反应的进程,对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琬许修宏
关键词:牛粪堆肥外源微生物酶活性
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为探讨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活性的影响 ,在调查铜缺乏奶牛水土食物链微量元素状态的基础上 ,首次测试了病区 6头发病犊奶牛 (Ⅱ组 )及该地区 2 0头同年生临床健康奶牛 (IH组 ,血清铜低于 0 .5 6mg/kg)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 -ATP酶及Mg2 + -ATP酶的活性 ,对 2 0头IH组奶牛进行为期 80d的补铜试验 (含铜40mg/kg干饲料 ) ,以 2 0头健区同年生健康奶犊牛作为对照 (HH组 ,全血铜大于 0 .85mg/L)。同时测试了剖杀后 6头病牛及健康牛组织细胞膜ATP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Ⅱ组奶牛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低于HH组及IH组。补铜后40d ,IH组奶牛红细胞膜Na+ -K+ -ATP酶均显著升高。病牛肝、脾、肾、大脑、小脑、淋巴结等组织细胞膜Na+ -K+-ATP酶、Ca2 + -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铜缺乏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红细胞及组织膜ATP酶的活性 ,抑制了这些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柴春彦石发庆刘国艳赛福丁.阿布都拉杨毅昌皮振举朱明辉
关键词:奶牛铜缺乏ATP酶红细胞酶活性
共1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