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WW001)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庆军黄荭朱洁更多>>
- 相关机构:外交学院南京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解读被引量:15
- 2010年
- 空间作为小说景观和场景的建构技巧,是现代主义小说家揭示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在空间建构中融入了宗教、身份、权力等要素,使其成为一种蕴含多维社会文化要素的指涉系统。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解读,以当代空间批评理论为基础,旨在阐释英国现代主义小说所描述的空间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特征,还原现代主义小说家的空间建构过程,探究空间在主题阐释中的意义,为英国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吴庆军
- 关键词:宗教权力身份
- 城市书写视野下的英国现代主义小说解读被引量:13
- 2013年
- 城市书写属于空间批评理论范畴。在小说的城市书写中,城市不再是静止的、空洞的容器,而是一个蕴含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正值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城市书写成为现代主义小说刻画人物和揭示精神危机主题的重要手段。在英国现代主义小说中,一些现代主义小说家们运用城市漫游的方式展现城市,同时通过城市书写中的碎片化展现,进一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扭曲异化。城市书写成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展现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重要技巧。
- 吴庆军
- 关键词:碎片化
- 社会·文化·超空间——当代空间批评与文学的空间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空间批评是结合了文化地理学和文学批评的一种跨学科的批评方法。空间批评经历了早期的空间社会定位、中期的空间文化研究以及近年来的空间的后现代属性研究等阶段。文学的空间研究将文本中的空间看做一种蕴涵多维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注重探究文本中空间的社会、文化及后现代属性,进而揭示文学空间的多维意义。
- 吴庆军
- 关键词:文学社会文化超空间
- 身份荒野中的流浪与追寻——论菲利普·罗斯小说前后主题的嬗变被引量:1
- 2014年
- 当代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主题不断嬗变。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各种主题元素反复交叉出现,前后期创作主题形成延续与突破关系。通过对其前后期作品的主题对比分析,本文指出,菲利普·罗斯通过各种主题元素的协奏处理,再现了犹太人在身份荒野不停流浪与追寻的生存状态,异化、冲突、死亡和反抗等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类生存状态的隐喻,具有了普世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强调,其后期小说的社会主题为作品注入了鲜明的时代元素。这些多重文化并行的要素,形成了作家文本世界的内在逻辑统一,构成小说悲剧性根源的互动,强化了作品的批判性和悲剧性。
- 朱殿勇
-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小说主题嬗变
- 城市书写视野下的乔伊斯小说解读——以《尤利西斯》为例
- 2012年
- 城市书写是空间批评下的文学批评范畴,文本中的城市被看作是蕴含丰富社会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乔伊斯在《尤利西斯》的城市书写中全部以都柏林为背景,将城市记忆、社会文化等要素巧妙地构成一个有机体,在景观选择和组织中赋予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揭示主题的手段。《尤利西斯》巧妙地运用了漫游式叙述使城市空间中的支离破碎同人物精神世界的异化感融合在一起,共同展现出一个精神瘫痪的现代世界。
- 吴庆军
-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书写中的权力规训被引量:2
- 2015年
- 权力运作机制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关注的一个焦点,空间是一切权力机制运作的基础,现实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冲突、斗争和规训都会印记在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各种空间之中。在这些英国现代主义小说中,某个国家、城市、荒岛甚至农场都成为权力的角斗场,空间成为权力规训的手段。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空间书写中的权力规训表现为小说中当权者对人们现实和心理两种空间内的行为、情感与思想的约束、限制和惩戒。
- 吴庆军朱洁
- 关键词:心理空间
- 城市书写视野下的乔伊斯小说解读被引量:3
- 2013年
- 城市书写是空间批评视野下的文学批评范畴,文本中的城市被看做蕴涵丰富社会文化信息的指涉系统。乔伊斯的小说全部以都柏林为背景,在城市书写中,他将殖民记忆、历史文化等要素巧妙地植入城市景观的选择和构建中,成为揭示主题的手段。乔伊斯在城市书写中运用了人物的漫游式叙述,使城市景观同人物精神世界的异化和挫败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精神瘫痪的现代社会。
- 吴庆军
-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
- 杜拉斯文本中的“东方幽灵”被引量:3
- 2013年
- 杜拉斯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情结,"东方"这个在其文本中几乎缺席的语汇却像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幽灵盘桓不去。作为在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出生并长大的法国人,杜拉斯文化身份的暧昧决定了她写作立场的暧昧。东方主义复杂矛盾的双重表现在于作者一方面逃避童年亲历的"东方事实",另一方面又通过回忆和想象重构了她所认识和理解的东方:"印度+支那(即中国)=印度支那",这也是西方人对东方固有的一种简单化的认知范式。本文将通过杜拉斯文本中对印度支那、印度和中国的描述和建构来揭示杜拉斯"东方立场"的历史性和复杂性。
- 黄荭
- 关键词:杜拉斯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