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41)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安继民赵玉强代云袁永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秩序
  • 3篇关系式
  • 2篇哲学
  • 1篇道德经
  • 1篇原生性
  • 1篇政治哲学
  • 1篇秩序重建
  • 1篇人性论
  • 1篇儒道
  • 1篇儒道互补
  • 1篇生性
  • 1篇宋明理学
  • 1篇天理
  • 1篇天理论
  • 1篇内在理路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解读
  • 1篇希望哲学
  • 1篇先祖
  • 1篇现实观

机构

  • 6篇河南省社会科...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安继民
  • 1篇袁永飞
  • 1篇代云
  • 1篇赵玉强

传媒

  • 3篇中州学刊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儒道互补的秩序自由最简关系
2013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具备自己独特的理想追求,儒道互补的秩序/自由解读既需要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性的观念支撑,又需要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态进行疏理及其哲学抽象。沿着儒道互补的秩序/自由的解读思路,可以探讨汉字文化圈的思想方法。中华民族的思想方法植根于以《易》学为根基的最简关系式关系逻辑之中,这种思想方法的有效性,业已被当代物理学中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波粒二象性互补原理所证实,这可以反过来证明:中华民族的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应对西学在思想方法方面(譬如逻辑学所追求的确定性)的压力,而且有着自己坚实的科学基础。
安继民
关键词:儒道互补秩序
宋明理学的秩序重建向度及其内在理路阐析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一种切于时需的兼具思辩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价值哲学,宋明理学的主旨并非对天道、性命进行纯粹的抽象思辩,而是为现实政治秩序重建进行哲学奠基。在天理本体秩序的范导下,理学家的政治秩序呈现为刚性秩序与柔性秩序的统一。立足于心性论,理学家为政治秩序建构开掘出深沉的人性根基和相应的价值向度。在实现方式上,他们希望通过君以行道或士以行道的方式建构出和谐稳定、天理流行的世界。就内在理路讲,理学家将政治秩序建构的逻辑起点归结为人,但随着人的道德理性对人的知性与感性的压制,人终蜕变为道德化的抽象存在,秩序建构之有生命性的逻辑根基丧失了,理学家的政治秩序势必走向僵化。依此秩序建构之理路,晚明心学高扬人的感性欲求,现代新儒家努力开显人的知性之维,绝非历史的偶然。
赵玉强
关键词:理学秩序天理论人性论
人类起源问题的逻辑究问:问题的提出被引量:1
2015年
人类起源问题与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相并列,被誉为科学前沿的三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些问题上的努力,与从进化论及其相关自然科学展开的研究不同,我们这里所尝试运用的西方文化所擅长的形式逻辑A=A思维方式、中国文化所擅长的《易》学阴阳最简关系式P/Q思想方法,总体上属于一种逻辑学性质的考察。逻辑考察是科学考察的思维训练,却并非科学考察本身。从单系祖先对人类起源问题进行逻辑考察的结果是典型的逻辑悖论,而我们运用"人是父母生的"这一自明的经验事实,套入阴阳符号所代表的二进制,对人类"父母双系祖先"进行二进制数学反推,结果却面对"先祖无限多"的荒诞性。显然,用逻辑究问人类起源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研究领域,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故只能谓之"问题的提出"。至于引入东西方文化形象所进行的有限说明,只是这一研究的副产品而已。
安继民安剑泉
关键词:逻辑悖论二进制
个体人立场下的自由与秩序——老子政治哲学新探
2013年
个体人立场是老子学说的理论起点,它的要求是使人成为人(即"人人")。"人人"的依据是道生万物。自然是老子思想中的最高价值,自然胜人为是老子个体人论证的观念依据。老子自由理念的生成逻辑是以自然为价值依据,通过以自然之"身"规定人为之"心",去知寡欲,向"德"即人的本性回归,超越多余的欲望支配,获得自由。以人的自由为正当性依据,老子对孔子主张的伦理规范展开了激烈批判,并建构起自己的自然主义秩序。老子自然主义秩序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原则是以身为本。但由于在自然主义秩序下自由无从实现,说明在老子理论内部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代云
关键词:老子个体人秩序
《道德经》自由理念的现实观照和本体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如果说中华民族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逻辑分析和结构功能认定意义上的内外之学。本体考察为内,现实观照为外,从本体论的高度考察自由这一高端概念,观照其现实的外王落实,人本主义的结论是:一重化生活世界中的自由小于但却高于一神论商业文明中普泛化了的主义性自由。在"太上"、"无为"的前提条件下,怎样达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效果,让人人拥有"百姓皆谓我自然"的非强制感和自由自适的快乐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是《老子》文本具有的现代品质。把《老子》理解为"君人南面之(道)术",在以隐为旁观之超越义上,老子提出了一套抽象的政治("道生法")理想和"无为"原则。君道一体还是君道分离?怎么分?如何合?这是考验民族政治智慧和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道家之"道"既是可信赖信仰的恒常本体,又可以进行知识拷问;道家之"德"则是显现在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中的"道"。拟于一神教商业文明的自由性,道可以理解为神的大自由,德作为道的分项,可以理解为人的小自由。这样,中华文明中人的非原罪性就在本体义上得以诠释,黑格尔的中国一人"自由"说,也可以给出一个中性的知识论性质的回应。从外王层面看,《道德经》可理解为老子从正反两面对圣王的训诲和警戒,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因为,道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道的柔弱性源于道的无形性,落实到圣王层面就是要求强者尊重弱者,权力方对权利方做事要有柔韧性,胡适晚年一再强调"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正是此义:上宽容则下自由。从反面说,"民之饥"、"民不畏威"、"民不畏死"三章,是要挟圣王在柔弱中"勇于不敢"①。《道德经》中的战争论述是史官现实感的表现,不仅与《庄子》"无君派"诸篇②在理念上相呼应,且与儒家"汤
安继民
关键词:《道德经》现实观照
“前衡猜想”:6×64的原生性——易学最简关系式与希望哲学
2014年
吴前衡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六十四卦的卦画不是传统易学逻辑演算的结果,而是整个易学的前提。也就是说,六十四卦的出现是最早的、原生性的。这样,六十四卦作为巫源性的法器符号,就既是科学的又是信仰的。在"前衡猜想"源于命运关怀以解读数字卦的前提下,对传统易学的学术路向和版本误置进行了反思,用"唯一确定性"形式系统的易学思想方法探讨了易学最简关系式及其相关的希望哲学问题。这样理解的易学既蕴涵着数理逻辑的形式理性和科学秉赋,又为人类的信仰自由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方式,并将其谓之开放神学。
安继民安剑泉
关键词:希望哲学
自由与秩序视角下的汉代政治文化解读
2010年
以自由与秩序的政治理念考察汉代政治文化,其呈现道治自由与礼法秩序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汉初道治自由和自然秩序确立理想的皇权与皇权自由,然后礼法秩序和孝治自由确定规范的体系和臣民自由,推进皇权大一统形成政治伦理一体化的政治文化框架,融铸其生活情感、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
袁永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