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YBB270)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森邱明淑凌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1篇道家
  • 1篇学史
  • 1篇知识分子
  • 1篇散文
  • 1篇庄子
  • 1篇作家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史
  • 1篇文学史意义
  • 1篇巫文化
  • 1篇下人
  • 1篇现代派
  • 1篇现代散文
  • 1篇乡下
  • 1篇乡下人
  • 1篇写作
  • 1篇经典作家
  • 1篇晦涩
  • 1篇价值重估
  • 1篇佛家

机构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森
  • 1篇凌宇
  • 1篇邱明淑

传媒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现代散文重要作家的文学价值重估被引量:1
2019年
现代散文学术史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对"文以载道"旧散文观的颠覆,催生了现代散文创作和散文学术研究。随着社会政治的演进和作家个人命运的变化,现代散文研究逐渐偏离了方向,经典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误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钱理群、孙玉石、孙郁、凌宇等人在周作人研究、鲁迅研究和沈从文研究领域深入持续地正本清源,实现了对现代经典散文作家作品的价值重估,使现代散文的价值版图逐渐完整。现代散文史书写日益接近真实和本质,现代散文史研究回归人性、文化、审美等"现代性"标准。
邱明淑凌宇
关键词:价值重估文学史意义
论沈从文1940年代“抽象”写作之传统根脉
2019年
1940年代,沈从文的创作呈现出抽象、晦涩的特征。这一转变除了深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外,还潜隐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沈从文从爱欲中体验到神性的观点,与巫文化传统有着深远联系;他对“美”的理解,继承且发展了巫文化中的“泛神情感”、道家“齐物论”思想;他对“爱”的阐释,受到道、佛思想中的“无我”观、佛家悲悯气质的影响。可以说,沈从文是在固有的传统基础上去融会西方现代文化资源,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神性思想。
张森
关键词:巫文化道家佛家
沈从文的神性思想与庄子的精神联系被引量:2
2018年
沈从文与道家的关系,早为学界所关注,但集中在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与道家思想的关联,主要表现为湘西世界中的自然人性与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的相通。不过,两者的契合,与其说是沈从文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不如说是未受'现代'侵扰的湘西世界本身即保留有近原始的自然存在方式,承传着楚巫文化浪漫奇诡。
张森
关键词:知识分子乡下人
沈从文1940年代创作的晦涩被引量:1
2014年
沈从文1940年代的"抽象"类写作呈现出一种晦涩的风格。作品的晦涩源于作者个体生命经验和现代生存境遇的独特性以及作品独特的表现内容和个性化的表现手段。沈从文作品晦涩风格的形成不仅是受到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也与传统湘西世界中的"神"有着密切关系。
张森
关键词:现代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