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36)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靳利华王宏斌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生态
  • 7篇文明建设
  • 6篇中国生态
  • 4篇生态文明
  • 4篇生态现代化
  • 4篇欧洲中心主义
  • 3篇生态环境
  • 3篇视域
  • 3篇主义
  • 2篇语境
  • 2篇现代化语境
  • 2篇协同治理
  • 2篇理论视域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规范性
  • 2篇范性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品质
  • 1篇寻根

机构

  • 6篇天津外国语大...
  • 6篇石家庄铁道大...
  • 5篇山东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靳利华
  • 4篇王宏斌
  • 1篇王宏斌

传媒

  • 2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新丝路(下旬...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界外部性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选择被引量:2
2014年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界外部性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外部环境,自然界的负外部性严重制约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应充分利用市场与政府的双向施力,力促自然界负外部性内部化。
靳利华
治理主体身份重塑与全球环境有效治理被引量:3
2016年
长期以来,由于各个治理主体的身份失衡——主要表现为身份失位、身份越位和身份缺位,致使全球环境治理效果差强人意。中国倡导构建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对于引导和鼓励各个治理主体进行身份重塑以适应新型全球环境治理的要求,对于全球环境领域强有力的治理中心和权威的确立,对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平等、包容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未来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中国必将充当重要角色并发挥独特作用。
王宏斌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
生态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源于欧洲环境实践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目标是对现代工业化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危机进行分析,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的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随着全球化地不断深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转型和市场机制...
王宏斌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欧洲中心主义生态文明
制度创新视角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被引量:17
2015年
在京津冀协同治理体系中,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至关重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京津冀各方一直难以实现有效的生态共治,诸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提出,应打破京津冀各方"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和原有的制度安排,以制度创新推动路径创新,实现困境突围,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助推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王宏斌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生态素质的特点与时代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公民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的新生素质。与其他素质相比,公民生态素质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强调人对自然的伦理道德情怀,体现了人类素质的进步性,突出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系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民的生态素质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和谐的生活、社会物质基础、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国家正面国际形象的构建等众多层面。
靳利华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贡献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社会等关系的和谐共处与内在统一,每一层关系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生态环境、培育美丽中国人、建成小康社会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践行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靳利华
关键词:生态环境小康社会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的引导性制度建设被引量:5
2018年
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新时代的中国加快了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进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是,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引导性制度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提升个体生态素养、营造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健全政府生态激励机制和实施社会生态教育等措施促进引导性制度的建设,从而全面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长效发展及其正向效应的普遍推广。
靳利华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读被引量:4
2014年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使命与条件下融入新的含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富有新意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生命个体之间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不仅指人的社会层面,也涵盖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品质不仅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个体更加完善的道德要求。
靳利华
关键词: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生命个体道德品质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域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一种规范性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源于欧洲环境实践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目标是对现代工业化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危机进行分析,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的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转型和市场机制深入发展,生态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演化出不同的模式和特征。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对源自西方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和超越,中国式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逐渐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宏斌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欧洲中心主义
生态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源于欧洲环境实践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目标是对现代工业化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危机进行分析,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的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随着全球化地不断深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转型和市场机制...
王宏斌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欧洲中心主义生态文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