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GW110771)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朱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母语
  • 2篇心理
  • 2篇映射
  • 2篇汉语
  • 2篇汉语为母语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堂
  • 1篇杜甫
  • 1篇杜甫诗
  • 1篇杜甫诗歌
  • 1篇心理现实性
  • 1篇隐喻
  • 1篇隐喻认知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堂
  • 1篇映射模式
  • 1篇中国人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朱海燕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母语使用问题的探讨
2012年
通过对英语教师的访谈,本研究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中母语使用的若干问题,包括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目标语和母语使用情况,教师对学生使用目标语和母语的看法等相关问题。本次采访表明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对母语的使用应采取一种平衡的观点,不应盲目的强调目标语的使用。
朱海燕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教学
解读诗人 解读古诗——从认知视角解读杜甫的儒家思想
2013年
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语言在人们心理空间中的整合,为人类认知活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国古诗的认识是人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概念整合在这一认知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杜甫诗歌为研究对象,有悖以往研究角度,从认知的视角审视读者解析杜甫诗歌的认知机制,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从而窥探出杜甫与儒学的关系,并证明杜甫作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最纯正、最深厚的儒家风范,而且超越原有儒家思想的局限。
朱海燕
关键词:杜甫诗歌儒家思想
中国人对时空隐喻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对传统映射模式的优化被引量:5
2016年
时空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人们对时空的认知一直是语言学和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很多领域对此都有所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人在空间和时间认知上的心理现实性,并优化了传统时空隐喻的映射模式。通过理论假设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Clark,Evans和Lakoff等人提出传统时空隐喻分类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合以汉语为母语者使用的新型时空隐喻映射模式的分类。本文还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国人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结果表明中国人偏好使用时间水平轴的左侧区域表示"前"的概念,而用右侧区域表示"后"的概念。另外实验还证明了在目标会议问题上,无论是在将来还是过去的语境中,受试者都会自然的把目标时间向更左的位置推移,从而在心理现实性上证明了传统时空隐喻映射模式分类的不足,进而验证新分类的合理性。最后本文探讨了该实验结论与Borodisky论文结论的差异,这从一个侧面上可以反映出母语的不同对该国人们的时空认知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至今对于语言是如何导致这种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这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朱海燕
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空间和时间一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哲学和语言学范畴,很多领域都对此有所研究。对时空认知的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里最活跃的领域。但目前在国内外对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两组实验试挖掘出以汉语为母语者在时空认知上的心理现实性特点。实验1证明以汉语为母语者在时空认知时的映射偏好为"物体/时间在动"映射模式。但在目标空间题中该映射偏好模式不起作用,说明在以汉语为母语者在时间认知的心理现实性上会潜意识地把自己面向的方向理解为"前方",而不会使用概念隐喻理论中的两种时空认知模式。实验2证明以汉语为母语者尽管在测试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映射模式,但对于同一时间目标题人们总是倾向选用"时间在动"映射模式,不会对类似时间问题产生歧义的理解,这一点有悖于Boroditsky的研究结论。但是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上的表现与其时空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将会成为这个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朱海燕
关键词:心理现实性映射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