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47)

作品数:8 被引量:277H指数:7
相关作者:戴君虎崔海亭王梦麦白洁潘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区系
  • 1篇多样性
  • 1篇生态影响
  • 1篇湿润
  • 1篇树木年轮重建
  • 1篇碳循环
  • 1篇土地覆被
  • 1篇土地覆被变化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祁连山林区
  • 1篇区系分析
  • 1篇种子植物
  • 1篇相对湿度
  • 1篇粮食生产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7篇戴君虎
  • 4篇崔海亭
  • 3篇王梦麦
  • 3篇白洁
  • 2篇潘嫄
  • 2篇葛全胜
  • 1篇何凡能
  • 1篇刘鸿雁
  • 1篇王焕炯
  • 1篇邵力阳
  • 1篇唐志尧
  • 1篇曹燕丽
  • 1篇韩超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Farming and forestry land use changes in China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from 1900 to 1980被引量:10
2005年
A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land use material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land use change in this period, the whole country is demarcated into seven regions, Northeast China, North China, Northwest and Loess Plateau, Southeast and Coastal Region, Southwest Chin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ner Mongolia and Xinjiang, in proper order by using Cluster Analysis. The farming and forestry land use change in these reg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areas increased in this period, especially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but differ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most rapid increasing rate was 2.63 percent a year.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estry land area was increasing in most parts of this period, especially after 1949. But in most regions, the decrease of forestry land area at the end of 1970s is also very obvious. It is regarded that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natural disasters and some related government policies were among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for farming and forestry land use change.
GE Quansheng DAI Junhu
关键词:LANDCULTIVATEDFORESTRY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被引量:159
2008年
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因素。过去300年间,我国土地利用与覆被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面积迅速减小,垦殖扩张明显,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采用通过第一手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历史土地数据,分析了过去300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耕地面积持续增加,从清前期1661年的60.78×10^6hm^2增加到20世纪末的96.09×10^6hm^2;森林面积从1700年的248.13×10^6hm^2降至1949年的109.01×10^6hm^2。受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影响,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也随之变化。其中,地上植被破坏弓I起的碳排放大约为3.70Pg C;土壤有机碳排放介于0.80-5.84Pg C之间,最适估计为2.48Pg C;植被和土壤变化引发的碳排放总计达4.50-9.54Pg C,最适估算为6.18Pg C。这远小于国外学者估算所得的17.1-33.4Pg C的排放量。碳排放的空间分异明显,由于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植被破坏相对较大,过去300年间这两个地区受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影响的碳排放也较大,其余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地区、华南西部地区、新疆和青藏高原区;而作为历史上传统农区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近年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全国自然植被活动增强,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葛全胜戴君虎何凡能潘嫄王梦麦
关键词:陆地生态碳循环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六盘山地区1900年以来的干湿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树木年代学中的树木年轮方法,分析了六盘山地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发现研究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该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1900年以来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序列,重建方程的稳定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57。分析结果表明:重建的六盘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存在较显著的4~7年的变化周期;1900年以来,存在4个比较明显的气候较干旱的时期,分别是1905—1916年,1918—1932年,1941—1946年和1955—1962年;同时存在4个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分别是1900—1904年,1934—1939年,1948—1953年和1964—1973年。其中,最严重的两次干旱期分别为1905—1915年及1922—1932年。
王梦麦戴君虎白洁崔海亭
关键词:相对湿度
六盘山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六盘山位于陕甘宁交接地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是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维管植物836种,隶属于93科,359属。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的黄土高原亚地区。全部种子植物可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广泛,但特有属较贫乏。六盘山与小陇山、太白山和中条山的属相似性系数较高,均达60%以上,表明几座山体处于相似的生物气候背景之下,地理隔离性不明显。与贺兰山的属相似性系数低于60%,因为贺兰山位于干旱的荒漠与半荒漠区,可能有地理隔离作用。
戴君虎白洁邵力阳韩超崔海亭
关键词:植物区系过渡带
20世纪前、中期中国农林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05年
综合采集20世纪前、中期全国多种宝贵的土地利用数据, 特别是早期的一些土地利用资料,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大陆部分省区按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分为7个区: 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及黄土高原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青藏高原区和蒙新区, 分别对各区的农林土地利用, 即耕地、林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大部分地区耕地面积有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 20世纪50~60年代, 各区的耕地面积增加较多, 最大年增长率为2.63%, 区域差异较大; 20世纪前、中期林地面积以1949年为界, 此前总体下降、此后有一定的增加趋势. 有林地面积也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别, 70年代后期多数地区林地面积减小严重. 20世纪前、中期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人口增加、粮食生产、政府政策变更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 自然灾害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葛全胜戴君虎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林地面积耕地面积粮食生产海区黄土高原区
五台山高山带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1
2005年
根据五台山高山带草本群落特征种的生长、分布和高山林线树种的年轮分析,揭示了近 20年来气候变暖对高山植被的影响。高山草甸和林线过渡带的某些植物种向上爬升的趋势与同期区域气温升高密切相关。草本群落及其特征种沿垂直梯度的爬升与五台山高山带近年来的增温趋势相符合,进一步说明了高山带植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体。树木年轮宽度序列分析和响应函数表明夏季降水对五台山的高山带木本植物生长有较大影响。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冻土融化,提高了降水的利用效率,促进了树木生长。根据树轮宽度指数与 7月份降水量的相关关系,重建了 20世纪五台山地区 7月份的降水量,基本反映了其间降水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五台山 20世纪 20年代、30年代中期至 40年代是相对比较干旱的时期, 30年代初期和 50年代是相对湿润期,近年来,降水量有下降趋势。
戴君虎潘嫄崔海亭唐志尧刘鸿雁曹燕丽
关键词:气候变化
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植物种类和区系成分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96种,隶属25科52属;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科为主,大部分主产温带;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共31属59种,占总属数的62.26%,表明了青海云杉群落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群落中不同林型的种数、属数和科数多样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科和属的多样性最大值出现在山杨-青海云杉混交林中,种的多样性最大值出现在圆柏-青海云杉混交林中。
刘建泉戴君虎刘兴明杨全生郝虎张元山丁国民王学福
关键词:祁连山林区植物区系多样性
近50年中国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气候变化及生态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以宝鸡、凤翔、千阳、陇县、西峰、环县、平凉、泾源、六盘山、固原市、西吉和海原等台站的气象数据为依据,对近50年来地处西北地区东部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气候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区内各地气温有普遍升高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更加明显。各地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气温突变,以此为界,前后增加速度明显不同,此后的增温趋势明显加快。近50年以来,各地降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减少所引起,但是统计趋势不明显。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综合影响,区域气候向变干和变暖的方向发展。根据Holdridge生命地带理论,初步分析了区域植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计算表明,最近30年以来,西北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区过渡带的气候变化使区域植被也向干暖化类型变化。位于研究区中部的六盘山、泾源和西吉等地生命地带类型的变化都比较大。崆峒山(35°33′N,106°31′E)的圆柏(Sabina chinensis)树轮气候学分析表明,区域树木生长与前一年秋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当年春季和夏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趋势,说明生长季的缺水或高干燥度是树木生长的限制性因素。研究时段区域干旱频繁发生,使树木出现大量伪轮,为研究带来一定难度,但是也进一步验证了区域气候变化的干旱特征。干燥指数重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世纪20年代比较干旱,30年代是相对较为湿润的时期;1940年和1960年左右较为干旱,但其间的干燥指数较低。60年代之后,区域干燥指数逐渐增加,表明干旱趋势日趋加重,与气象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事实证明,研究区气候的干暖化变化对区域树木生长和生态系统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戴君虎王梦麦王焕炯白洁崔海亭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影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