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3B06)

作品数:32 被引量:182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继红吴文广任黎华王巍王向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养殖
  • 8篇扇贝
  • 6篇龙须菜
  • 4篇摄食
  • 4篇温度
  • 4篇虾夷扇贝
  • 3篇养殖区
  • 3篇综合养殖
  • 3篇活性
  • 3篇海水养殖
  • 3篇合养
  • 2篇等离子体质谱
  • 2篇电感耦合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叶绿素A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营养盐
  • 2篇有机物

机构

  • 15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省海洋与...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广西海洋研究...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 1篇昆山市水产技...
  • 1篇獐子岛集团股...
  • 1篇荣成市渔业技...
  • 1篇山东省海洋资...

作者

  • 14篇张继红
  • 6篇任黎华
  • 6篇吴文广
  • 5篇方建光
  • 5篇王巍
  • 5篇王向红
  • 4篇房景辉
  • 4篇周毅
  • 4篇张义涛
  • 4篇牛亚丽
  • 3篇刘毅
  • 3篇吴桃
  • 3篇高亚平
  • 3篇杨红生
  • 3篇徐东
  • 3篇王峰
  • 2篇张明亮
  • 2篇武瑞霞
  • 2篇蒋增杰
  • 2篇张晓梅

传媒

  • 5篇水产学报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海洋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工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河北渔业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Journa...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Chines...
  • 1篇Scienc...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参数的测定被引量:10
2016年
本研究以虾夷扇贝为实验生物,介绍了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DEB)模型5个关键基本参数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分析了方法的利弊及注意事项,为贝类DEB模型参数的准确获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壳长与软体部湿重回归法计算虾夷扇贝的形状系数δm;采用静水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虾夷扇贝的呼吸耗氧率,计算阿伦纽斯温度TA参数;采用饥饿法测定、计算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形成单位体积结构物质所需的能量[EG]和单位体积最大储存能量[EM]3个参数。室内饥饿实验持续60 d,直至呼吸耗氧率及软体部干重基本保持恒定。结果显示,壳长(SL)与软体部湿重(WW)的回归关系式为WW=0.0118SL3.4511(R2=0.9365),根据公式V=(δm L)3,对软体部湿重的立方根和壳长进行线性回归,所得的斜率即为形状系数δm值(δm=0.32);获得不同规格的虾夷扇贝耗氧率与水温(热力学温度,K)倒数的线性回归关系,线性回归方程斜率的绝对值为阿伦纽斯温度TA,平均为(4160±767)K。饥饿实验结束时,软体部干重和呼吸耗氧率分别降低了56%和81%。虾夷扇贝的耗氧率稳定在0.17 mg/(ind·h),经计算获得[]=25.9 J/(cm^3·d);饥饿持续30天之后,虾夷扇贝软体部干重基本维持在(0.25±0.01)g,经计算获得[EG]=3160 J/cm^3,[EM]=2030 J/cm^3。动态DEB理论是基于能量代谢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建立的,体现了生物能量代谢的普遍性规律,能够反映摄食获取能量在不同发育生长阶段的能量分配情况。但是,DEB模型参数的测定及计算比较复杂。基本参数的准确获取将影响其他参数以及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为虾夷扇贝DEB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
张继红吴文广徐东任黎华牛亚丽赵学伟
关键词:虾夷扇贝
Association of myostatin Variants with Growth Traits of Zhikong Scallop(Chlamys farreri)被引量:2
2016年
Scallop is a popular sea food and an important aquaculture shellfish.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nd genetic variants relating to scallop growth could benefit high-yielding scallop breeding.Myostatin(MSTN) is a conservative regulator of muscle growth,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gene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of farmed animals.In this study,fou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5' flanking region of MSTN gene(Cf MSTN) in Zhikong scallop(Chlamys farreri).The association of these SNPs with scallop growth traits,including shell length,shell height,body weight and striated muscle weight was analyzed.The SNP g-1162G>T was found to associate with shell length,shell height,and striated muscle weight.The TT type scallop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rait values than those of GT type,and the GG type individuals exhibited median values.On the contrary,significantly more Cf MSTN transcripts were detected in the striated muscle of GT type scallops than in those of TT and GG type ones.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f MSTN might regulate the scallop muscle growth negatively,and SNP g-1162G>T can be used as a candidate marker for the selective breeding of high-yielding scallop.
FU QiangGUO HuihuiFENG LiyingLI XueZHANG LinglingWANG ShiHU XiaoliBAO Zhenmin
关键词:MYOSTATINEXPRESSION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phipod crustacean Eogammarus sinensis被引量:4
2013年
The amphipod crustacean Eogammarus sinensis has useful features that make it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aquaculture of fish and large decapod crustacean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the development,fecundity,survival,and growth rate of E.sinen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E.sinensis development,but salinity.As temperature increased,the duration of E.sinensis embryonic development decreased.Fecundity was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empera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but by salinity alone.In addition,high temperatures accelerated E.sinensis juvenile growth rates,whereas high salinity reduced it.Therefore,our data suggest that E.sinensis tolerates a wide range of salinities and that temperature ha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than salinity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fecundity,and growth of E.sinensis.Our results shall be useful for mass production of this species for use in aquaculture.
薛素燕方建光张继红蒋增杰毛玉泽赵法箴
关键词:TEMPERATURESALINITY
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被引量:11
2017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虾夷扇贝的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 Energy Budget,DEB)数值模型,为进一步构建北方海域虾夷扇贝养殖容量评估模型奠定基础。根据DEB理论,以水温和叶绿素浓度作为强制函数,基于现场及室内实验收集DEB模型参数,针对桑沟湾养殖环境和虾夷扇贝生长的数据,利用STELLA软件构建了虾夷扇贝的DEB模型,以长海县养殖环境和1龄、2龄、3龄虾夷扇贝生长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1)构建的DEB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虾夷扇贝软体部干重的生长,反映了不同时间的能量分配情况;(2)在桑沟湾,6月1日至9月25日期间水温的限制性强于食物限制;在长海海域,9月15日至次年的6月20日期间食物的限制性强于水温的限制,由此推断,长海海域虾夷扇贝的养殖密度过大,可能超出了海域的养殖容量。另外,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能量分配系数k以及食物摄食能力参数–最大体表面积吸收率PAM、半饱和常数Xk,对虾夷扇贝生长模拟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PAM提高10%,生长模拟结果可增加13%。因此,这些敏感性较大的参数需要通过室内实验或者现场实验准确测定,谨慎赋值。
张继红吴文广刘毅蔺凡王巍牛亚丽
关键词:虾夷扇贝水温海水养殖
温度、饵料质量对不同规格刺参摄食率、吸收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解刺参摄食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本实验在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体质量刺参[A(4.77±0.95)g、B(15.12±1.14)g、C(34.77±7.95)g、D(78.13±4.99)g]的有机物摄食率、吸收效率分别对饵料质量[Ⅰ(100%海泥)、Ⅱ(88%海泥+12%海带粉)、Ⅲ(76%海泥+24%海带粉)、Ⅳ(64%海泥+36%海带粉)]及温度[(5.1±0.4)、(10.9±0.7)、(12.5±0.6)、(14.2±0.7)和(16.1±0.6)℃]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摄食率(OIR)与饵料质量(OC)回归方程为OIR=a×OC/(OC+b),其中a、b分别为最大摄食率与半饱和常数;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饵料质量、体质量对刺参摄食影响极显著,而二者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与温度(7’)的关系为OIR=c×T2+d×T+e,c=-(0.0075-0.0164)、d=0.298-0.769、e=-(0.742-1.977);水温、体质量对刺参摄食均有显著影响;而其交互作用对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对吸收效率则不显著。饵料质量、温度和初始体质量(ww)组合双因子与摄食率的关系分另I为OIR=12.55×WW-0.361+7.92×OC/(OC+4.373)-4.70,OIR=2.2×WW-0.384+0.033×WW-0.384×T2+0.077×T。协方差分析表明,其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本研究量化了刺参摄食率与饵料质量、水温、体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初步掌握了有机物摄食率的变化规律。
姚永锋张继红方建光房景辉高亚平任黎华张义涛
关键词:刺参饵料质量温度体质量
栉孔扇贝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家族成员在动物的骨骼发育及器官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同源克隆策略获得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BMP2基因(CfBMP2)的全长cDNA和基因组DNA序列。其中,DNA序列长度为11 252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cDNA序列全长3 562bp,含有1 221bp开放阅读框,编码406个氨基酸,与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斑马鱼(Danio rerio)和人(Homo sapiens)的同源蛋白相似性分别为67%、51%、59%和57%。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qRT-PCR)对CfBMP2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栉孔扇贝早期胚胎中几乎检测不到CfBMP2mRNA,从囊胚期开始有少量该基因表达,在原肠胚时期表达量显著上升,至幼虫期表达量又显著下降。除原肠胚外,在检测的其它发育时期,包括受精卵、4细胞期、担轮幼虫、D型幼虫和壳顶幼虫间,CfBMP2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取样的成体组织中均检测到CfBMP2基因的表达。其中,鳃中CfBMP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外套膜次之。在横纹肌、性腺、肾和消化腺中,CfBMP2表达量较低且在这4种组织间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提示,CfBMP2可能参与栉孔扇贝的器官组织发生和壳的生长。
封利颖郭慧慧李雪于茜胡晓丽张玲玲王师包振民
关键词:栉孔扇贝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克隆
荣成天鹅湖越冬大天鹅粪便的重金属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为对大天鹅(Cygnus cygnus)保护及湖区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作者于2011年11月~2012年3月研究了山东荣成天鹅湖越冬大天鹅食物来源及其粪便的重金属水平。结果表明:所选择的食物来源中, Zn、As和Cr在硬毛藻(Chaetomorpha linum)中含量最高, Cd在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叶片中含量最高, Pb在大叶藻根茎中含量最高, Cu在石莼(Ulva pertusa)中含量最高, Hg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含量最高;水生植物来源的粪便中 Cd 含量极显著高于陆地植物来源的粪便,陆地植物来源的粪便中Cr, Pb和Hg含量显著高于水生植物来源的粪便;摄食小麦苗可能造成大天鹅对Cd和Hg的积累。
王峰周毅杨红生
关键词:食物来源重金属
5种滤食性贝类对牙鲆的粪便、残饵及网箱养殖区沉降物的摄食行为被引量:14
2013年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紫贻贝及菲律宾蛤仔对不同浓度、质量的牙鲆粪便、残饵、沉降物的摄食行为,从摄食生理角度,分析了基于滤食性贝类的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贝类对鱼粪、残饵及网箱周围沉降物都可摄食,但是,不同贝类对食物可获得性的反应不同。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2种贝类;5种贝类的吸收率、吸收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饵料对贝类的摄食行为影响显著。吸收效率(AE)都随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颗粒物TPM浓度达到26.24,21.64,27.00 mg/L时,长牡蛎、栉孔扇贝、虾夷扇贝会产生假粪来调节摄入的能量。在牙鲆+滤食性贝类的IMTA养殖模式中,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是比较好的候选种。
张继红吴桃高亚平唐望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摄食行为滤食性贝类
温度波动对不同规格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为探讨黄海冷水团锋面温度波动对底播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波动对虾夷扇贝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温度波动范围为15-10-15℃,升降温幅度为5℃/2 h,共进行了4次温度波动,分别测定了3个规格虾夷扇贝死亡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等生理、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温度波动4次后,大、中、小3个规格虾夷扇贝的死亡率均较低,分别为4%、6%、6%,其中,大规格虾夷扇贝的死亡率低于中、小规格,并且大规格虾夷扇贝在前2次温度波动时出现死亡,第3次温度波动后,不再出现死亡。3个规格组在B1(波动1次)时的耗氧率与初始相比,均为降低;随着波动次数的增加,耗氧率逐渐增加而高于初始水平。除小规格组的B1外,排氨率均随温度波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规格组的B3(波动3次)显著低于波动初始(P<0.05);中规格组的B4(波动4次)显著低于波动初始(P<0.05)。虾夷扇贝的免疫指标对温度波动更为敏感:温度波动1次或者2次时,3个规格组的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适宜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波动,也会对虾夷扇贝的生理、免疫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振锟张继红李敏马莎郭晓亮姜娓娓吕旭宁
关键词:虾夷扇贝生理指标免疫指标
大叶藻海草床的生态恢复:根茎棉线绑石移植法及其效果被引量:9
2013年
于2009年和2010年在青岛汇泉湾用根茎棉线绑石法进行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移植,并于2012年4月20日至11月19日对移植大叶藻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形态学变化、密度、茎枝高度、地上生物量、底质粒径几个方面)。观察期间水温为7.8-26.1℃。结果显示,移植底质可定性为粉砂质;移植大叶藻的有性繁殖期为2012年4-8月;无性繁殖在秋季达到高峰;密度在6月和9月分别高达411茎枝/m2和481茎枝/m2;高度与地上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7月份。与2009年青岛湾天然大叶藻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移植大叶藻的高度、地上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与天然大叶藻基本保持一致,说明移植大叶藻的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说明根茎棉线绑石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海草床生态恢复方法。
刘鹏周毅刘炳舰刘旭佳张晓梅杨红生
关键词:海草MARIN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