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20060537)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田军华罗顺忠蒋树斌杨勇王和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热力学
  • 3篇热力学平衡
  • 2篇体液
  • 1篇毒性
  • 1篇人体体液
  • 1篇生物分布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液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模拟
  • 1篇计算机模拟研...
  • 1篇荷瘤
  • 1篇荷瘤鼠
  • 1篇NP
  • 1篇PNIPAA...
  • 1篇SM
  • 1篇UO
  • 1篇UO2^2+
  • 1篇DTPA
  • 1篇V

机构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4篇钟志京
  • 4篇王和义
  • 4篇杨勇
  • 4篇蒋树斌
  • 4篇罗顺忠
  • 4篇田军华
  • 3篇杜阳
  • 2篇成琼
  • 2篇马俊格

传媒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4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计算机模拟研究UO_2^(2+)在人体细胞液的形态分布被引量:1
2008年
建立了由多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配体组成的多相细胞液热力学平衡模型。模拟研究了UO22+在组织液和细胞液的形态分布及CO32-、氨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浓度对细胞液中UO22+形态分布的影响。在组织液中,正常生理pH下,当各形态UO22+总摩尔浓度[U]=1.0×10-6mol/L或[U]=1.0×10-3mol/L时,UO22+均主要以[UO2(CO3)3]4-和[UO2(CO3)2]2-形态存在。在细胞液中,当[U]=1.0×10-6mol/L时,UO22+主要以[UO2(CO3)3]4-和[UO2(CO3)2]2-存在;当[U]=1.0×10-3mol/L,pH为6.0~6.8时,细胞液中存在大量的固相(UO2)3(PO4)2·4H2O,当pH为6.8~7.4时,UO22+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和[(UO2)2CO3(OH)3]-存在。细胞液中(UO2)3(PO4)2·4H2O含量随[U]升高而增加。通过调节细胞液pH和增加细胞液CO32-浓度均能降低其固相UO22+配合物含量。在细胞液中增加NTA会增加(UO2)3(PO4)2·4H2O含量,当添加EDTA时会显著降低(UO2)3(PO4)2·4H2O含量。
蒋树斌王和义钟志京杨勇田军华罗顺忠
关键词:UO2^2+细胞液热力学平衡
Np(Ⅴ)在人体体液的形态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建立了含多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配体组成的多相Np(V)体液平衡模型。模拟研究了Np(V)在胃液、汗液、组织液、细胞液和尿液中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胃液中,当[Np]为1×10^-15mol·L^-1~1×10^-3mol·L^-1时,Np(V)以NpO2^+形态存在。汗液中,当[Np]=1×10^-6mol·L^-1时,Np(V)以NpO2^+形态存在,当[Np]=1×10^-3mol·L^-1,pH4.2~5.0时,主要以NpO2^+形态存在;随着pH升高,Np(V)逐渐以固相Np2O5为主,到pH7.0时,Np2O5含量达99%。组织液中,当[Np]〈4×10^-6mol·L^-1时,Np(V)以NpO2CO3^-、NpO2^+和NpO2HPO4^-形态存在,随[Np]增高,固相NaNpO2CO3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当[Np]=1×10^-4mol·L^-1时,固相含量达100%。当[Np]=1×10^-3mol·L^-1时,随组织液中添加的EDTA的浓度增加,固相含量逐渐降低,当[EDTA]=0.0085mol·L^-1时,已无固相Np(V)形态。细胞液中,当[Np]=1×10^-6mol·L^-1时,Np(V)以NpO2CO3^-、NpO2^+和NpO2HPO4^-形态存在;当[Np]=1×10^-3mol·L^-1时,主要以固相Np2O5存在,但在巨噬细胞极低pH值的细胞液中以NpO2^+形态存在。尿液中,当[Np]=1×10^-6mol·L^-1时,Np(V)以NpO2^+和NpO2HPO2^-两种形态存在;当[Np]=1×10^-3mol·L^-1,pH〉5.0时,随pH升高,固相Np2O5含量增加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但当pH〈5.0时,Np(V)主要以NpO2^+形态存在,提示可降低尿液pH值促进肾脏Np(V)排出。
蒋树斌王和义钟志京杨勇杜阳田军华成琼马俊格罗顺忠
关键词:体液热力学平衡
^(153)Sm-DTPA-PNIPAAm的制备及其在荷瘤鼠体内的分布被引量:5
2008年
合成了带双功能偶联剂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的热敏高分子DTPA-PNIPAAm,它保持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的热敏性。探讨了153Sm-DTPA-PNIPAAm的制备条件和体外稳定性,经皮下瘤内注入后标记物在荷瘤鼠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室温下153Sm-DTPA-PNIPAAm的最佳标记条件为,pH=7~9,配体质量为20~25 mg,反应时间大于20 min;最高标记率为93.4%;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较高,76 h内标记物的放化纯度保持在96.5%以上;皮下瘤内注入后,标记物主要滞留在注入点肿瘤组织内,3 d时其滞留率为(83.2±9.7)%。
蒋树斌王和义钟志京杨勇杜阳田军华罗顺忠
关键词:PNIPAAM生物分布
热力学平衡模拟研究Am(Ⅲ)的人体毒性被引量:2
2008年
模拟研究了Am3+在胃液、汗液、组织液、细胞液和尿液中的形态分布及pH值和[Am]对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胃液中,当[Am]=1×10-7mol·l-1,pH<2.9时,Am(Ⅲ)主要以水溶性Am3+,[AmCl]2+和[AmH2PO4]2+形态存在,随pH值的增高,固相AmPO4含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Am]的增加而升高.汗液中,当[Am]=1×10-7mol·l-1时,在pH4.2—7.5范围内,Am(Ⅲ)主要以各种可溶的形态存在,在pH6.5,[Am]<3×10-10mol·l-1或[Am]>5×10-8mol·l-1时,Am(Ⅲ)主要以Am3+和[AmOH]2+形态存在.组织液中,当[Am]>1×10-12mol·l-1时,Am(Ⅲ)主要以AmPO4存在,但在组织液中加入EDTA后,Am(Ⅲ)便以可排出体外的[AmEDTA]-形态存在.细胞液中,当pH为7.0时,即使[Am]为4×10-12mol·l-1,Am(Ⅲ)仍主要以固相AmPO4存在,提示Am(Ⅲ)有高的细胞毒性,另外,随pH值降低,固相含量降低,说明肺巨噬细胞摄取的Am(Ⅲ)气溶胶可逐渐释放到人体组织液中.当[Am]=1×10-10mol·l-1,pH<4.5时,尿液中的Am(Ⅲ)以可溶于水的形态存在,但当pH>4.5时,则主要以固相AmPO4形式存在,说明可通过降低尿液pH促进肾脏Am(Ⅲ)排泄.
蒋树斌王和义钟志京杨勇杜阳田军华成琼马俊格罗顺忠
关键词:体液热力学平衡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