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1-015)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聪白丽宋本莉刘倩萍卢伟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昌市皮肤病性病防治站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抗逆转录病毒
  • 3篇抗逆转录病毒...
  • 3篇HIV感染
  • 3篇病毒治疗
  • 2篇性行为
  • 2篇阴道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乳头状瘤...
  • 2篇人免疫缺陷病...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机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上海市公共卫...
  • 3篇西昌市皮肤病...
  • 2篇大理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凉山州疾病预...

作者

  • 3篇白丽
  • 3篇卢伟霞
  • 3篇刘倩萍
  • 3篇宋本莉
  • 3篇王聪
  • 2篇刘保池
  • 2篇郑永唐
  • 2篇王睿睿
  • 2篇黄朝刚
  • 2篇秦光明
  • 2篇张晓燕
  • 2篇钟晓妮
  • 2篇司炎辉
  • 2篇徐建青
  • 2篇姚宁
  • 1篇邓丽春
  • 1篇刘叔文
  • 1篇刘武青
  • 1篇范恒
  • 1篇张冬梅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新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感染者中B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2011年
HIV感染引起了免疫系统慢性持续的活化而造成免疫细胞亚群的异常及其功能的耗竭(包括B淋巴细胞),使得宿主二次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易感性增加。B细胞的异常不仅出现在其表型及亚群上,更体现在功能的改变。伴随着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的出现,B细胞还表现出了对外源抗原无反应性及产生抗体的异常等功能缺陷方面的特征。对此,深入了解HIV感染过程中B细胞异常的致病机制,以期为今后通过改善HIV患者的体液反应来预防其机会感染的发生并为以抗体为基础的HIV疫苗研究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万海徐建青张晓燕
关键词:HIVB淋巴细胞免疫活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体外抗HIV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筛选和评价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体外对HIV的抑制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和HIV-1 p24抗原表达抑制性实验,采用多株HIV病毒株(实验株、临床分离株、耐药株)对中药复方凉茶水提醇沉物体外抗HIV活性进行评价;通过融合阻断实验、HIV-1慢性感染细胞病毒复制抑制实验和重组HIV-1 RT酶活性抑制实验,初步探讨其抑制HIV复制作用机理。结果: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对不同HIV-1病毒株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介于12.74~116.87μg/mL,对HIV-2毒株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显示出低细胞毒性,对不同来源的细胞系的CC50值介于564.79~1699.22μg/mL。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重组HIV-1 RT酶活性,在提取物浓度5.3μg/mL时的抑制率(50%,对正常细胞与慢性感染细胞融合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为101.94μg/mL。结论:中药复方凉茶提取物体外具有较好的抑制HIV-1复制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和病毒进入细胞。
刘武青李磊珂王睿睿杨柳萌彭涛郑永唐
关键词:凉茶抗HIV火炭母木棉花
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微生态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阴道微生态体系与女性生殖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转归均直接相关。该文对阴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王聪白丽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致病因素防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人乳头瘤病毒共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3例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将入组83例患者分为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组34例(CD4<200 cell/μl)和HIV感染组49例(CD4>200 cell/μ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疗效。结果艾滋病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和CD4/CD8值,显著低于HIV感染组(t=-7.79、-2.70,P均<0.05);艾滋病组中19例伴有其他并发症(56%),14例形成巨型尖锐湿疣(41%),其中3例发生癌变;3个月内有16例复发(47%)。HIV感染组中11例有其他合并症(22%),5例巨型尖锐湿疣(10%),术后3个月内10例复发(20%)。结论 AIDS患者合并HPV感染易形成巨型尖锐湿疣而且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彻底切除病变结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司炎辉刘保池黄朝刚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尖锐湿疣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复发
四川省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情况。方法于2010-05,从西昌市社区中招募女性性工作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首次性行为情况、首次商业性行为情况。结果共调查404名女性性工作者,从首次性行为到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8.65/100人年(95%CI=16.83-20.4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来源地(RR=1.29,95%CI=1.05-1.60)、民族(RR=1.82,95%CI=1.28-2.59)、首次性行为对象(RR=1.99,95%CI=1.56-2.53)是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发生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女性性工作者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刘倩萍卢伟霞邓丽春宋本莉姜正清梁姝秦光明阮玉华
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COX比例风险模型
人结直肠活组织HIV-1黏膜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建立与HIV-1黏膜感染相关的结直肠活组织体外培养模型,利用假病毒模拟HIV-1进入黏膜建立感染的生物学过程. 方法 在知情同意下,取肿瘤手术患者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保留黏膜层与黏膜下层,钻取成统一大小(直径6 mm)的组织块置于12孔板中培养.HE染色观察培养0 d至13 d时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噻唑蓝法(MTT法)同步检测组织活性.采用单轮复制周期假病毒感染黏膜并持续培养6~7 d,通过检测上清中p24含量验证该模型再现HIV-1黏膜感染的适用性;以进入临床实验的预防HIV-1黏膜感染的第1代微生物杀菌剂壬苯醇醚-9(N-9)为例,验证该模型对黏膜外用药物的反应性. 结果 HE染色观察至5 d时结直肠组织结构良好,13 d时黏膜组织结构依然可见.经MTT法检测黏膜培养4 d时活性高于80%,7 d的活性可保持在50%左右.假病毒感染该活组织模型后半量换液1、4、8 d的培养上清中,检测到p24的含量升高;同时,该组织模型活性可灵敏地反映出N-9浓度的变化. 结论 成功建立一种人体结直肠活组织HIV-1体外感染模型,可模拟人体HIV-1黏膜感染的生物学过程.
杨瑜刘爱平孟庆来徐建青张晓燕
关键词:肠黏膜HIV感染
基于Vif-APOBEC3G相互作用的抗HIV-1药物研究
2010年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polypeptidelike3G,APOBEC3G或A3G)是人体天然抗病毒分子,可以使病毒逆转录形成的cDNA的胞嘧啶(C)脱氨为尿嘧啶(U),产生鸟嘌呤(G)→腺嘌呤(A)超突变,导致病毒转录产物突变,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HIV-1的辅助蛋白Vif,可与APOBEC3G相互作用并导致其被降解,使得这一天然抗病毒机制失效,进而增强了HIV的感染力。Vif与APOBEC3G这种相互作用为抗HIV药物提供了新靶点。针对Vif-APOBEC3G相互作用的抗HIV抑制剂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Vif和APOBEC3G的结构、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基于这一相互作用的抗HIV-1抑制剂研究进展。
张兴杰王睿睿郑永唐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VIFAPOBEC3G抑制剂
性病高危人群阴道乳酸杆菌的调查研究
2014年
目的:比较HIV性途径感染女性高危人群及健康体检人群阴道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及具有防御功能的乳酸杆菌检出率,对高危组阴道防御能力做出正确评估,为更好地实施预防治疗及干预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71例健康体检者,120例性工作者阴道分泌物进行乳酸杆菌阳性率及具有防御功能的乳酸杆菌阳性率检测,确定高危人群组乳酸杆菌分布及防御能力。结果:高危人群组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及具有防御能力的乳酸杆菌检出率均低于健康人群,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病的易感性与阴道的微环境的破坏,尤其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及防御能力的降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王聪白丽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乳酸杆菌
预防HIV感染的生物医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投资趋势被引量:3
2010年
监测、跟踪和分析HIV疫苗和杀微生物剂资源跟踪工作组2009年7月发布的最新研究资讯显示,在预防HIV感染的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投资中,HIV疫苗研究最受重视,其次是杀微生物剂,再次是HIV暴露前预防。该领域最主要的投资者是美国政府和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在HIV疫苗研究中,美国政府2008年显著地增加了疫苗开发前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同时急剧削减了临床前研究的经费。在HIV疫苗上市还比较遥远的背景下,杀微生物剂研究的投入经费呈上升趋势,国际社会对以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为基础的候选杀微生物剂的研究兴趣增加。HIV暴露前预防研究的经费投入呈上升趋势,被测试的药物是精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Ⅲ期临床研究的可能性较大,该类药物的新用途具有商业潜力。
张冬梅刘叔文姜世勃曾忠铭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医学技术
HIV性途径传播高危人群STD病原体感染情况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HIV性途径感染女性高危人群STD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更好地实施预防治疗及干预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真菌培养、淋球菌(NG)培养、支原体培养及提取HPV的DNA进行检测。对120例HIV高危人群及73例女性健康体检者泌尿生殖道STD的4种病原体进行检查。结果:HIV高危人群真菌阳性率35.1%,支原体的阳性率74.6%,HPV阳性率为35%。健康体检者真菌阳性率为22.5%,支原体的阳性率52.1%,HPV阳性率为13.3%。两组人群均未分离到淋球菌。结论:除淋球菌外HIV高危人群STD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群,经χ2检验,支原体及H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王聪白丽
关键词:HIV高危人群STD病原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