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5300)
-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 相关作者:肖传国姜保国李伟李莹杜茂信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髓鞘相关蛋白Nogo-A在纯化细胞核中的表达
- 2007年
- 目的:检测Nogo-A蛋白在纯化后的大鼠脊髓和小脑细胞核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差速离心法得到大鼠脊髓和小脑样本的各亚细胞成分,利用非离子性去污剂NP-40纯化细胞核组分,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验核纯度并检测Nogo-A在各亚细胞成分中的表达。结果:纯化的细胞核抽提物中检测到特异的Nogo-A反应条带。结论:Nogo-A在纯化的细胞核中仍有明确表达,进一步证明了Nogo-A蛋白在中枢神经元的细胞核中有定位,并提示Nogo-A很可能以全长形式入核。
- 孙芳周国庆金卫林龙梅李容鞠躬
- 关键词:NOGO-AWESTERNBLOT
- 壳聚糖膜在大鼠脊髓组织中的降解及其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以往关于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多局限于神经细胞的体外实验,而壳聚糖在神经系统体内尤其是在脊髓局部的相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壳聚糖在大鼠脊髓组织内的降解率及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6-07在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健康成年SD大白鼠36只,随机分为壳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方法:在壳聚糖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分别植入壳聚糖膜和医用丝线。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1,2,4周测定壳聚糖膜质量,计算降解率;观察2组大鼠植入区局部炎细胞数量变化,评估生物相容性。结果:壳聚糖可在大鼠体内逐渐降解,术后1,2,4周降解率分别为14.8%,18.9%,25.0%。壳聚糖植入局部炎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同属异物炎症反应,并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膜易于降解并与脊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可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生物材料。
- 李伟肖传国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壳聚糖脊髓生物材料
- 生活方式干预对脊柱损伤患者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脊柱损伤患者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膀胱功能重建知识的宣传、合理食膳等干预措施。6个月后比较2组术后导尿次数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导尿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减少脊柱损伤患者体神经-内神经反射弧膀胱功能重建后的导尿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莹
- 关键词:生活方式干预脊髓损伤生活质量
- 肌电图对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行大鼠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电生理的方法,依次电刺激L3 ̄L5脊神经后根,分别记录大鼠双侧下肢主要肌肉的肌电图像,测量最早出现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最大波幅值。结果:刺激L3脊神经后根,于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480.8±255.9μV)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肌肉(P<0.01)。刺激L4脊神经后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平均值均>100μV,其中在股四头肌(305.2±131.5μV)、胫骨前肌(340.2±310.4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在股二头肌(142.4±144.7μV)、腓肠肌(138.2±127.6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刺激L5脊神经后根,于股二头肌(377.5±264.4μV)、腓肠肌(168.4±126.7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其它各肌群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结论:电刺激不同脊神经后根,在大鼠下肢不同肌肉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可作为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参考。
- 徐峰付中国张殿英褚亚明姜保国
- 关键词:肌电监测波幅
- 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信号通路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细胞内各种信号通路及其关联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6-12和Embase 1994-01/2006-12期间的有关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文献,检索词“Schwann cell;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signal transdu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选取与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有关信号通路的文献,进行初审,删除与信号通路不相关的研究,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检索54篇与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有关信号通路的文献研究,纳入30篇文章。14篇有关许旺细胞增殖,12篇许旺细胞分化,4篇是其他的相关信号通路。资料综合:许旺细胞的分化和基因表达是通过各种细胞外信号来调控的,多种信号通路相互联系。来自于受体酪氨酸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酰肌醇-3激酶通路的信号在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平衡决定了细胞最后的功能。而细胞内膜受体G蛋白偶联的环磷腺苷浓度促进了细胞的各种功能,也参与调节了其他信号通路。结论:许旺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是多种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完成的,阐明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于揭示许旺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 杜婵姜保国
- 关键词:许旺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信号传导
- 脊髓拴系松解术后脊柱裂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研究
- 2005年
- 目的与临床对于脊柱裂致膀胱功能障碍的大量研究报道相比,关于脊柱裂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研究资料非常有限。该文拟研究脊柱裂患者行脊髓拴系松解术后的肛管直肠功能。方法采用多通道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对因排尿功能障碍而来就诊的21例脊柱裂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功能检测,入选患者皆已于至少2年前行脊髓拴系松解术。结果脊柱裂患者的最大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但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2)。在嘱脊柱裂患者行最大限度收缩肛门动作时,绝大多数患者肛管压力没有任何升高。在行模拟排便动作时,19例(90.5%)患者表现为盆底功能紊乱型肛管压力变化。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在所有受检者均存在,诱发该反射所需最小直肠气囊容量在脊柱裂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725);诱发持续性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所需直肠气囊容量在脊柱裂患者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01)。直肠感觉阈值在脊柱裂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大多数脊柱裂患者不能自主收缩肛门外括约肌,排便时表现为盆底功能紊乱型直肠肛管压力曲线,同时直肠感觉功能也受到严重损害。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在所有脊柱裂患者均存在,该反射可能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 李文成肖传国
- 关键词: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肛管直肠测压
- 对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患者电话回访的实施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对“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患者实施院内“温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将“温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延续至院外。方法对20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90%患者对电话回访比较认同,97%对健康教育印象深刻;93%患者能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对于“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的患者应在健康教育前全面评估,找出影响患者遵循健康教育指导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宣教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特殊病例进行选择性家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护士积累护理经验。
- 李莹
- 关键词:电话回访健康教育
- 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术前脊神经根的MRI定位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RI技术对10例正常人、30例SB患者人工反射弧术前行TSE、3DFT-CISS等序列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对脊神经根初步解剖定位,并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30例SB患者中,13例(43.3%)术前MRI发现有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8例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12例(40%)存在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畸形,其中2例同时存在两个畸形。结论MRI技术可较清晰显示SB患者腰骶神经根出椎间孔的情况,为术前评估患者提供较可靠的腰骶部神经局部解剖信息。
- 乔梁肖传国杜茂信李兵刘钊邓先波孔祥泉
- 关键词:脊柱裂神经性膀胱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脊神经根
- 甲壳质套管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甲壳质生物套管在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行T8-9节段脊髓完全横断损伤,A组单纯横断脊髓作为对照,B组用甲壳质生物套管套接横断脊髓断端,术后1个月时处死取材,行HE、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F200、GFAP)检查。结果:大鼠对甲壳质套管无明显排斥反应;B组可见断端脊髓纤维向套管间隙内生长,且脊髓头侧断端前角运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P<0.05),细胞处于活跃功能相,GFAP染色阳性面积A组明显大于B组(P<0.05),B组套管间隙内可见神经纤维丝(NF200)及GFAP染色阳性胶质细胞框架存在,A组断端间为较大空洞,无神经纤维及胶质细胞的存在。结论:甲壳质生物套管在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可为断端脊髓神经纤维生长提供间隙,这种套接材料及方式可作为研究和治疗脊髓损伤的模型和方法。
- 熊建薛峰姜保国
-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神经纤维胶质细胞
- Nogo-66受体分子在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 2005年
- 目的检测Nogo-66受体(NgR)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原代培养并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gRm RNA和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利用RT-PCR技术,从星形胶质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特异的NgR条带;利用Western Blot技术,从星形胶质细胞抽提物中检测到64kD特异性的NgR反应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Confocal显微镜进一步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gR免疫反应物主要位于细胞内。同时,来源于大鼠的C6胶质瘤细胞也证明表达NgR蛋白。结论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NgR分子,这为证明NgR在体内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 孙芳金卫林龙梅龙梅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