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W014)

作品数:28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永东冯昊李雅博张磊刘小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5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学
  • 7篇叙事
  • 7篇上海租界
  • 7篇租界
  • 7篇民族
  • 5篇电影
  • 4篇政治
  • 4篇女性
  • 4篇沦陷
  • 3篇道德
  • 3篇中国电影
  • 3篇晚清
  • 3篇文化
  • 3篇小说
  • 3篇家族文化
  • 2篇电影艺术
  • 2篇都市
  • 2篇洋场
  • 2篇欲望
  • 2篇政治话语

机构

  • 25篇西南大学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李永东
  • 4篇冯昊
  • 1篇刘小容
  • 1篇李雅博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文学评论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艺术百家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电影艺术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身份、民族认同的含混与危机——论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创作
留日背景的郭沫若是精神与现实的双重流亡者,他遭遇西洋人控制的上海租界后,身份定位和民族认同充满了惶惑与焦虑。自然之子郭沫若以自然来对抗租界都市,可能迈向民族主义。但是,当欣赏自然与怀恋日本空间相链接时,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
李永东
关键词:文化身份民族认同
文献传递
论上海空间对晚清小说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晚清小说创作的盛况,基本上是指上海一地而言。上海集中了晚清小说的创作者、读者、刊物,甚至故事。上海空间对晚清小说创作的风貌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租界化上海的邪僻特性,制造了"海上梦境"的生命感悟,上海梦魇渗透到晚清文人的观念中,影响到他们故事的讲述和对上海的想象,替换了明清小说故事的惯常背景和故事启动方式。上海视野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晚清小说创作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影响到世界图景的建构。上海租界占据晚清情爱小说的故事空间后,带来了其品格风貌的嬗变,所产生的狎邪小说与租界的情欲道德状况相呼应,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艺术模式。
李永东
关键词:晚清小说上海租界嬗变
故事情节的仿效与中俄家族叙事的分野——《财主底儿女们》与《战争与和平》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许多学者提到《财主底儿女们》在情节上对《战争与和平》的模仿现象,但具体情形如何,语焉不详。从家族文化角度比较这两部小说,其"同中之异"表现在:一、女人的舞台:沙龙贵族之家与后花园贵族之家;二、罪恶的妖女形象:堕落与异化;三、抢亲事件:拯救与伤害。路翎对托尔斯泰创作的仿效,最终化为对中国家族故事的深度表现,路翎的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
李永东
关键词:《战争与和平》《财主底儿女们》家族文化仿效
在民族与个人之间——认识沦陷时期周作人的一种方式
2009年
周作人作为艰难时世中一个复杂的个体,在沦陷之初时去留之间的矛盾心绪以及沦陷时期关于道义事功的辨析无不反映其思想的复杂性。但周作人过度看重个人权利和生命价值的取向,导致其放弃了对民族苦难的热切关注和道义责任的担当,并最终丧失了作为民族个体的尊严。
冯昊
关键词:沦陷时期民族
民族危机下的道德言说——沦陷区文学伦理叙事探析被引量:2
2010年
由于异族的入侵,沦陷区人民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沦陷区文学中的道德言说在复杂的形态下,显现出民族道德绵长的生命力。其中,"暴力"叙述风格表达出沦陷区作家心中的呼声,同时,沦陷区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言说与"乱伦"叙事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当局统治的不合理性,也表达了沦陷区人民对日伪统治的不满。
冯昊
关键词:民族道德沦陷区文学伦理
个体为家族献祭的悲剧——岛崎藤村《家》的文化阐释
2011年
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家》既是日本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日本家族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本文对《家》的家族悲剧的研究,尽量突显其文化内涵的日本特性,以此抵达对作品意义的解读。《家》叙述的悲剧是拯救家业的悲剧,是消极承受的悲剧,是"家"拖累、放逐"家中人"的悲剧,由此揭示出日本近代家族制度所存在的文化症结。
李永东
关键词:《家》家族文化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新女性”形象建构被引量:1
2011年
五四时期"新女性"概念边界清晰,20世纪30年代新女性进入重构阶段,"谁是真正的新女性"不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关于影片《新女性》的讨论,证明了"新女性"的界定充满争议。这一形象重构,折射了30年代中国的现实矛盾和思想动向,具有政治、文化、审美的多重意义。其身体修辞两面讨好,既与政治意识合谋,又与洋场趣味联欢。
李永东
关键词:电影艺术新女性中国电影身体修辞政治话语文化形象
情陷上海洋场的外乡人——评《海上花列传》被引量:3
2012年
《海上花列传》叙述的主要是外乡人情迷洋场花界的故事。诱惑与吞噬,是外乡人与上海租界空间的关系的命意所在;寻找与滞留、拯救与陷入的故事延展,进一步表明上海对乡下人的捕获与掌控。上海租界的城市景观与消费娱乐空间,诱导、鼓励着外乡人享受繁华的欲望,使其沉沦,蜕变成远离乡村原则的"上海人"。与此同时,原来乡间培养起来的邻里亲属情谊,很快土崩瓦解。上海的妓院是爱情的冒险场,是危险的愉悦空间,这里的情感模式脱离了传统的伦理秩序。"供租用的女人"所提供的真假难辨的感情让晚清子弟感受到了恋爱的高峰体验。不过,上海花界的感情关系属于错位的爱情。
李永东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上海租界外乡人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模式的拓展被引量:2
2011年
区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存在两个薄弱环节:其一,由于静止孤立地看待特定的区域文化,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流变与区域文化、时代语境之间的动态结构关系,未能引起研究界的重视;其二,由于孤立静止地看待区域文化,把区域文化等同于乡土文化,因此,除了北京、上海这两个中心城市,其它城市的区域性文化风尚对文学的影响,未能受到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的阐释。增强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明晰相关研究理念,有助于激发区域文化在文学研究中的新活力,拓展区域文学的研究空间。
李永东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文学时代语境城市
租界文人视野下的空间构设与道德表达——邹弢《海上尘天影》析论
2011年
邹弢的《海上尘天影》是理想主义与写实精神,政治表达与欲望释放相结合的产物。邹弢租界文人的经验视野,影响到《海上尘天影》思想观念的表达。《海上尘天影》提供了的世界性人文空间图景,得益于并且受制于作者的上海经验,小说描述的核心空间绮香园可以看做是租界生活图景的一个缩影。在道德观念上,《海上尘天影》的故事游走在西方观念和传统伦理之间,道德上举意不定,所塑造的理想女性类型亦透露出租界文人的道德不适感和迷惘感。
李永东
关键词:上海租界道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