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RK024)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俞宪忠安同信李光红胡美玲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山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就业
  • 4篇城市
  • 4篇城市化
  • 3篇就业陷阱
  • 2篇知识
  • 2篇知识创新
  • 2篇中国城
  • 2篇中国城市化
  • 2篇劳动密集型产...
  • 2篇比较优势
  • 2篇城乡
  • 2篇城乡二元
  • 2篇城乡二元结构
  • 1篇养老
  • 1篇养老保障
  • 1篇知识差距
  • 1篇中国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经济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增长

机构

  • 14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管理学院

作者

  • 12篇俞宪忠
  • 1篇李光红
  • 1篇安同信
  • 1篇胡美玲

传媒

  • 2篇现代经济探讨
  • 2篇经济问题
  • 2篇学术界
  • 1篇人口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城市化转型与制度变迁被引量:2
2013年
当代中国转型发展的一个重大内容,就是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模式构成中国未来的重大路径选择,并能有效医治因城乡二元结构陷阱所原生的种种发展困惑。城市化的主导人群是农民工阶层,核心问题是通过发展理念重建和城乡制度再构,高度尊重并有效保护中国农民的自由选择权益,由此方能实现城乡和谐共赢。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性内容就是还权于民和还利于民(民主、民权和民生),农民市民化首先有助于实现国民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中国也将因此而获得无法估量的"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
俞宪忠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被引量:5
2013年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和农民人数最多的转型发展国家,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显著,并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中国转型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构成未来现代化崛起的重大内容,中小城市化应该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但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首先要涉及理念、民众和制度三个重大问题,只有在理念现代化、国民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上,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等现代化才会最终实现。
俞宪忠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
劳动者发展偏好与市场化自由选择被引量:4
2014年
对劳动者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解释要素,首先是由自由选择程度所决定的个人发展偏好的满足程度。"不服从者不得食"和"不换思想就换人"的高度集权型计划制度,系统化地深度剥夺了国民大众满足其个人偏好的发展权益,将国民大众推入了就业苦恼和长期持续的发展困境。国民大众发展偏好满足与政府强制干预状态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但与市场化自由选择程度之间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最大化地提升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程度,以个人发展偏好引导个人自主决策,在市场化自由竞争中寻求最适合个人发展偏好的高质量选择机会,这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实现转轨成功的一个关键所在。
俞宪忠
关键词:就业制度高质量就业不可能定理
中国供给侧升级转型战略:从劳动密集到知识集约被引量:7
2016年
中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自然内生和长期累积了诸多不可持续的发展隐患,在全球化创新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只有全方位和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并以有效参与全球化知识竞争作为供给侧创新驱动的发展引擎,才有可能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卓越转型。中国经济新常态只能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这三大供给侧变革同时出现和良性互动的结构性结果。决定国家发展质态的根本解释变量不是其需求水平,而是其优质高效的产出供给能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已经成为供给侧产业升级转型的创造性支撑力量。中国未来的发展崛起之路,就在于尽快彻底放弃对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念认同、制度偏好及路径依赖,转而奉行主要依靠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创新知识增长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俞宪忠
全球化的三个认知维度:理念·知识·制度被引量:1
2017年
21世纪任何国家的发展演进都被置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全球化创新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约束条件,发展中国家几乎在所有发展领域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发展困境和转型挑战。与中国社会各界通常所理解的商品、科技、资本、资源、经济、贸易和金融等浅层全球化思维定势相比较,从发展理念、知识创新和制度变迁三大基本维度来深刻认知和有效应对全球化进程,不仅能够对国强国弱和民富民穷的全球化现象提供具有更加令人心悦诚服的解释能力,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转型崛起也将更富有核心意义和变革价值。中国应致力于从发展理念、知识创新和制度变迁这三大基本维度来创建其可持续性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能够获取无法估量的巨大"制度红利"和后发优势。只有在理念现代化、知识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强力引领下,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未来发展的"卓越转型"。
俞宪忠
关键词:基本维度知识创新
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主要经济成因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人口的主要增长源在农村,并主要是由于养老保障、养育成本、生产能力、农业组织四个经济原因所致。主要的政策处方在于:1.通过构建全覆盖的国家养老保障体系而用"国保"替代"子保";2.通过对超生人口征收累进人头税而加大对少生农民家庭的政府激励;3.通过采取规模集约化农业发展战略而加速劳动力质量对数量的替代过程;4.通过农业组织创新提升劳动力质量需求和减少劳动力数量供给。
俞宪忠
关键词:人口增长养老保障生育决策土地制度
劳动密集型劣质就业均衡被引量:1
2016年
发展理念是各种发展悬殊现象背后的终极决定力量,劣质低效的劳动密集型就业发展偏好以其特有的路径依赖性,已经将中国拖入了一个劣质均衡性质的"充分就业陷阱",并构成中国劳动就业从劣质低效旧常态向优质高效新常态升级转型的重大约束瓶颈。劳动密集型劣质就业均衡首先是一种反市场化的制度效应,任何其他不合意的"囚徒困境"现象都由此所自然派生。有效应对全球化知识竞争并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就在于全球化理念创新和市场化制度变革,让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力量决定劳动市场的有效运行。劣质低效的计划经济制度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多的负面遗产,我们迫切需要以高度全球化的辽阔眼光向前看。
俞宪忠
跨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陷阱——基于日本经验的借鉴被引量:1
2016年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优势产业,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近些年来对其产生了不少误解,甚至被扭曲。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转方式、调结构,务必在保增长和稳就业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在新常态下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论文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问题及陷阱,探究日本经验,进而提出了中国跨越发展陷阱的对策建议。
安同信李光红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
Study on the Path of Upgrading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by Urbanization 2 China
2016年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城市化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路径.首先分析了城市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然后从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端生产要素的聚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四个视角探讨了城市化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市场规模扩大、城市空间扩张、空间城市结构调整以及城市体系系统四个角度分析了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途径.
胡美玲王健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城市化
中国农业经济的“充分就业陷阱”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城乡割裂的二元制度结构,导致农业就业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缺失。其城市化就业水平、农业就业效率及其农业集约化程度,均处于国际社会的较低水平。中国经济总量与人均国际位次之间悬殊差异的根本原因,首先不在于中国人口总量位居全球第一,而在于农业就业占比长期居高及其就业效率极其低下。中国问题的核心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业问题,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非常庞大的农民阶层在非常落后的农村从事效率非常低下的农业经济活动,只能导致更加贫困落后的"就业发展陷阱"。跳出"就业发展陷阱"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创新路径,就在于重建"还权于民"和"还利于民"的科学发展理念。
俞宪忠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还权于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