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2002B28)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石红艳吴毅刘昊胡锦矗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中华山蝠
  • 2篇山蝠
  • 1篇多样性
  • 1篇翼手类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昼夜活动节律
  • 1篇蝙蝠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活动节律
  • 1篇光照
  • 1篇标志重捕

机构

  • 3篇广州大学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吴毅
  • 3篇石红艳
  • 2篇胡锦矗
  • 2篇刘昊

传媒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绵阳洞栖蝙蝠多样性及受胁现状被引量:16
2006年
1999~2005年,对四川省绵阳市洞栖性蝙蝠进行了凋杳。共采集到4科,5属,14种,约占四川蝙蝠种类31.8%,中国蝙蝠种类11.7%。其中,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为中国特有种,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VU)种,南蝠(Iu io)等5种被列入近危(NT)种。调查中发现不少洞穴已被开发或正在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人为干扰已严重威胁洞穴内蝙蝠的生存。建议对蝙蝠栖息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并加强保护蝙蝠的宣传教育。
石红艳刘昊吴毅刘志刚
关键词:蝙蝠多样性
中华山蝠的昼夜活动节律与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2003年
借助于超声波接收器 ,采用定点、非定点观察、昼夜连续观察的方法 ,并结合标志重捕、拍照、录像等方法 ,对四川师范学院校舍的中华山蝠活动节律进行研究。中华山蝠属晨昏性动物 ,有两次活动高潮 ,傍晚 1 9:0 0~ 2 1 :0 0时 ,凌晨 3 :0 0~ 5 :0 0时左右。白天在栖息处休息 ,光照、温度、湿度、天气等环境因子对其活动均有影响。晴天傍晚一般当上空照度减弱到 60 0lx以下时开始外出觅食。出巢个体数(y)与照度 (X)负相关显著 (P <0 0 1 )。回归方程为 :Y =5 3 3 1 -0 2 3 5 9X(X =5 0lx,Y =lny)。中华山蝠外出活动的温度下限为 1 4℃。不同月份日平均飞出蝠数与傍晚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石红艳吴毅胡锦矗
关键词:翼手类中华山蝠活动节律环境因子
中华山蝠的生长发育及年龄估算被引量:9
2008年
1997年5~9月,采用标志重捕法对中华山蝠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共观察幼蝠388只次(雄性184只次,雌性204只次),结果显示:中华山蝠幼蝠20d前体重和前臂长均呈直线增长,日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7g/d与1.36mm/d,回归方程为:体重=3.05+0.57×日龄,前臂长=15.49+1.36×日龄。20d后增长减慢,大约5周龄后开始飞行,初飞幼蝠与成体的体重差异显著,前臂长与成蝠差异不显著。中华山蝠幼体生长与Logistic、Von Bertalanffy及Compertz3种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R2值超过0.93。前臂长的增长用Logistic曲线拟合最合适,体重的增长用Von Bertalanffy曲线拟合最合适。根据前臂长以及第四掌骨与指骨间软骨的发育模式,得到出生后1~76d幼蝠的年龄鉴定方程式。当前臂长≤43.32mm时,日龄=-10.77+0.71×前臂长;当前臂长>43.32mm时,日龄=71.10-9.89×第四掌骨与指骨间软骨长。
石红艳刘昊吴毅胡锦矗
关键词:中华山蝠生长发育标志重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