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5008) 作品数:31 被引量:314 H指数:11 相关作者: 王俊德 李燕 张琳 张黎明 刘丙萍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主成分提取在遥感FTIR谱图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07年 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遥感FTIR谱图解析方法。针对人工神经网络(ANN)训练时间过长和模型"过拟合"的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输入ANN的光谱数据进行了主成分提取,使ANN分析时间从30多分钟缩短为10多秒钟;模型传递技术的引入,克服了遥感FTIR谱图分析中反复建模问题。经过优化的方法,实现了用EPA数据建模,对大气中的四组分混合体系——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的遥感、实时、准确测定,PLS-ANN模型得到的结果最好,对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043,0.031,0.034,0.051,保证了遥感FTIR对大气中有毒气体混合物实时、准确、快速监测。 胡兰萍 张琳 李燕 张黎明 任翌博 于佰华 王俊德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红外光谱遥测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及有机化合物对其影响 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用遥感FTIR光谱 ,测定了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在光谱范围为 4 5 0 0~ 70 0cm- 1 处的红外发射光谱 ,利用HCl分子转振基带 (3 4 6 μm)精细结构的P 分支光谱 ,准确测定了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温度 ,并对含有不同材料固体推进剂 ,如有机化合物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作了讨论。 周学铁 李燕 陈作如 王俊德关键词:红外光谱 固体推进剂 燃烧温度 有机化合物 FTIR光谱遥测红外药剂的燃烧温度 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利用遥感FTIR光谱 ,对红外药剂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辨率为 4cm-1时 ,收集 470 0~740cm-1波段的光谱。从HF等燃烧产物发射的分子振转基带精细结构的谱线强度分布 ,可以对燃烧温度进行遥感测定 ,并给出了燃烧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燃烧表面附近温度梯度很大 ,存在着急剧的变化温度场。同时也说明 ,在不干扰火焰温度场的情况下 ,利用遥感FTIR光谱对剧烈的、非稳态快速燃烧的火焰温度进行连续实时的遥感测量 ,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测温方法 ,显示了它在燃烧温度测量。 周新利 李燕 刘祖亮 朱长江 王俊德 吕春绪关键词:FTIR光谱 燃烧温度 遥感测量 燃烧反应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模型传递用于解析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 被引量:7 2006年 基于模型传递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可对存在背景干扰,谱峰严重混叠的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re-motesensing Fouriertrans for minfrared:RS-FTIR)谱图进行解析的方法。分别用4组分气体混合物的EPA红外标准谱图和RS-FTIR谱图,建立校正和预测模型,经过正交信号校正(OSC)处理后,用EPA红外谱图数据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对RS-FTIR谱图数据进行预测,得到的丙酮、甲醇、苯和三氯甲烷的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P)分别为:0.0085,0.0180,0.0640,0.0028。未经OSC处理时的RMSEP依次是0.0856,0.0479,1.0653,0.0142。经优化,支集选择的方法为Kennard-Stone法,OSC在实现过程中循环次数为3时得到的预测结果最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背景和校正模型给RS-FTIR监测大气污染物带来的制约。 张琳 张黎明 李燕 胡兰萍 王俊德关键词:正交信号校正 谱图解析 四种多变量校准方法在FTIR多组分分析中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5 2002年 本文对四种多变量校准方法———经典最小二乘法 (CLS) ,偏最小二乘法 (PLS) ,卡尔曼滤波法(KFM)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法 (ANN)———在多组分浓度分析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选择五种红外谱图严重混叠的大气有机毒物——— 1,3 丁二烯 ,苯 ,邻二甲苯 ,氯苯和丙烯醛———作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种方法对该 5组分体系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李燕 王俊德 陈作如 周学铁 黄中华关键词:FTIR 多组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卡尔曼滤波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钙钛矿型La_xSr_(1-x)Ni_(1-y)Co_yO_3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2005年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制备La_xSr_(1-x)Ni_(1-y)Co_yO_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XRD结构分析.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但不完全可逆.利用汞灯作为激发光源,进行几种水溶性染料和五种混合染料光解实验,利用紫外-可见、红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研究La_xSr_(1-x)Ni_(1-y)Co_yO_3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_xSr_(1-x)Ni_(1-y)Co_yO_3(x=0.7,0.9,1;y=0.3,0.75)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La_xSr_(1-x)Ni_(1-y)Co_yO_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_xSr_(1-x)NiO3,这与B位离子(Ni2—,Co2-)的电子构型有关;Co2+的加入可使La_xSr_(1-x)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林生岭 徐绍芬 王俊德 谢春生 袁爱华 韩光范 张琳 张黎明 李燕 严豸明关键词:电子构型 氧还原 钙钛矿型 燃烧合成法 氧电极 被动式遥感FTIR测量时的仪器响应函数校正 被引量:15 2006年 在应用红外发射光谱来获得某些红外源的绝对光谱能量数据,如辐射源光谱辐射通量密度、辐射源光谱辐射强度、辐射源光谱辐射亮度及光谱辐射照度等时,需要得知不同条件下的仪器响应函数。文章对被动式遥感FTIR测量时的仪器响应函数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仪器响应函数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它不仅和校正时所采用的绝对黑体温度有关,而且和校正中仪器接收到的信号大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被动式测量时,要密切注意发射源温度以及发射源发射信号大小,以便获得最佳仪器响应函数校正结果。 张黎明 张琳 李燕 王晓斐 刘丙萍 任翌博 王俊德FTIR遥测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 被引量:2 2004年 应用遥感FTIR对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的温度进行了研究。遥感FTIR光谱仪在光谱分辨率为 4cm-1时 ,连续收集燃烧火焰的发射光谱。分别利用分子基带转振光谱测温法 ,以及分子发射光谱最大强度谱线测温法 ,对燃烧温度进行了遥感实时测定。文中列出了两种方法测得的各时刻的火焰温度。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在测量快速、剧烈燃烧的火焰温度时 ,都是很可靠的方法 ,当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时 ,分子发射光谱最大强度谱线测温法更为简便。 李燕 王俊德 孙秀云 周学铁关键词:固体推进剂 燃烧温度 运用小波变换对遥感FTIR光谱进行信息提取 被引量:7 2004年 主要描述了如何利用小波变换技术 ,对一些强度较弱和混叠干扰的遥感FTIR光谱图进行信息提取。采用了墨西哥帽函数 (Mexicanhatfunction)小波 ,对三氯甲烷、丙酮的标准谱图及其两者混合物的遥感谱图信号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发现 ,尺度越小 ,小波系数模的极大值点与突变点位置的对应就越准确。但小尺度下 ,小波系数由于受噪声影响 ,往往只凭一个尺度不能定位突变点的位置。相反 ,在大尺度下 ,对噪声进行了一定的平滑 ,极值点相对稳定 ,但由于平滑又会使定位产生偏差。因此 ,在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判断信号突变点时 ,需要把多尺度结合起来综合观察。总之 ,小波分析技术能够较准确地、稳定地定位信号突变点 ,提取信息 ,并且具有平滑和放大有用信号的作用。对于非严重重叠的混合遥感光谱 ,根据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的模极大值及其定位的分析 ,也可较好地识别谱图。 刘芳 王俊德关键词:小波变换 信息提取 复合氧化物La_xSr_(1-x)Fe_(1-y)Co_yO_3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08年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陶瓷粉末复合氧化物LaxSr1-xFe1-yCoyO3(x=0.7,0.3;y=0.30,0.75,0.90),其结构经UV,IR,XRD,SEM和EDS表征。复合氧化物为立方和正交晶系,粒径15.3nm~29.8nm。Co2+可使复合氧化物中原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用复合氧化物制备的电极具有双功能氧化电极的电化学特征。 林生岭 吴家建 印厚飞 朱炜峰 曹旭关键词:复合氧化物 陶瓷粉末 循环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