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C113)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卫卫郭利伟熊本涛陈兴都付博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豆根际土壤中氢氧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和基本特征被引量:12
- 2007年
- 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能够利用土壤中的H2为能源并同化CO2,增加其种群数量并促进作物生长.采用气体循环培养体系(持续通氢气装置),通过电解水的方式产生H2,与通入的空气混合,形成流速为280ml.min-1、含H2量为41.6~125μmol.L-1的混合气体.采用矿质盐固体培养基,在适当的H2、O2和CO2下以H2作为唯一能源分离氢氧化细菌.采用此方法从大豆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出40余株细菌,对其进行耗氢能力测定表明,有20株菌具有氧化氢功能和自养生长能力,初步判断这20株菌为氢氧化细菌,并测定了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 陈兴都王卫卫郭利伟熊本涛付博
- 关键词:氢氧化细菌土壤
- 沙打旺根瘤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对沙打旺根瘤中心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讨论拟菌体的衰老及PHB颗粒的变化。方法 石蜡切片法和超薄切片法。结果 通过对沙打旺根瘤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其根瘤显微结构由4部分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保护层、皮层、鞘细胞层和中心组织(侵染组织)。在中心组织的侵染细胞中,拟菌体的衰老具有一定的规律,开始拟菌体的周膜和细胞壁变得凹凸不平,但周膜仍几乎较紧地包裹着拟菌体,细胞质染色变浅,纤维状的核物质不明显,并出现大量的β 多羟基丁酸盐(PHB)颗粒,沿着拟菌体的细胞壁分布。后来,拟菌体的周膜开始变得模糊,细胞质凝缩为电子致密的团块状物质,与电子透明的区域相间排列,此时PHB颗粒消失。结论 沙打旺根瘤中心组织的侵染细胞中,拟菌体的衰老具有一定的规律。
- 蔡霞何一王卫卫
- 关键词:沙打旺根瘤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