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W018)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田源刘静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诗歌
  • 2篇抗战
  • 2篇抗战诗歌
  • 1篇心理
  • 1篇日本文化
  • 1篇他者
  • 1篇文化
  • 1篇文学
  • 1篇文艺
  • 1篇文艺观
  • 1篇穆木天
  • 1篇接受心理

机构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刘静
  • 2篇田源

传媒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命的文学:郭沫若与厨川白村被引量:1
2009年
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说指向对生命冲动、个性舒展和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强烈关注,他以生命哲学为基点建立的"生命的文学"观在郭沫若这里得到了强烈的回应。但郭沫若与厨川白村对于"生命的文学"的具体内涵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吸收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郭沫若早期文学观的形成既与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的则是与五四启蒙思潮的共振。
刘静
《旅心》、《红纱灯》与日本文化
《旅心》和《红纱灯》是穆木天和冯乃超旅日生涯的结晶,不仅情感特征更多地带上了日本"物哀"色彩,而且在朦胧幽玄的情调,对自然界声色的高度敏感,对音乐美的探索以及其象征主义中包孕浓厚的唯美色彩等等方面,都表现出对于日本文化的...
刘静
关键词:日本文化
文献传递
穆木天文学起点与日本因素
2010年
穆木天早期留日经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极具代表性。日本留学生涯使穆木天由立志工业救国,转而走向文学,沉溺于象征主义,继而写作了被称为中国象征主义宣言书的《谭诗》,期间他的创作激情也得以激发,出版了诗集《旅心》。日本成为穆木天文学的起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穆木天以后的文学轨迹。
刘静
关键词:穆木天
胡风抗战诗歌文艺观与日本现代文学理论
2011年
胡风在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塑造了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的生成与胡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同时,胡风战时文艺观也深受日本现代文学理论的熏陶和影响,在藏原惟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论"的指导下,他提出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此外,还批判地吸收了厨川百村重视内部心灵与青野季吉偏爱外部环境的理论,从而形成了辩证的现实主义文艺观,闪烁着新无产阶级文学的光辉。
田源
关键词:抗战诗歌文艺观
论抗战诗人对日本形象的书写程式与接受心理
2015年
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诗歌在战火纷飞的特定时代所历经的轨迹,其中的日本形象实乃中国诗人主体意识的产物。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倭"形象在先验层面奠定了抗战诗人对"他者"的初始理解,战场见闻与异域留学组建起两大不同的体验方式并直接作用于对"他者"的深入判断,进而滋生出中国抗战诗人迷狂或清醒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方式,建构起侵华日本形象与战时日本社会形象这两大形象系统。正是在传统文化积淀与现实体验中,中国抗战诗人完成了对日本形象的接受,与之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关系。
田源
关键词:抗战诗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