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880063)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飞王运来更多>>
- 相关机构:曲靖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现代大学的产生——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形成场域与历史蕴义
- 2016年
- 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民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与文化代谢场域的形成,文化场域中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精英。文化精英们在复杂多变的中国社会缺乏真正现代大学的条件下,以中西制度文化碰撞为转机扣住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外部场域,以民国失序社会为舞台开辟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内部场域,以新文化运动为契机营造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知识场域,以教育救国为感召促成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行动场域,以西方成熟的大学模式为嫁接典范建立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参照场域,最终铸就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场域及其丰富的历史蕴义。
- 王飞
- 关键词:场域
- 师德定位论:职业道德还是角色道德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对职业与角色、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两对概念进行辨析表明,教师的角色成分强于职业成分,教师道德不宜定位成职业道德,若把师德定位成职业道德,会弱化师德的主体性作用,淡化教师个体的角色意识,导致师德建设被其他道德建设所掩盖,导致在具体要求层面师德出现模糊性等问题。把师德定位成角色道德可以有效规避前述问题。师德这种角色道德的教师职能的实现主要靠角色扮演来体现,具体体现为一种多元化角色的道德主体,角色道德背后存在一种特定的角色利益,也有其特定的角色道德内涵以及实施范式。
- 王飞
-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
- 大学校长的身份:承认、危机与选择被引量:5
- 2014年
- 在当代中国大学校长职业的发展历程中,对大学校长特定身份内涵的错误承认,导致了大学校长的身份危机问题。化解危机之道在于必须把这个表征的意义从整体上给予理解,把其置入一个特定意义中,赋予大学校长对其身份进行一个建基于符合大学人文精神的、具有特定价值的正确选择,以一个人文精神使者和文化权利守望者的身份在教育家办学语境中求索并坚守其身份选择的标准,这是大学校长成为职业教育家的逻辑前提。
- 王飞
- 关键词:大学校长身份身份危机身份选择
- 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高效能教学被引量:2
- 2016年
- 教学模式蕴涵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且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教"的模式服务于"学"的模式中,教学模式有着特定的理论依据,以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律可循和有据可依,并达成"入格"。有了这种"入格",教师才能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高度匹配,并达成"出格"的高效能教学。
- 王飞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论大学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知识暴发户”被引量:3
- 2016年
- 大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资源,能否发挥知识分子"振衰起敝"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果。然而,在大学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产生"知识暴发户"的问题并形成危害,即:虚假式的知识暴发户及其"伪现实主义"的危害,流氓式的知识暴发户及其"伪专家角色"的危害,时势权力型的知识暴发户及其"实用主义"的危害,脱离经典的知识暴发户及其"童学式现象"的危害,功利式的知识暴发户及其"市侩主义"的危害,狭隘式的知识暴发户及其"媚俗主义"的危害。针对这些问题与危害,应当通过帮助大学教师卸掉师表与世范的道德高帽,剖析清楚自身在专业化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端正作为大学社会契约真正履行者的角色,筑牢自己作为大学教师的起码资质四条路径来解决问题和规避危害。
- 王飞
- 关键词:大学教师
- 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内涵新解
- 2014年
- 认识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的内涵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在大学教师真理探索的层面上,有知识质疑权与知识检验权;在大学教师学术交流的层面上,有知识话语权与发表学说权;在大学教师自身个性的层面上,有理性偏见权和特定专长权。
- 王飞王运来
- 关键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教师个性
- 卓越大学校长要在“制治”下成长
- 2014年
- 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最关键的是要围绕"人"与"制"两个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对象的元素建立起"以制理事"的管理模式,进而促使大学校长正确处理管理实践中各种具体的"事"与"人"的关系,把"事"和"人"关系的处理纳入规范化的"制治"轨道上。在这个轨道中,大学校长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有效运用"制"来理事的前提。以制理事管理行为较高的可预见性与可操作性以及管理过程的透明性特征意味着大学校长的权力将受到限制,决定了大学校长需有正确的权力观。卓越大学校长的成长绝不能脱离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制治"。
- 王飞
-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管理权力观
- 大学教师: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被引量:2
- 2015年
-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以及社会而言,大学与大学教师职业存在的终极价值是为社会培育出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人离不开大学教育的培育,通过培育出这样的人最终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大学与大学教师职业的职责就是通过自己对知识与文化独立自主的特定运转,使那些致力于发展自己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人接受大学教育;大学教师作为推动大学终极价值实现的根本主体,扮演着学生知识品味与公民人格建构者的角色,并在角色扮演中需要有其特定的建构者人格。
- 王飞
- 关键词:大学教师公民人格
- 何谓优秀教师:三个社会学理论的视角
- 2015年
- 以回答什么是优秀教师为由,在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诸多对教师教育问题的探讨,拓展视野,站在社会学理论视野下来认识什么是优秀教师。根据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转换理论",优秀教师是主格我与宾格我平衡发展的教师。根据查尔斯·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优秀教师是能够恰如其分地照学生这面镜子的教师。根据欧文·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优秀教师是懂得展现良好而真实的自我印象的教师。
- 王飞
- 关键词:优秀教师角色转换印象管理
- 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理性逻辑
- 2013年
- 大学校长的卓越发展受三重理性逻辑规约:职业取向、职业体验与职业能量。较高的职业取向是为了保证大学校长能够以积极的办学价值观和治校方法对自身所掌舵的大学给予正义关怀且在大学校长是否能走向卓越发展中起着领航作用:职业体验是围绕职业取向在特定的办学治校场景而非脱离特定的情景而深度践行这种领航作用:职业取向的领航作用与职业体验的场景化践行承载于强大的职业能量之上。
- 王飞
- 关键词:大学校长办学价值观办学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