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无)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陈鹏程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诗经
  • 2篇《诗经》
  • 1篇意象
  • 1篇战国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诗歌
  • 1篇诗歌
  • 1篇诗歌意象
  • 1篇女主人公
  • 1篇主人
  • 1篇主人公
  • 1篇文学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文学
  • 1篇古典
  • 1篇古典诗歌
  • 1篇草意象

机构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文学院

作者

  • 2篇陈鹏程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先秦文学中登高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2012年
登高意象作为创作主体情感抒发的一种艺术表现模式,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登高意象肇端于《诗经》,此时它具备了抒发念亲怀远情怀、展现英雄形象的艺术表现功能。登高意象的最终定型是在战国时期,它已超越了《诗经》中于生活实景或兴象中表现念亲情感的阶段,而融入进生命意识的内蕴,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审美内涵与更为深刻的艺术魅力。
陈鹏程
关键词:《诗经》战国先秦
简论《诗经》中的草意象被引量:2
2010年
草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农耕社会中,诗人们往往把自己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通过草意象宣泄与表达出来。草意象广泛地存在于古代诗词中。从意象发展史的角度看,草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大量地存在了。如钟巧灵女士所指出:"描写草意象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产生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描写草意象的篇章不胜枚举,如《采蘩》、《采蘋》、《采葛》、《采苓》、《采薇》、《采菽》、《采绿》等。"本文拟对《诗经》中草意象的内涵及成因进行简要分析,以就正于学界同人。
陈鹏程
关键词:诗歌意象诗经中国古典诗歌女主人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