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0097)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会肖王红旗宋静张亚夫刘胜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社会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环境压力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法
  • 1篇水源涵养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脱钩
  • 1篇脱钩指数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农业
  • 1篇评价指标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会肖
  • 3篇宋静
  • 3篇王红旗
  • 2篇刘胜娅
  • 2篇张亚夫
  • 1篇叶文
  • 1篇王国强
  • 1篇许新宜
  • 1篇王红瑞
  • 1篇田雅楠
  • 1篇王飞
  • 1篇孙静雯
  • 1篇张欣
  • 1篇丁建新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蒙古生态支撑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生态支撑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1-2010年间区域的生态支撑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近十年来,由于生态系统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环境系统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降低的趋势,生态支撑能力从0.37下降到0.06;而社会经济则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社会经济压力从2001年的0.03发展到2010年的0.7。总体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05年达到0.618,成为系统发展的最优点,但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生态环境系统较强的制约作用。
张亚夫王红旗田雅楠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吉林省镇赉县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一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比重大。为了探讨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和资源消耗特点以及农牧交错带在承担外来资源压力转移方面的作用,应用生态足迹法对镇赉县2010年生物资源生产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镇赉县农牧业发展在资源利用中占主要地位,农牧业生产中大部分产品用于对外销售,因此该地区承担了巨大的外来资源压力转移,已经出现生态赤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为推动农业发展,当地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产量低、无复种的问题,因此占用其他土地类型,这些活动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加剧了镇赉县生态环境的恶化。
宋静刘胜娅王会肖丁建新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生态足迹农业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方法评述被引量:27
2013年
文章介绍了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主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归纳及评价指标的选取等。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生态足迹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在研究中被较多采用的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在评价指标选取方面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典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并指出指标选取需兼顾生态环境的特点、本质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分析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方向。
宋静王会肖王飞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被引量:26
2015年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最高地区达到0.517,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为"相对脱钩";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叶文王会肖许新宜王红旗王红瑞王国强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脱钩指数
基于ESI模型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定量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法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模型。本研究采用改进的ESI模型,对2000—2010年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对吉林省各主要城市2010年的生态环境压力状态进行空间序列分析,以期为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随着经济发展,吉林省的生态环境压力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2005年的生态环境压力增幅明显。并且2008年以来压力构成从生态环境污染型转变为资源能源消耗型。2010年的压力空间分布特征为: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代表的吉林省中部地区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最大,东部地区较小,西部地区最小。长春、四平、松原、辽源、白城为资源能源消耗型压力,吉林、通化、白山、延边为生态环境污染型压力。
宋静王会肖刘胜娅
关键词:生态环境压力区域经济环境污染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根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 9.2和ENVI 4.8平台,以2000年、2004年和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提取NDVI、MNDWI和森林郁闭度来建立决策树并执行分类;然后对分类结果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变化分析;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可适用于该类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且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地物类型有显著的变化,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林地和居民地面积的大幅增长,疏林地和草地的大面积丧失;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人口和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是促进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孙静雯王红旗张欣张亚夫
关键词:决策树分类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