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55)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4
相关作者:曹明陈飞张廷干程宏如成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南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主义
  • 6篇文化
  • 6篇马克思主义
  • 3篇意识形态
  • 3篇哲学
  • 3篇逻辑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
  • 2篇院校
  • 2篇整体性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生态性建构
  • 2篇师院
  • 2篇文化精神
  • 2篇伦理
  • 2篇教育模式
  • 2篇话语
  • 2篇话语逻辑
  • 2篇价值观

机构

  • 16篇盐城师范学院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曹明
  • 3篇陈飞
  • 2篇程宏如
  • 2篇张廷干
  • 1篇黄明理
  • 1篇汤荣光
  • 1篇曹天航
  • 1篇尹新新
  • 1篇成长春
  • 1篇王广飞
  • 1篇赵云伟
  • 1篇陈燕

传媒

  • 3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教育探索
  • 2篇学海
  • 2篇学术论坛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唐都学刊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现代性困境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而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现代性困境,主要体现在中西传统文化流变中,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精神关系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逻辑的发展与偏离以及儒学复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社会主体的文化心理对两者结合的影响,包括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价值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失去对生活和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的价值工具主义理解与文化的理性认同;在特定的社会结构背景理解两者结合的困境,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迁与马克思主义现实解释力,资本逻辑与文化逻辑的现实矛盾与价值背离,社会结构的总体性特征对二者结合的影响等。
曹明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传统文化心理社会结构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多维机制构建被引量:8
2016年
诚信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传统文化制约、现行法律局限、教育制度安排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困境,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多维视角,提出通过加强诚信行为监管,搭建社会教育平台,健全诚信法律教育机制,强化大学生道德自律等手段,构建多方协同参与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王广飞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探究被引量:1
2014年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教师素养不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教材内容缺乏感召力、实践教学缺失等问题。为此,必须努力创新,实现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平台立体化、教学研究项目化、教学主体多元化和教学管理制度化。
陈飞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公共性供给与传统伦理的现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论域对现代伦理秩序的文化奠基被引量:1
2015年
社会转型期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遭遇困境的深层根由不能归结为传统文化的非超越性或公共精神的缺失,因为传统文化不仅以超越性为精神特质,而且无论"礼-仁"结构还是"公私之辨"都蕴涵着公共性的本体承诺;伦理形态转化的"文化阻滞力"在于传统文化的内在悖论及其导致的公共性困境:"家国一体,由家及国"衍生"伦理本位"的"善悖论"和"日常生活世界"的非反思性与社会"差序格局",而公私之辨消解了个体自我,从而无法建构"个体至善-社会至善-共识机制"的公共性精神生态;而马克思的公共性论域为这一困境的解决提供了确定性的文化奠基。
曹明
关键词:公共性传统伦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话语逻辑被引量:3
2013年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形态话语逻辑并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实践精神,由此获得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哲学视域,还原文化理论的逻辑形态与生命存在结构之间的源初关联,而这构成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进行形态诠释的存在论语境,并在各种文化的分殊形态、经验互释与演变规律的把握中获得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体实践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实践层面所提出的要求正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精神生态的现代建构。
张廷干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诠释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教学的“三维”透析被引量:1
2014年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整块钢"。因此,只有从历史、内容和价值维度整体性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旨,才能透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只有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整体、内容整体、价值整体,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实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接受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程宏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意识形态及其文化转向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文化审视被引量:2
2014年
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话语逻辑及其实践旨趣在于:一是其现实前提与可能基础是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二是其实践旨趣或主题在于文化自觉与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等核心价值目标及其现实化路径的探寻;三是其逻辑路径与方法论则是基于"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相结合的社会总体性批判。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超越性在于科学的真理性与哲学的价值性、内在具体的社会分析与哲学思维的形上价值相统一的二重属性。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把重点转向了文化价值批判,由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承继与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主题及其实践方式,从而为当前中国文化实践提供了启示:需要建构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审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提供了文化路径与理论资源。
曹天航黄明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意识形态话语逻辑文化审视
道家文化的自然之道与存在之思被引量:5
2018年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尤须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认识与挖掘其生态伦理思想。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特别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俭啬知足、自然朴真等思想资源独树一帜,绵延数千年而不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慎终追远的民族胸怀,对于现代人类深刻反思生态危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适应人类未来发展的生态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燕
关键词:道家生态伦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文化精神的现代性消解与生态性建构——基于过程哲学的创业教育模式的价值反思被引量:1
2014年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过程或活动,它需要体现有机性与整全性文化精神并内在地蕴涵着文化精神的价值维度,文化精神是指注重自身价值和自由意志,关注人的意义世界和伦理价值世界的自觉意识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精神自觉。然而,文化精神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精神空场或稀缺资源,却构成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过程哲学的视域,创业教育实践所遭遇的文化困境根源于传统"实体"思维和"原子"式教育理念、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内在张力及其现实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性背离;不仅异化了教育应力图构建的价值和意义世界的本义及其社会功能,也为我们回归文化精神的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哲学依据,其可能性就在于实现由"本体思维"式教育理念向建构主义和生态教育观的过程范式转换。
曹明
关键词:文化精神创业教育过程哲学生态性建构
论文化自信的历史与现实根基被引量:1
2017年
"文化自信"中"文化"的本质蕴涵主要是指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观念与文化价值领域的深层确证,这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规定性;而文化创造主体在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或结构变迁过程中对于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知和文化形态现代转换的主动适应性,以及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关系意识这样两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性认同建构,呈现出文化自信的历史与现实的根基。文化自信由此成为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深层依据,并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限定性。
曹明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