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SS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榕榕董晓佳武鹏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反日耳曼人情绪与早期拜占廷帝国政治危机被引量:5
- 2014年
- 早期拜占廷帝国皇帝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罗马共和国与帝国时期招募蛮族为兵的政策,这是针对帝国边境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而推行的举措。该政策一方面有助于减轻日益严重的边境压力,增加了军队兵源,另一方面又导致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蛮族士兵在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造成帝国军队的蛮族化。来自帝国外部的蛮族劫掠与帝国内部蛮族士兵和将领的增多,引起了早期拜占廷帝国内部的反日耳曼人情绪。这种主观存在的情绪与客观存在的拜占廷帝国政治体制内部军权与皇权之间矛盾相结合,导致4世纪末5世纪初发生了自君士坦丁堡落成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
- 董晓佳刘榕榕
- 关键词:拜占廷帝国
- 六世纪东地中海的地震灾害造成的精神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公元6世纪,拜占廷帝国统治下的东地中海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其密度之高十分罕见。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这些地震给该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与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倒塌的物质破坏相比,地震灾害造成精神领域的创伤同样值得重视。社会恐慌、宗教狂热和道德秩序沦丧等负面因素对该时期东地中海地区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武鹏刘榕榕
- 关键词:地震
- 试析苏克拉底斯及其《教会史》
- 2013年
- 苏克拉底斯是拜占庭帝国5世纪时期著名史学家,其所著《教会史》涵盖了自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时代到塞奥多西二世统治前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苏克拉底斯生活在罗马帝国向帝国过渡的初期阶段,长期居住于地中海世界东部地区,这一时代背景与地域因素既决定了他的著史心态,也影响了他的写作特点。苏克拉底斯的《教会史》之价值不仅在于它是有关这段历史时期的最重要文献资料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认识教会史发展的不同路径,对它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更为全面地把握当时地中海世界知识界的精神氛围。
- 董晓佳刘榕榕
- 关键词:拜占庭帝国
- 6世纪东地中海地区的地震与政府救助刍议被引量:2
- 2014年
- 公元6世纪,东地中海地区频繁发生地震,震后,这一地区的众多城市出现了火灾、瘟疫、海啸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的地震及火灾、瘟疫等次生灾害使该地区建筑物大面积坍塌、人口锐减、城市运转失序,从而严重影响到拜占廷帝国的社会稳定。以皇帝为中心的拜占廷政府在震后对受灾地区进行了直接拨款、免税、修缮宗教建筑物及举行纪念活动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救助活动。中央政府的物质救助措施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随受灾地区与受灾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财政日益短绌,至6世纪后半期,政府逐渐将注意力从实际的物质救助转向以维系人心为目的的精神救助。6世纪前半期政府的救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灾区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而6世纪中期之后帝国政府救助活动侧重点的转移则成为导致东地中海部分地区与城市衰落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反映出6世纪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的发展趋势。
- 刘榕榕
- 关键词:地震次生灾害政府救助
- 古代晚期地中海地区“尘幕事件”述论——兼论南北朝时期建康“雨黄尘”事件被引量:1
- 2016年
- 536年前后,地中海周边地区出现一次重大气候灾难。长期以来,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收集困难、成因及影响难以确定、不同学科间缺乏联系等因素的影响,"尘幕事件"一直未能引起学界充分关注。史料与最新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尘幕事件"极有可能是由于一次大规模火山爆发所致,该事件导致地中海地区气候急剧恶化,并引发严重饥荒、瘟疫等后果,从而对该地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尘幕事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影响地区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气温降低、旱灾、植物生长速度减缓、饥荒等灾害。
- 刘榕榕董晓佳
- 关键词:地中海地区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