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41104)

作品数:14 被引量:137H指数:4
相关作者:翟志敏王会平熊术道陶千山于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6篇免疫
  • 4篇调节性
  • 4篇淋巴
  • 4篇流式细胞
  • 4篇流式细胞术
  • 4篇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症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2篇综合征
  • 2篇淋巴瘤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检...
  • 2篇免疫耐受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血小板...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合肥市第八人...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翟志敏
  • 7篇王会平
  • 6篇熊术道
  • 3篇于倩倩
  • 3篇张家奎
  • 3篇陶千山
  • 2篇张翠
  • 2篇张睿
  • 2篇孙磊
  • 2篇沈元元
  • 2篇郭进京
  • 2篇陈天平
  • 1篇李迎伟
  • 1篇潘莹
  • 1篇刘西凤
  • 1篇陶莉莉
  • 1篇晏开力
  • 1篇赵一鸣
  • 1篇郝吉庆
  • 1篇杨冬冬

传媒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多发性骨髓(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62例初诊MM患者和81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比较NLR的差异;并以均值2.61为临界值,将MM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61)和高NLR组(NLR>2.61),然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Hb)、血清钙(Ca)、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国际分期标准(ISS)和总体生存期(OS)方面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MM患者NLR水平高于对照者(t=2.54,P<0.05)。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血清β_2-MG和Cr偏高、ISS分期偏晚、总体生存期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2.6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NL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孙磊王会平熊术道张翠杨冬冬郭进京翟志敏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小剂量IL-2对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对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持续应用100万单位白介素(IL)-2,每天1次,皮下注射,联合抗感染、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患者在持续应用小剂量IL-2治疗后,高热等异常临床表现逐渐消失,4周后血象及各项免疫相关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病情一度稳定,但停药后又出现反复,进行性加重,6个月后死于"恶性组织细胞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利用IL-2特有的双向免疫调节活性,可能为治疗HPS,尤其是感染相关的获得性HPS提供一个新的方式。
张家奎熊术道王会平张翠李迎伟沈元元赵一鸣于倩倩翟志敏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白介素-2免疫调节
IL-35及其诱导产生的新型调节性T细胞——iTR35细胞被引量:14
2013年
调节性T细胞(Treg)诱导的免疫逃逸机制是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IL-35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来源于Treg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其不仅可以作为Treg的重要效应分子直接参与免疫调节,还可以诱导产生一种新型Foxp3Treg——iTR35细胞,从而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级联放大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进一步促进肿瘤发展和影响抗肿瘤治疗的重要因素.
陶千山翟志敏
关键词:肿瘤免疫逃逸调节性T细胞IL-35
改进的流式细胞积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筛选94例患者评价改进的流式细胞术(FCM)积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诊断效能。用抗体组合CD34/CD19/CD33/CD45分析四参数流式积分,通过CD19和CD33将B系和髓系前体细胞分离。对疑为MDS的患者行流式积分,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参数。改进的积分有更高的诊断参数。11例通过改进的方案改变积分,其中5例因积分改变获得正确诊断。改进积分实用方便,更好地分离B系和髓系前体细胞。
郭进京王会平熊术道孙磊翟志敏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CD4^+CD25+凋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以65例初诊AML患者和7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再按照年龄(≥60岁)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采用CD4、CD25和CDl27三色荧光素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进而分析CD4^+CD25^+CDl27^low细胞在各组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结果以CD4^+T细胞设门,CD4^+CD25^+CDl27^lowT细胞AM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6±2.60)%比(5.61±1.06)%(t=4.19,P=0.000);老年AML组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7.55±2.78)%比(5.98±1.08)%,t=3.42,P=0.001],中青年AML组高于中青年对照组[(6.09±1.D1)%比(5.14±0.82)%,t=2.21,P=0.086),老年AML组高于中青年AML组[(7.55±2.78)%比(6.09±1.91)%,t=2.19,P=0.0322。结论免疫衰老及肿瘤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老年初诊AML患者体内CD4^+CD25^+Treg细胞过度累积。
王会平沈元元熊术道陈天平陶千山张睿翟志敏
关键词:T淋巴细胞白血病髓样急性
不同年龄段健康人及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中Helios+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青年组)、健康老年人(老年组)及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外周血中Helios+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青年组、老年组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CD4+Foxp3+Helios+细胞所占比例,同时比较各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青年组、老年组、肺癌组外周血中CD4+Foxp3+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77±0.53)%、(3.82±0.61)%、(6.00±2.40)%,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明显低于肺癌组(P<0.01)。2.青年组、老年组、肺癌组外周血中CD4+Foxp3+Helios+细胞占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7.67±4.53)%、(26.38±4.50)%、(16.76±4.13)%,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明显高于肺癌组(P<0.01)。3.肺癌组中,Ⅰ期、Ⅱ期、Ⅲ期CD4+Foxp3+Helios+细胞占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52±2.99)%、(18.57±3.05)%、(12.13±3.23)%,肺癌Ⅰ期与Ⅱ期患者无明显区别,而Ⅲ期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Helios+调节性T细胞在青年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及肺癌组,早期肺癌明显高于晚期肺癌。
王晓莉葛晓松翟志敏
关键词:FOXP3FOXP3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脱糖方法建立及意义
2015年
目的通过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血小板在4、25℃下,0、4、8、24 h各个时间点,血小板脱糖的两个标志物蓖麻凝集素(RCA)、鸡冠刺桐凝集素(ECL)是否有所差异,确立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脱糖水平的最佳条件。确立最佳条件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血小板脱糖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正常成年人20例,运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成年人不同温度(4、25℃),不同时间点(0、4、8、24 h)条件下血小板脱糖水平(RCA、ECL)是否存在差异。确立最佳条件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ITP患者血小板脱糖水平。结果4、25℃下,4个时间点脱糖水平RCA%、ECL%均不明显。常规治疗效果较好的ITP患者脱糖水平RCA%、ECL%不明显,但是治疗效果不好的ITP患者脱糖水平RCA%、ECL%明显高于治疗效果理想的患者。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脱糖水平最好在标本收集后立即处理,脱糖水平(RCA、ECL)与ITP患者治疗效果有关,即脱糖水平越低其治疗效果越好。
汪嘉佳陶莉莉潘莹王会平晏开力张家奎倪合宇翟志敏
关键词:RCAECL流式细胞术
ITP患者M-MDSC表达水平变化对其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型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MDSC)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表达水及Arg-1与iNOS的mRNA水平。分选CD4^(+)T细胞、M-MDSC和CD14^(+)HLA-DR^(+)细胞。并以CFSE标记CD4^(+)T细胞,ITP组患者外周血中Arg-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其iN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TP干扰素。结论:M-MDSC可能与ITP患者体内存在的免疫耐受功能紊乱有关,并可能成为监测ITP患者疗效的新指标。
吴杰王芝涛王琼
关键词:单核细胞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抑制
IL-2对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83
2013年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从被发现迄今已有30余年,但仍然是最受关注和被广泛研究的细胞因子之一。IL-2最初是从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获得,并对体外培养的T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因此传统认为IL-2是一种激活T细胞,并维持T细胞分化和增殖的T细胞生长因子,同时也参与炎症或自身免疫性反应。近年来,人们在IL-2或IL-2R缺陷小鼠动物模型等的研究中发现IL-2的主要功能不仅是提升免疫反应,更重要的是维持Treg细胞的稳定及其介导的免疫耐受,故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这些对IL-2生物学活性的新发现,也促使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和认识临床使用IL-2的疗效、适应症和给药方式。
翟志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免疫激活免疫耐受效应性T细胞
CD14+HLA-DRlow/-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HLA-DRlow/-作为MDSC的免疫标记,结合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DSC在DLBCL预后中的作用。结果: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MDSC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DSC在DLBCL患者中表达与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IPI评分相关(P<0.01),与性别、年龄、有无B症状未见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临床分期、血清LDH水平、IPI评分及MDSC水平是影响总生存(OS)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IPI评分和MDSC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DSC可作为评估DLBC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机体免疫与肿瘤微环境的情况。
吴陈新强铭郝吉庆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