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0B04-02)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赛美宋俊生熊俊阎俊慧高岑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医
  • 1篇学术流派
  • 1篇学术思想
  • 1篇诊疗经验
  • 1篇伤寒
  • 1篇伤寒论
  • 1篇中医教育
  • 1篇文献学
  • 1篇流派
  • 1篇名老中医
  • 1篇教育
  • 1篇老中医
  • 1篇传承
  • 1篇传承模式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李赛美
  • 1篇方剑锋
  • 1篇林士毅
  • 1篇滕依丽
  • 1篇贾瑞明
  • 1篇郑身宏
  • 1篇高岑
  • 1篇金小洣
  • 1篇阎俊慧
  • 1篇熊俊
  • 1篇宋俊生

传媒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当代岭南中医传承模式浅析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当前中医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对当代岭南中医传承模式进行分析。当代岭南中医传承主要由师徒相授传承、院校教育传承、多学科交叉传承以及民间经验传承模式构成。岭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中医发展基础及历史人文环境,对以往的中医传承模式进行了继承与发展。通过对当代岭南中医四种传承模式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从而提出适合当代岭南中医传承和发展的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小洣郑身宏李赛美
关键词:中医教育传承模式
论当代伤寒临床流派基本状况被引量:5
2010年
伤寒学术流派历经几千年而延绵不衰,在中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着重探讨当代伤寒临床流派的基本状况,大致有:占主导地位的辨证论治派,直接明了、规范效高的方证对应派,探索古法、人数不多的古经方派,以及当前红红火火之火神派。
林士毅滕依丽李赛美方剑锋
关键词:伤寒论学术流派
李佩文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文献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从期刊文献初步总结名老中医李佩文教授的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下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和学术访谈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资源以李佩文为检索词的期刊论文,采用Noteexpress 2.0筛查和管理文献,用Excel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81年至今,共有36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呈现出分散度高,涉及面广的特点;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实体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结论:主要特点为成果丰富、研究系统、传承清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实体瘤及其并发症、肺癌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经验及学术思想;平肺方、实脾消水膏的组方思想;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特色及防治思维;以李佩文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流派。
宋俊生熊俊李赛美贾瑞明阎俊慧高岑
关键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文献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