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0907807)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正爱刘永王晓静朱逸宁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科技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都市人的精神家园——诗性想象中的杭州西湖被引量:1
- 2012年
- 西湖胜景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恬淡和谐并存,其平衡的支点来自于西湖独特的文化功能:丝竹管乐交织着暮鼓晨钟,穷奢极侈的销金锅毗邻清冷幽静的寺庙禅院,在这个崇尚消费的富人天堂里,作为上层文化代表的诗人以中隐的人生哲学一边享受着华屋美服,炊金馔玉的艺术消费,一边追寻着清幽空寂、古朴淡雅的隐逸生活,在他们的诗性想象中,西湖成为了都市人的精神家园。
- 王晓静
- 关键词:艺术消费精神家园
- 爱的诗性书写与传唱:西湖竹枝词中的爱情颂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自杨维桢倡导西湖竹枝词创作开始,爱情主题就成为看西湖竹枝词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女子对负心汉的抱怨、双峰意象及甜蜜爱情则是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爱情主题盛行的重要原因是江南诗性精神对西湖竹枝词创作的影响。
- 刘永李正爱
- 关键词:爱情主题
- 从城市史看杭州城市文化的发展
- 2011年
-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杭州的城市文明,推动了城市经济各方面的繁荣,并催生出以西湖游赏为独特内涵的城市审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社会政治的变革与经济的进步是推动杭州城市文化兴盛的根本基础,外来移民及其文化则加速了杭州城市文化的重组与变革,创造了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历代杭州城市建设,在极大改变了城市外观和空间格局的同时,有效适应了当时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区域内部职能的分化,使杭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市。
- 李正爱
- 关键词:城市史城市文化
- 汉代政治型都市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型都市的影响
- 2011年
- 西汉的长安城不仅是一座行政中心,而且在我国古代城市化进程中象征北方政治型都市模式的开创,这一大都会的形成与当时西北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也有关。适宜的政治气候加上各种人文因素构成了早期政治型都会的特征:首先,它的城市基本布局和功能处处彰显了北方政治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其次,长安城内各阶层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政治礼乐文化的浸染;再次,长安的城市文艺活动,尤其是文学也彰显出当时这座都会以政治为中心的风貌。长安都市文化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人居条件较为适宜、依据皇权独断和政治等级而展开的古代都市。同时,政治型都市文化在当时也构成了对江南经济型都市文化的压制。
- 朱逸宁
- 关键词:都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