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857)

作品数:14 被引量:154H指数:6
相关作者:肖伟章显宝梁发俊汪燕王震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针灸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卒中
  • 10篇抑郁
  • 10篇卒中后
  • 6篇针刺
  • 5篇脑卒中
  • 5篇脑卒中后
  • 4篇脑卒中后抑郁
  • 3篇中医
  • 3篇卒中后抑郁大...
  • 2篇动物
  • 2篇中风
  • 2篇色胺
  • 2篇受体
  • 2篇转运体
  • 2篇羟色胺
  • 2篇Α2受体
  • 2篇5-羟色胺
  • 2篇5-羟色胺1...
  • 2篇5-羟色胺转...
  • 2篇BDNF

机构

  • 14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针灸医...

作者

  • 12篇肖伟
  • 8篇章显宝
  • 7篇梁发俊
  • 5篇汪燕
  • 4篇王震
  • 3篇郭晓利
  • 3篇郑之俊
  • 2篇胡徽星
  • 1篇储浩然
  • 1篇何玲
  • 1篇王冠超
  • 1篇朱婷婷
  • 1篇王保国
  • 1篇张静波
  • 1篇李侠
  • 1篇郭小利
  • 1篇车有路
  • 1篇尹苗苗

传媒

  • 3篇甘肃中医学院...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针刺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解剖、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炎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和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对PSD的认识除病因、病位和病性外,对五脏病变在PSD中的发病机制亦有深入探索.就PSD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朱婷婷章显宝肖伟
关键词:卒中抑郁病因病机
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皮质、杏仁核中BDNF、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机制。方法从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入正常组,其余造模。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复合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针刺组针刺百会(GV20)、风府(GV16)、神门(HT7)、太冲(LR3),每日1次,氟西汀组每日1次灌胃(2 mg/kg),均连续治疗3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的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中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PSD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提高大鼠海马、皮质和杏仁核BDNF、GFAP的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ATP的释放,进而改善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
章显宝何玲王震梁发俊郑之俊肖伟
关键词:针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及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以及中风病临床路径常规选穴(百会、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荧光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测定咽部收缩持续时间、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生活质量评估(Barthel)指数变化。采用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外周血IL-6、IFN-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VFSS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IL-6、IFN-γmRNA和蛋白降低(P<0.01)。结论: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6、IFN-γ表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手段。
王震郑之俊梁发俊王保国章显宝张静波胡徽星肖伟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项丛刺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Meta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的数据库主要有: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统计、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检索词及检索策略为:脑梗死、脑中风、卒中后抑郁、针刺、氟西汀、百忧解等,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503例,针刺组755例,对照组748例,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有效率为91.65%,对照组有效率为77.80%,针刺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尹苗苗肖伟梁发俊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后抑郁HAMD评分META分析
应激性动物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研究概况被引量:17
2015年
通过对行为绝望抑郁模型、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模型、获得性无助抑郁模型、新奇环境诱导食欲减退模型、母仔分离模型、糖皮质激素模型等几种应激抑郁模型制模方法优、缺点进行相关综述,为进一步发展抑郁动物模型提供借鉴。
汪燕肖伟章显宝郭晓利晏启禄朱婷婷
关键词:抑郁症应激模型动物
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转运体、5-羟色胺1A受体、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的影响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针法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转运体(5-HTT)、5-HT 1A受体(5-HT_(1A)R)、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NEα_2R)蛋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药物组予以氟西汀(2mg/kg)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及双侧"神门""太冲"穴针刺20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d。观察大鼠行为学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脑皮质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γ-氨基丁酸(γ-GABA)、谷氨酸(Glu)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R、NEα_2R蛋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PSD模型大鼠大脑皮质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中5-HTT蛋白表达降低,大脑皮质Ach、γ-GABA、Glu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中NEα_2R、5-HT_(1A)R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针刺组脑皮质5-HT、NE、5-HTT蛋白表达升高(P<0.01),Ach、γ-GABA、Glu、NEα_2R、5-HT_(1A)R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结论:解郁安神针法能明显改善PSD大鼠行为学变化,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大脑皮质5-HT、NE,下调Ach、γ-GABA、Glu表达,促进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敏感性,抑制NEα_2R、5-HT_(1A)R表达。
肖伟章显宝王震汪燕郭晓利何玲梁发俊胡徽星
关键词:5-羟色胺转运体5-羟色胺1A受体蓝斑核
近十年有关卒中后抑郁动物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后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总体患病率可高达20%-60%。PSD可以严重损害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增加患者痴呆及自杀的风险,都会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目前,PSD已成为脑血管病中常见并发症的治疗和研究热点。有关卒中后抑郁的文献报道更是层出不穷,现将近10年关于卒中后抑郁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车有路章显宝肖伟
关键词:动物实验研究
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5-HTT、5-HT_(1A)R、NEα_2R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神经递质及受体的调节和影响,从分子生物水平,阐述针刺干预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30只,药物组和针刺组各4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药物组予以氟西汀2 mg/kg溶入生理盐水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20 min,期间行针1次,以上治疗每日1次,共27d,每7 d之间休息1 d,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中缝核、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NEα_2R)、5-羟色胺1A受体(5-HT_(1A)R)和5-羟色胺转运体(5-HT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0.01),NEα_2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增加(P<0.01);海马、中缝核中5-HT_(1A)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增加(P<0.01),蓝斑核5-HT_(1A)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Eα_2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0.01);海马中5-HT_(1A)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0.01),中缝核、蓝斑核5-HT_(1A)R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海马、中缝核以及蓝斑核5-HTT蛋白、5-HT_(1A)R蛋白、NEα_2R蛋白表达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针刺能降低PSD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_(1A)R和NEα_2R的表达量,提高5-HTT的含量,进一步提示针刺能调节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去甲肾上腺(NE)的含量或转运率。从而发挥针刺抗抑郁作用。
章显宝汪燕王震梁发俊郭小利肖伟
关键词:针刺5-羟色胺1A受体5-羟色胺转运体
针刺对卒中后抑郁患者tPA/BDNF通路相关神经调节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为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组织纤溶酶激活因子(t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神经调节因子的影响。随机选取40例PS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胶囊口服治疗,服用方法一日1次,每次1片。研究组在度洛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qPCR检测外周血tPA、PAI-1、BDNF、TrkB mRNA表达。结果表明:针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针药组治疗后HAMD、NIHSS评分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针药组治疗后HAMD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针药组治疗后BDNF、TrkB、tPA、PAI-1表达升高,BDNF、TrkB、tPA、PAI-1 mRNA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针药组治疗后BDNF、TrkB、tPA、PAI-1表达升高,BDNF、TrkB、tPA、PAI-1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可见针刺可以调节tPA/BDNF通路相关神经因子表达,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
章显宝王震郑之俊梁发俊
关键词:针刺
针灸歌赋中治疗中风的相关穴位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析临床针灸歌赋中的中风治疗用穴特点。方法根据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记载的针灸歌赋内容,摘录针灸歌赋中有关治疗中风的部分,按照中风、类似疾病名称及中风的症状(半身不遂、肢体痿软无力、肢体经筋屈曲拘挛、语言不利及不语、口角歪斜及流涎等)、类似症状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归纳、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中,涉及治疗中风的歌赋14首,涉及处方30张,28个穴位(52穴次),涉及经脉10条。结论在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中,中风治疗的选穴主要有以下特点:注重辨证取穴;阳经取穴为主,阳明经穴是重点;强调循经取穴;重视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兼顾对症取穴;突出特定穴;强调泻法,同时补泻兼施,针灸并用;擅长特殊方法。
王冠超肖伟
关键词:针灸疗法针灸歌赋中风选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