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4-1)

作品数:3 被引量:6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文兆王俊杨新军王兵高长青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1篇定位施肥
  • 1篇冬小麦
  • 1篇社会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施肥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农户
  • 1篇农田
  • 1篇小麦
  • 1篇户对
  • 1篇黄土

机构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长武县农业技...

作者

  • 2篇王俊
  • 2篇刘文兆
  • 1篇杨新军
  • 1篇刘康
  • 1篇陈杰
  • 1篇甘卓亭
  • 1篇张向龙
  • 1篇党廷辉
  • 1篇高长青
  • 1篇杨小慧
  • 1篇王兵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的定量化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频繁发生的旱灾已成为限制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扰动因子。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可以加深人们对干旱环境中的社会学与生态学交互过程与机理的理解,提高当地系统抵御旱灾的能力。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指系统能够承受且可以保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对结构、功能的反馈在本质上不发生改变的干扰大小。目前,恢复力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的、概念上的描述,缺乏对恢复力可操作性的实证案例研究模式。本文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角度选择水分敏感因子,构建社会—生态系统,建立了恢复力测定的定量模型,计算了过去15年来榆中县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变化,并分析了影响恢复力变化的因素。
王俊杨新军刘文兆
关键词:恢复力干旱
黄土塬区旱作农田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对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第22年度的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旱地施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测定年份冬小麦的耗水深度受播种前雨季降雨入渗深度的影响位于地下200 cm左右。长期单施磷肥处理,播种期土壤有效贮水量与不施肥的对照接近,而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均显著低于对照;在施P2O590 kg/hm2配施氮肥或施N 90 kg/hm2配施磷肥,随着施氮量或施磷量从0增加到180 kg/hm2,播种期土壤有效贮水量均逐渐降低,但前者作物的土壤水分消耗表现出降低趋势,而后者表现出增加趋势。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效底墒的利用率。氮磷配施比单施磷肥降低了土壤供水占作物耗水的比例,使得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对当季降水的依赖性增加。与对照相比,氮磷配施及氮磷钾配施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单施磷肥和氮肥使收获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施P2O590 kg/hm2的条件下,不同施氮量之间收获指数差异较小,而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单施磷肥;施N 90 kg/hm2的条件下,不同施磷量作物的收获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得到提高。
王兵刘文兆党廷辉高长青陈杰甘卓亭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水分水分利用冬小麦
半干旱区农户对干旱恢复力的定量分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选取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个主要的气候驱动因子—干旱作为系统的一个扰动,首先分析了对于干旱恢复力研究的现状,其次选择一种定量化的方法,选取甘肃省榆中县的三个典型乡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三个乡镇的332户农户的干旱恢复力水平。结果显示,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的中部川区的恢复力水平最高,南部山区的恢复力其次,最低的是北山的干旱区域。进一步对干旱恢复力指数(DRI)的结果与所选取的各变量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得出DRI与农户的文化程度、劳动力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三个变量的相关性最高,即这三个变量最能够影响农户的干旱恢复力。
杨小慧王俊刘康张向龙
关键词:农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