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76)

作品数:18 被引量:222H指数:9
相关作者:窦森张晋京王帅王玉军王楠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8篇胡敏酸
  • 7篇土壤
  • 6篇腐殖质
  • 5篇团聚体
  • 5篇胡敏素
  • 4篇铁矿
  • 4篇铜离子
  • 4篇土壤团聚体
  • 4篇离子
  • 4篇光谱
  • 4篇黑土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3篇针铁矿
  • 3篇施肥
  • 3篇土壤有机
  • 3篇结构特征
  • 3篇腐殖质组成
  • 3篇富里酸

机构

  • 27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科技...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水土...
  • 1篇吉林市农业科...
  • 1篇长春市农业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窦森
  • 12篇张晋京
  • 6篇王帅
  • 4篇王玉军
  • 3篇李凯
  • 3篇王楠
  • 2篇唐丽娜
  • 2篇李翠兰
  • 2篇谢忠雷
  • 2篇关松
  • 2篇陈辉
  • 2篇宋祥云
  • 2篇崔俊涛
  • 2篇曲晓晶
  • 1篇程志强
  • 1篇张奶玲
  • 1篇姚丽晶
  • 1篇谢修鸿
  • 1篇王继红
  • 1篇高洪军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土壤资源持续...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非金属矿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胡敏酸和富里酸分子结构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与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针对已提出的几种胡敏酸和富里酸的二维分子结构模型,应用HyperChem软件转换为三维结构并进行几何优化,计算了这些三维模型的能量以及定量构效关系(QSAR)参数。结果表明:几种模型在三维结构和特性上都各不相同,这为从空间角度更直观地认识腐殖物质的分子结构提供了可能性。
姚丽晶张晋京窦森
关键词:胡敏酸富里酸
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团聚体物理分组和腐殖质化学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土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胡敏酸的含量和贮量,探讨不同粒径团聚体及其腐殖质组分对土壤固碳和肥力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玉米秸秆的黑土,0....
关松窦森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胡敏酸固碳
文献传递
几种合成铁锰铝氧化物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在不同的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及接触时间条件下,针铁矿、赤铁矿、δ-MnO2和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随pH升高,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率增大;针铁矿、赤铁矿和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边界pH分别为4、5和4,而δ-MnO2的吸附边界pH不明显;随离子强度增大,针铁矿和赤铁矿对Cu2+的吸附量增加,而δ-MnO2和三羟铝石则降低;随Cu2+浓度增加,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量增加,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表观热力学参数指出,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和混乱度增加的过程;几种氧化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快速和慢速反应阶段,Elovich方程更适于描述针铁矿和δ-MnO2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双常数和抛物线扩散方程更适于赤铁矿,而一级动力学方程更适于三羟铝石。活化能和活化热力学参数指出,δ-MnO2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少、容易达到有序态,吸附速率大;而赤铁矿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多、不易达到有序态,吸附速率小。几种氧化物对Cu2+吸附的强弱顺序通常为δ-MnO2>三羟铝石>针铁矿>赤铁矿。
王帅张晋京窦森王玉军谢忠雷
关键词:针铁矿赤铁矿Δ-MNO2
不同利用方式及施肥对黑土地表磷素养分流失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本文针对黑土利用现状,在吉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黑土区选择不同利用方式的玉米地、休闲地、果园、草地,并在玉米区进行了不同数量的施肥。通过野外试验,采集2002年度5~10月历次自然降雨(共7次)产流及泥沙样品,同时采集降雨前后的耕层土壤样品,研究了黑土区地表径流对磷素养分特征及肥力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TP流失比和DP流失比随覆盖度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不同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的TP和DP相差很大,就全磷富积表现为果园〉草地〉玉米地〉休闲地,可溶性磷的富积却表现为:休闲地〉玉米〉果园〉草地;随P肥用量的增加而径流磷素(TP、DP)浓度及径流磷素流失量也增加;流失泥沙TP浓度随着磷素施入的增加而增加;泥沙磷素浓度、泥沙磷素流失量均比CK大,但泥沙流失量均比CK小;增施氮磷虽能增加作物的产量,但N、P施用量必须适度,从试验期间径流、泥沙的TP、DP流失量观测,可以初步得出黑土氮磷配合施肥的宜于选配的方案是B5区N98P44N570。
郄瑞卿孙彦君王继红窦森
关键词:黑土自然降雨地表径流养分流失
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机培肥的一项重要农业措施,大量研究表明施用秸秆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从物理和化学结合的角度,为了进一步明确施用秸秆后团聚体中腐殖质数量的变化情况,本文运用团聚体分组和腐殖质化学分组相结合的方法,对...
陈辉窦森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腐殖质
文献传递
黑土的胡敏素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
胡敏素(HM)是土壤腐殖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碳截获、养分保持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 Pallo 修改法,将 HM 分为铁结合 HM(HMi)、黏粒结合 HM(HMc)和不溶性 HM(HMr)3部...
李凯窦森
关键词:黑土胡敏素热性质光学性质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土壤粗胡敏素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08年
以暗棕壤为供试土壤,应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不同pH、离子强度、温度、Cu2+浓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粗胡敏素(CHM)对Cu2+的吸附作用,并与相应胡敏酸(HA)的吸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H为2~4时,CHM对Cu2+的吸附率较低;随着pH的提高,吸附率增大;pH=7时,吸附率接近100%.随离子强度(0.01~1.00mo·lL-1)增加,CHM对Cu2+的吸附量下降,其对Cu2+的吸附包括电性和专性吸附2种作用.随温度(25~45℃)的升高和Cu2+浓度(0~1000mg·L-1)的增加,CHM对Cu2+的吸附量增加,并与Langmuir方程拟合程度最好,25℃和45℃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61mg·g-1和14.31mg·g-1·CHM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快速(0~120min)和慢速(120~1440min)反应阶段,抛物线扩散方程拟合效果最好.与HA相比,CHM对Cu2+的吸附规律与HA相似,但其吸附量低于HA;表观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表明,CHM对Cu2+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Cu2+在CHM上的吸附力大、活动性小、不易解吸,而在HA上的吸附力小、活动性大、容易解吸;活化能(E)和活化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表明,CHM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多、活化熵高、吸附速率小,而HA对Cu2+吸附所需能量少、活化熵低、吸附速率大.
张晋京王帅窦森王玉军宋祥云
关键词:暗棕壤影响因素胡敏酸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组(>2mm,2~0.25,0.25~0.053,<0.053 mm粒级),研究了添加玉米秸秆培养不同时间对团聚体中腐殖质各组分数量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培养时间的长短,2~0.25m...
仇建飞窦森
关键词:玉米秸秆土壤团聚体腐殖质
文献传递
土壤胡敏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08年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土壤有机质主体的腐殖物质的研究,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在土壤腐殖物质3组分中,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可溶性的胡敏酸和富里酸,而对不溶性的胡敏素则较少涉及。从分离、结构和作用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胡敏素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促进胡敏素研究的继续深入开展。提出近期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1)比较不同分离方法获得的土壤胡敏素的差异,以达到方法上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同时提出更适宜的分离方法;(2)通过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的相互补充验证,以获得对土壤胡敏素结构本质更加明确、清晰和深入的认识;(3)加强土壤胡敏素肥力和环境作用的研究,尤其应重视从分子水平上探明其构效关系,为生产实践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晋京窦森
赤铁矿和三羟铝石吸附Cu^(2+)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不同pH值和Cu2+浓度条件下,合成赤铁矿和三羟铝石吸附Cu2+后表面羟基结构及其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Cu2+浓度增加,赤铁矿表面H—O—H和OH的变形振动参与了吸附反应,Cu2+强烈地缔结在Fe—O上,形成了Fe—O—(Cu)结构。(2)酸性条件下,H+破坏了赤铁矿表面的O—H结构,NO3-促使弱峰1 131 cm-1的产生。随pH值增大,赤铁矿表面OH-逐渐由伸缩振动转变为变形振动,Fe—OH和Fe3+—O2-结构不断发生改变。(3)三羟铝石对Cu2+的吸附发生在高波位,随Cu2+浓度增大,其表面游离羟基的O—H弯曲振动、水分子的OH-伸缩振动和H—O—H弯曲振动均参与了吸附反应,Al—O基中的Al3+渐被Cu2+取代从而加强了较低波位的振动强度。(4)随pH值增加,三羟铝石Al—OH的弯曲振动和Al—O的伸缩振动逐渐发生着改变,表明吸附Cu2+后,在其表面形成了AlOCu+与AlOCuOH结构。
王帅王楠李翠兰张晋京窦森
关键词:赤铁矿红外光谱PH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