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1320)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曾泳辉鲍炯琳臧晶谭文辉卓礼霞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2012年
- 目的初步观察真空小梁成形术(pneumatic trabeculoplasty,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11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4例(20眼),均接受PNT治疗,观察PNT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记录PNT治疗前1h及治疗后1h、1d、7d、14d、30d、45d、60d、90d、120d的眼压情况,观察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眼压得到控制和眼压显著下降的患者数量。随访4个月,比较术前和术后4个月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 PNT治疗前视力为0.76±0.23,治疗后为0.73±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4个月分别有13眼(65%)、12眼(60%)、11眼(55%)和5眼(25%)在减少药物或停用药物的情况下眼压得到控制,分别有17眼(85%)、15眼(75%)、15眼(75%)和11眼(55%)眼压显著下降。PNT治疗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所用药物明显减少。治疗后4个月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 鲍炯琳林文雄曾泳辉李青孙丽王文娟罗焕然臧晶
- 关键词:真空小梁成形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
- 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 2012年
- 总结真空小梁成形术(pneumatic trabeculoplasty,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要点。治疗前充分的解释PNT治疗原理,减少青光眼患者的心理负担,注意避免在治疗环上施加过大的向下的压力,以眼表与治疗环接触无缝隙为度,告知患者治疗前20s内会出现一过性黑朦,30s后即可恢复,不必紧张,注重测量眼压来评价治疗效果,做好患者的出院回访工作及建立长期观察数据库,保证了治疗效果。治疗后第1、第7、第14、第30、第45、第60、第90、第120天患者眼压(13.0~25.0mmHg,1mmHg=0.133kPa)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术后90d后部分患者眼压有升高趋势,其中3例4眼进行了第2次PNT治疗。本组患者PNT治疗前后的视力无变化,4个月后复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和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 曾泳辉鲍炯琳邹洁谭文辉卓礼霞臧晶
-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眼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