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2001)

作品数:6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海刚吕清刚孙运凯赵国荣那永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循环流化床
  • 5篇流化
  • 5篇流化床
  • 4篇电容层析
  • 4篇电容层析成像
  • 4篇旋风分离器
  • 3篇循环流化床锅...
  • 3篇流化床锅炉
  • 3篇锅炉
  • 2篇返料
  • 2篇返料系统
  • 1篇多孔介质模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气固
  • 1篇气固两相
  • 1篇气固两相流
  • 1篇气固两相流动
  • 1篇微波
  • 1篇两相流
  • 1篇两相流动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切斯特大学

作者

  • 6篇王海刚
  • 4篇吕清刚
  • 3篇赵国荣
  • 3篇孙运凯
  • 2篇那永洁
  • 1篇廖磊
  • 1篇包绍麟
  • 1篇吴海波
  • 1篇吴志鹏
  • 1篇蒋宇
  • 1篇牟晓哲
  • 1篇叶佳敏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六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循环流化床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4
2011年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多个旋风分离器与炉膛出口并联布置实现气固分离。入口烟道的布置方式(入口角度和位置)对旋风分离器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对6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6个旋风分离器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均现象;在相同条件下,不同位置的旋风分离器压降和返料流率均有一些差异,在炉膛同一侧,位于中间的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返料流率均低于位于两端的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返料流率。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旋风分离器之间气相流率分配基本均匀,在炉膛同一侧,进入两端的旋风分离器的颗粒流率要高于进入中间的旋风分离器的颗粒流率;位于两端的旋风分离器,颗粒贴着入口烟道外壁进入,处于较好的分离状态,而位于中间位置的旋风分离器,有部分颗粒冲击入口烟道内壁,不利于分离。
廖磊那永洁吕清刚孙运凯王海刚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
循环流化床返料系统固体颗粒微波多普勒测量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基于微波多普勒速度测量和电容层析成像浓度测量技术,研究循环流化床多分离器系统固体颗粒流量分配特性。其中微波多普勒测量系统主要由微波信号发射和接受天线、微波信号采集系统和分析软件组成.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由电容传感器和电容采集模块构成。通过微波测量得到颗粒的平均速度,电容层析成像得到颗粒平均浓度分布,将上述两个参数结合,得到固体颗粒的流量。实验结果证实了电容和微波相结合对颗粒返料流率测量的可行性.
邱桂芝葛瑞环蒋宇叶佳敏吴志鹏王海刚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循环流化床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进风系统数值模拟分析与比较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风箱系统内部的空气流动特性,包括进气管、风箱内部及一次风通过布风板的流动特性,基于FLUENT计算平台结合多孔介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三种不同进风结构,即底部进风、侧面进风和后侧进风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准确模拟布风板压降损失同时又减少计算量,利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一次风通过布风板的压降。综合分析比较三种进风结构下流化床系统内部速度、压力和湍动能分布特性,给出了最佳进风结构。研究结果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发设计和大型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王海刚包绍麟那永洁孙运凯吕清刚
关键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布风板多孔介质模型数值模拟
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入口电容层析成像测量被引量:6
2014年
旋风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分离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总体设计及锅炉的运行性能.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多个旋风分离器与炉膛出口并联布置实现气固分离.研究其分离系统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可进行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分析。本文针对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冷态模型,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测量技术进行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内气田两相流固相颗粒浓度测量,在不同床料量和炉膛表观风速下,研究多个旋风分离器入口固体颗粒分布特性,得到不同分离器入口处固体颗粒浓度随流化风速、初始物料量的变化,分析了电容原始信号的波动特性,研究结果对流化床大型化多分离器优化布置提供了支持.
王海刚赵国荣邱桂芝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容层析成像旋风分离器
循环流化床多分离器返料系统颗粒分布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多旋风分离器及返料系统是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燃烧的关键设备,是循环流化床大型化研究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结合压力测量,对多旋风分离器返料系统内部气固两相流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六旋风分离器冷态循环流化床电容层析成像浓度分布和压力测量,揭示循环流化床多分离返料系统颗粒流动分配特性,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特别是超临界锅炉多旋风分离器的优化布置提供科学依据,基础实验数据库和技术手段,研究内容将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工程设计中,对实际工程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
王海刚赵国荣吴海波牟晓哲孙运凯吕清刚杨五强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气固两相流动电容层析成像
矩形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仿真模拟和实验测量被引量:16
2012年
常规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为规则对称方形或圆形结构,其测量和成像算法已相对成熟。由于受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入口结构段的限制,上述传感器结构已不能应用在旋风分离器入口段的测量,因此为了研究大型化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入口段固体颗粒浓度分布,提出和设计了一种矩形非常规电容传感器,该传感器为12电极结构,在每个入口段的短边布置2个电极,长边布置4个电极,成像敏感场仿真计算基于Ansoft-Maxwell软件。对此传感器进行了静态仿真模拟研究和静态实验测量,对不同激励电压和频率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到矩形不规则电容传感器最佳测量参数(激励电压和频率),并对循环流化床分离器入口段进行了动态测量。结果表明,这种矩形非常规电容传感器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的旋风分离器入口段的直接测量,测量结果对改进旋风分离器的布置方式有参考意义。
赵国荣王海刚吕清刚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