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D790010)
-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4
- 相关作者:宋瑛黄大勇毛勇李艳娜曹扬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农民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被引量:2
- 2010年
-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都是围绕城镇居民做文章,农民的需求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而农民市场的潜力巨大,农民也具有体验乡村旅游的动机,加上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备,为乡村旅游开发农民市场提供了条件。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宣传,扩大乡村旅游在农村的影响;要开发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如以观摩考察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和具有农村题材的影视旅游产品;要构建完善的交流平台,促成各方的共同参与共赢。
- 曹扬
-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民市场旅游产品
- 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与开发被引量:29
- 2009年
- 乡村旅游可视为传统旅游的一种替代性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具有整体产品的概念,在产品域上体现为核心产品域、辅助产品域和扩张产品域三个层次。可从观光、体验、度假、康体养生和体育冒险及专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层次和营销方面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组合策略的运用。
- 毛勇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键问题被引量:2
- 2008年
- 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高度统一起来,不仅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前景。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关系,提出了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关键问题。
- 宋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
-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8
- 2007年
- 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正逐渐从单一型向融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环境问题已对乡村旅游开发地区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本文分析了对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实施旅游环境保护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旅游产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黄大勇
-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保护
- 旅游业危机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旅游业是非常朝阳而又脆弱的行业,目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对中国旅游业面临危机事件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在全球化时代与中国进入社会经济的转型期,未来可能的危机事件将从多方面考验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旅游业应当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提高旅游业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旅游管理部门与公众基于信任的互动水平。
- 曾燕
- 关键词:旅游业
- 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乡村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旅游系统、农业和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具体可从宏观到微观分解为四个层次。本文共设置了32个指标和相应的权重,并设定了各指标的标准。本指标体系及标准的建立有利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量化分析和有效评定,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李艳娜黄大勇
- 关键词:指标体系
-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被引量:30
- 2008年
-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 宋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旅游互动机制
- 以乡村旅游为先导,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新农村建设
- 2007年
-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
- 许曦
-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田园景观渔业生产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