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B06B02)
- 作品数:52 被引量:467H指数:17
- 相关作者:薛春纪赵晓波张作衡蒋宗胜段士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西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岩浆岩及其时代和元素同位素约束被引量:5
- 2016年
- 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西南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CAOB晚古生代金属成矿环境和过程尤为典型,但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还不甚清楚。新疆巴音布鲁克地区出露(原定时代晚志留世)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夹浅海相碎屑岩和灰岩,是认识西天山早古生代成矿地质环境的难得对象。巴音布鲁克组出露于Nikolaev-那拉提山北缘断裂与Atbash-Inylchek-那拉提山南缘断裂之间的中天山,在巴音布鲁克地区典型发育,火山岩包括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其中侵入岩有正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测得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正长斑岩、花岗闪长岩、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5.6±8.1Ma、444.5±1.9Ma、441.4±1.6Ma、455.4±5.3Ma、424±1.9Ma,岩浆活动于晚奥陶-早志留世,喷出和侵入时代接近,原定巴音布鲁克组地层时代晚志留世应改为晚奥陶-早志留世。这些岩浆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相比原始地幔均亏损Nb、Ta、P、Ti。玄武岩正的ε(t)=+1.6^+6.7,低的(^(87)~Sr/^(86)NdSr)i=0.70377~0.70489,指示岩浆源区具有亏损地幔特征,弱的Zr-Hf负异常,低的Th/Nb比值,较窄的同位素变化范围暗示地壳混染并不显著,微量元素及铅同位素特征(^(206)Pb/^(204)Pb=18.26~18.77,^(207)Pb/^(204)Pb=15.63~15.69,^(208)Pb/^(204)Pb=38.21~38.34)表明岩浆源区可能是俯冲流体及洋底沉积物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成因。西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早古生代岩浆岩应是南天山洋晚奥陶-早志留世向北向中天山陆块之下俯冲在中天山-伊犁板块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产物,指示了陆缘岩浆弧环境。这种陆缘弧环境有利于斑岩铜金成矿系统发育,值得高度关注相关铜金矿的地质找矿。
- 邢浩赵晓波张招崇叶锦超冯博
- 关键词:岩浆岩锆石U-PB测年早古生代
- 新疆西天山松湖铁矿床火山岩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2016年
- 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内众多铁矿床的围岩火山岩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迄今尚未得到很好地约束。文章对该铁成矿带内的松湖铁矿床围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进行了锆石LA_ICP_MS U_Pb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6.8±2.7)Ma和(327.3±1.7)Ma。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准铝质,均富集轻稀土元素、Rb、K、Zr、Hf,显示中等Eu负异常,亏损Ba、Sr、P、Ta、Nb和Ti。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显示,粗面英安岩的母岩浆温度较高(774~812℃,平均792℃),流纹岩母岩浆的温度较低(713~790℃,平均750℃)。粗面英安岩具有非常低Sr高Yb的特征,Nb/Ta比值为10.8~11.4,具有较高的w(Th)(≥8.1×10^(-6))和高的Th/Ce比值(≥0.31);流纹岩具有低Sr低Yb特征,Nb/Ta比值为8.5~9.7,w(Th)(≥5.3×10^(-6))较高,Th/Ce比值为0.14~0.75,据此推测粗面英安岩母岩浆可能是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岩母岩浆可能源于比粗面英安岩母岩浆更深的地壳的部分熔融。松湖铁矿区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具有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和区域地质情况,推断其形成于大陆弧环境。
- 段士刚张作衡蒋宗胜李凤鸣任毅肖燕洪史维鑫
- 关键词:地球化学
- 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群吉萨依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0
- 2013年
- 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群吉萨依花岗斑岩侵入于群吉萨依背斜北西侧伏端下二叠统乌朗组火山岩中,具似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基质具花岗质半自形微晶粒状结构,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组成。群吉萨依花岗斑岩具有高SiO2(71.17%~72.59%)、富Na2O(8.86%~9.39%)、贫K2O(0.07%~0.28%)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0.87~0.92,A/NK为0.97~1.01,富集Th、U和Pb,亏损Nb、Ta、Sr、P、Ti,相对于Th和U亏损Rb、Ba和K等,属过碱质-弱准铝质的分异I型花岗岩类。锆石SHRIMPU-Pb法测得花岗斑岩成岩年龄302±4Ma,即形成于石炭纪末—二叠纪初。岩石具有低的ISr(0.70512~0.70536)和正的εNd(t)值(+2.1~+2.7),样品的fSm/Nd值为-0.43~-0.56,单阶段模式年龄tDM为713~863Ma,和该区早石炭世分布的玄武质岩石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推测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是由底侵的玄武质岩石在角闪石-石榴石相的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 闫永红薛春纪张招崇丁振信杨伟海韩宗华
- 关键词:花岗斑岩I型花岗岩U-PB测年岩石成因
- 新疆昭苏县卡拉盖雷铜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天山地区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主要分布在北天山以及东天山,西南天山地区至今没有发现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而中天山及其南北两侧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金矿集中产出,构成世人瞩目的“亚洲金腰带”。卡拉盖雷矿床位于西天山那拉提北缘断裂北侧西段...
- 葛瑞涛
- 关键词:同位素特征成矿年代矿床成因
- 文献传递
- 西天山“亚洲金腰带”及其动力背景和成矿控制与找矿被引量:86
- 2014年
- 天山西段,从乌兹别克斯坦向东,经吉尔吉斯斯坦到中国新疆西部,在中天山及南北缘巨型和世界级金矿集中产出,构成世人瞩目的巨型金成矿带,即"亚洲金腰带"。为什么能在这个东西延伸近2 500km的带状区域形成"亚洲金腰带"?成矿具有怎样的动力背景?受何要素控制又是怎样发生发展?"亚洲金腰带"内巨型和世界级金矿床主要产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能否在新疆西天山实现金矿找矿重大突破?都是颇受关注的重大地质找矿问题。论文在较多学习前人成果并结合作者研究结果基础上,综述了"亚洲金腰带"动力背景和地质环境、金矿床基本特征,分析了成矿系统类型和关键控制,对接了新疆西天山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构造成矿带。研究认为Terskey洋和Turkestan-南天山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是"亚洲金腰带"基本地球动力学背景;"亚洲金腰带"中巨型和世界级金矿分属造山型和斑岩型两个主要成矿系统,"古老地壳+构造变形+岩浆热液"是造山型金成矿关键控制和勘查准则,而成熟岛弧环境、深源岩浆浅成侵入、叠加复合长期成矿是斑岩型金成矿关键控制;中天山是"亚洲金腰带"的核心,自西而东从乌兹别克斯坦经吉尔吉斯斯坦到我国新疆西天山具有可对接和贯通性,"亚洲金腰带"向东延伸确切进入我国新疆西天山;新疆西天山那拉提山—额尔宾山一带的中天山及南北缘造山型金成矿要素齐全且配置好,有望实现金矿找矿重大突破。
- 薛春纪赵晓波莫宣学董连慧顾雪祥Bakhtiar NurtaevNikolay Pak张招崇王新利俎波张国震冯博刘家瑛
- 关键词:造山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金矿找矿
- 西天山塔乌尔别克金矿成矿作用:Re-Os年龄和S-Pb同位素示踪被引量:17
- 2014年
- 塔乌尔别克金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东北部边缘吐拉苏盆地中部,金矿化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花岗斑岩中,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金矿体呈不连续脉状-透镜状,受NNW或近SN向断裂或它们交汇部位控制。金成矿经历了早期的面型热液蚀变和后期石英-方解石-黄铁矿脉叠加。自然金常包裹于黄铁矿晶体内,与黄铁矿为同期形成产物。载金黄铁矿Re-Os法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23±11)Ma(MSWD=4.2),187 Os/188 Os(i)初始值为0.17±0.19,金矿石δ34 SV-CDT=2.0‰~4.2‰,206Pb/204Pb=17.931~18.229,207Pb/204Pb=15.599~15.670,208Pb/204Pb=37.980~38.980,显示成矿金属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且以幔源岛弧岩浆(即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主,金成矿晚于赋矿围岩约40Ma,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与北天山洋关闭向陆-陆碰撞转换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 赵晓波薛春纪门启浩闫永红王洪刚俎波米登江李晓忠
- 关键词:成矿年龄吐拉苏盆地
- 西天山卡特巴阿苏大型金铜矿赋矿二长花岗岩岩石学、元素组成和时代被引量:33
- 2014年
- 新疆西天山新发现的卡特巴阿苏大型金铜矿床赋矿岩石主体为二长花岗岩。对容矿的二长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法年代学研究表明,岩石形成于伊犁—中天山地块南缘隆起带,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An=20)、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富钾(K2O/Na2O=0.82~1.16),A/CNK=0.85~1.09,镁值较高(Mg#=58.22~64.26),主体属高钾钙碱性岛弧岩浆系列,具I型花岗岩特征。锆石U-Pb法测得二长花岗岩(345.5±2.6)Ma(MSWD=1.19,n=24)的成岩年龄,反映早石炭世侵位,应是南天山洋向北俯冲在伊犁—中天山地块南缘活动大陆边缘形成的岛弧岩浆侵入体,岩浆可能为南天山洋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产物。
- 冯博薛春纪赵晓波丁振信张祺俎波杨维忠林泽华陈威
-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容矿岩石
- 新疆阿吾拉勒西段流纹岩及其对该区岩石圈深部过程的约束被引量:3
- 2014年
- 西天山二叠纪的岩石圈深部过程是备受关注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新疆阿吾拉勒西段下二叠统流纹岩提供了理解这个问题的良好机会。阿吾拉勒西段流纹岩发育流纹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条纹长石、斜长石和石英,长英质基质呈雏晶-微晶结构。岩石为富硅(66.97%~79.00%)、高钾(2.86%~11.07%)钙碱性、准铝质(A/CNK=0.91~0.99)岩浆系列。流纹岩富集U、Th和K等元素,明显亏损Nb、Ta、Eu、P等元素,显示εNd(t)正值(4.7~5.1)和低的初始锶比值((87 Sr/86 Sr)i=0.705 1~0.705 6),锆石饱和温度为818~909℃,幔源物质明显。与高分异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性质相似,岩浆可能起源于壳-幔边界早石炭世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流纹岩锆石U-Pb法测年获得(290.9±3.3)Ma和(296.3±3.1)Ma的早二叠世成岩年龄,岩浆的起源可能与北天山洋关闭之后洋壳岩石圈板块尾部断离导致软流圈物质和能量上涌并引起新生下地壳底部重熔等深部过程有关。
- 丁振信薛春纪赵晓波闫永红亚夏尔.亚力坤冯博罗晖俎波张祺代志杰
- 关键词:流纹岩二叠纪
- 新疆西天山式可布台铁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新疆西天山地区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前人对阿吾拉勒铁矿带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一般认为这些铁矿(如智博铁矿、敦德铁矿、查岗诺尔铁矿以及备战铁矿等)的形成与火山活动以及岩浆热液交代有密切的关系。然而位于同一成矿带内的式可布台铁矿具有明显的沉积成矿特征,近年来关于显生宙火山沉积作用形成富赤铁矿床的报道又十分少。
- 陈杰段士刚张作衡蒋宗胜骆文娟王大川
- 关键词:矿床成因菱铁矿铁矿物
- 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0
- 2012年
- 查岗诺尔大型磁铁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东段,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或凝灰岩中,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受NW、NWW、NE断裂及环形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发育石榴石、透辉石、方柱石、阳起石、钾长石、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等蚀变矿物,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伴生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石和辉石分别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和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Adr37.97-97.89Grs0.19-57.21(Alm+Sps)0.84-4.38和Di28.68-87.46Hd10.46-70.13Jo0.24-5.53,与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中石榴石和辉石的端员组分相似。在磁铁矿和赤铁矿的Ca+Al+Mn-Ti+V图解中,多数样品落入矽卡岩型铁矿的区域;在磁铁矿的TiO2-Al2O3-MgO图解中,多数样品落入或趋近于沉积变质-接触交代磁铁矿区域。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学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矽卡岩化紧密相关,矽卡岩化对铁成矿有重要的贡献。
- 洪为张作衡赵军王志华李凤鸣石福品刘兴忠
- 关键词:查岗诺尔铁矿床电子探针分析矽卡岩磁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