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914)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利平胡振雄李彦赵广学苏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对虾
  • 5篇凡纳滨对虾
  • 4篇养殖
  • 3篇藻毒素
  • 3篇综合养殖
  • 3篇微囊藻
  • 3篇微囊藻毒素
  • 3篇合养
  • 2篇水质
  • 1篇单养
  • 1篇蛋白
  • 1篇养殖池
  • 1篇养殖池水质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增强型绿色
  • 1篇增强型绿色荧...
  • 1篇三角帆
  • 1篇三角帆蚌
  • 1篇水质变化

机构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作者

  • 7篇刘利平
  • 4篇胡振雄
  • 2篇柳峰松
  • 2篇苏晓明
  • 2篇李智
  • 2篇傅一鸣
  • 2篇赵广学
  • 2篇李彦
  • 1篇李响
  • 1篇江敏
  • 1篇乐亚玲

传媒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罗非鱼养殖池水质影响要素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池塘养殖的水质指标众多且彼此相关,找出养殖过程中应重点监测的少量指标是养殖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因子分析是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原来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基于生物絮团技术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质进行分析。试验分4组,其中对照组投喂正常量的商品饲料,试验组A、B和C分别投喂100%、80%和75%正常量的饲料,同时添加小麦淀粉作为水体碳源;定期对pH、DO、水温(T)、透明度(SD)、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絮体体积(FV)、悬浮物(TSS)和异养细菌总量(THB)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提取3个主因子时,水温、pH、TSS和THB的共同度都低于0.5,故分析时将其排除。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有3个主因子影响养殖水质,第1主因子为有机营养盐,由TP、Chl.a和TN构成;第2主因子为无机氮和透明度,由TAN、SD、NO3--N和NO2--N构成;第3主因子为絮团生成量,由FV构成。对各池的3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得分,C组综合得分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不影响罗非鱼生长性状的情况下,添加碳源并减少投喂量时养殖水质最好,养殖时应重点监测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浓度,并对氨态氮和亚硝氮进行定期监测。
李彦刘利平赵广学胡振雄苏晓明江敏
关键词:水质
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的分类、存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对虾养殖方式带来水质污染、病害暴发等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对虾高效、低碳综合养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总结国内外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研究现状,介绍对虾综合养殖的定义、分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胡振雄刘利平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
凡纳滨对虾在微囊藻毒素(MC-LR)诱导下3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蓝藻水华可产生大量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危害最大。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影响包括虾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亦可导致虾类免疫系统受损。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在微囊藻毒素MC-LR作用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液免疫中3种主要的抗菌肽基因(Penaeidin 3、Crustin和ALF)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发现Penaeidin 3和ALF受到MC-LR影响较大,Crustin基因表达量虽有所上调,但变化不大。同时,通过再次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3种抗菌肽在MC-LR影响下抗菌能力的检测,发现3种抗菌肽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即表达量均在前期下调,4 h后逐渐上调,在MC-LR处理组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的趋势。结果表明MC-LR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对虾3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致使对虾抗病能力减弱;这一结果表明,长期发生铜绿微囊藻水华的虾池对虾存活率下降,可能与微囊藻毒素影响对虾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有关。
李智傅一鸣李响柳峰松刘利平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微囊藻毒素体液免疫抗菌肽
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与单养池塘的水质变化及产出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水产品种之一,但其养殖面临病害频发、养殖风险大等问题。试验利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原理,研究凡纳滨对虾与斑点叉尾、泥鳅或罗非鱼的不同组合搭配三角帆蚌和蕹菜的养殖效果,以期为探索池塘主养凡纳滨对虾低碳高效模式提供参考。试验持续80 d,期间对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叶绿素、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等水质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并定期测量对虾体长、体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养殖后期,泥鳅组水体铵态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11.84%;亚硝态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9.92%,泥鳅组对虾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50.42%,且混养组对虾的成活率达到了80.18%,高于其他各组。本研究的几种综合养殖模式比单养模式更能较好地改善池塘环境,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且在综合养殖模式中混养泥鳅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
赵广学刘利平李彦胡振雄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斑点叉尾鮰三角帆蚌
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一种新方法,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作为吞噬源,研究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微嚢藻毒素(Microcystin,MC)4 h后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以及血细胞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的整个吞噬过程。结果显示,各组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空白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甲醇)中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相比有上升趋势;处理组1(L-15血细胞培养液+1μg/L MC-LR)、处理组2(L-15血细胞培养液+10μg/L MC-LR)、处理组3(L-15血细胞培养液+100μg/L MC-LR)和处理组4(L-15血细胞培养液+1 000μg/L MC-LR)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对照组与空白组、4个处理组的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照组与处理组1~3的差异极显著,而空白组和4个处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能在大肠杆菌内稳定、持续地表达,可利用其直接观察血细胞的吞噬和包囊过程,能迅速、准确地得出吞噬百分比及吞噬指数;微囊藻毒素作用后,血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免疫能力。
苏晓明乐亚玲刘利平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对虾-金钱鱼-蕹菜综合养殖的产出效果和氮磷利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金钱鱼-蕹菜综合养殖模式中不同金钱鱼规格和密度对养殖效果和氮磷利用的影响,在21个室外水泥池(5m×3m×1.2m)中,开展3×2的双因素实验,即设置3种金钱鱼放养密度(1、2和3尾/m3)与2种金钱龟规格(10.0与30.0∥尾)组合的组为实验组,对虾单养组作为对照。实验过程中保持不换水以及相同饲料投喂量。结果表明,与对虾单养组相比,该养殖模式可将对虾的存活率提高1.9%~13.6%,养殖总产量和总饵料系数均显著改善(P〈0.05);综合养殖系统对饲料中氮和磷的利用率范围分别为44.4%~62.5%和19.4%~29.1%,显著高于单养池的26.7%和8.2%(P〈0.05)。最佳的金钱鱼养殖规格和密度为30.0g/尾、2尾/m3或3尾/m3。
胡振雄何学军刘利平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金钱鱼综合养殖
微囊藻毒素MC-LR对凡纳滨对虾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对凡纳滨对虾进行血窦注射微囊藻毒素MC-LR染毒,取染毒前后肝胰腺及血细胞,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并对差异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进行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发现,酚氧化酶原、胰蛋白酶及C型凝集素等基因有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在GO富集性分析中发现细胞粘附显著性差异表达,细胞杀伤及细胞粘附分子结合物差异表达。KEGG富集性分析发现血细胞中吞噬体显著性差异表达,细胞凋亡、内吞作用和细胞粘附分子等通路呈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被MC-LR染毒后,细胞免疫是抵御毒素的重要部分,其中细胞粘附和吞噬作用在抵御MC-LR对虾体的毒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傅一鸣李智柳峰松刘利平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微囊藻毒素转录组细胞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