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BS2006013)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陈鑫邱志兵肖立琼蒋英硕徐明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手术
  • 2篇主动脉
  • 2篇左心
  • 1篇凋亡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再狭窄

机构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邱志兵
  • 5篇陈鑫
  • 4篇汪黎明
  • 4篇徐明
  • 4篇蒋英硕
  • 4篇肖立琼
  • 3篇石开虎
  • 2篇张扬波
  • 1篇杨婷
  • 1篇赵海鹏
  • 1篇许欢
  • 1篇郭子黄
  • 1篇段超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尖瓣修复术治疗左室功能减退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效果的随访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修复术(MVr)对左室功能减退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62例中重度MR并发左室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超声心动图围术期观察及术后随访对比。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重大并发症;随访(58±13)月,晚期死亡2例(3%);失访7例,随访患者恢复心功能Ⅰ级29例(53%),Ⅱ级26例(47%);1年后复查49例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二尖瓣返流0~轻微36例(73%),轻度10例(20%)、轻~中度3例(7%),术后2周、1年心脏超声观察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及左房直径(LAD)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改善(P<0.05)。结论二尖瓣修复术,对于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邱志兵陈鑫徐明石开虎蒋英硕汪黎明肖立琼张扬波
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成形术左心功能不全
靶向STAT3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构建大鼠STAT3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针对STATS基因的不同部位设计4对sh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KO-1中,构建靶向STA3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LKO.1-STA33-shRNA,检测并筛选最佳抑制效率的shRNA干扰载体。并将其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噻唑蓝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STAT3基因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靶向STA33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PLKO.1一STA33一shRNA后,STA3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其中以PLKO.1一STA33一S1最为明显,达到90%以上;转染PLKO.1-STA33-S1的细胞增殖能力(A值=0.25±0.05)明显低于未转染组(A值=0.62±0.12)和阴性对照组细胞(A值=0.59±0.11)(P〈0.05);而早期细胞凋亡率(26.9±2.8)%和晚期细胞凋亡率(9.5±1.6)%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最佳抑制效率的靶向STAT3慢病毒表达载体PLKO.1-STAT3-S1,该载体能有效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邱志兵陈鑫段超许欢
关键词:STAT3血管再狭窄慢病毒
体外膜肺氧合在终末期心脏病围手术期严重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终末期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6例终末期心脏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行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观察ECMO期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转归情况.结果 ECMO支持时间为23~168 h,平均78 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78.13±8.01比47.75±5.21,中心静脉压(mm Hg):11.03±3.21比19.36±4.51,心排血量(L/min):4.93±1.01比3.50±0.81,心排血指数(L·min-1·m-2):2.71±0.51比1.91±0.40,肺动脉楔压(mm Hg):12.72±6.52比20.22±6.91,静脉血氧饱和度:0.66±0.13比0.54±0.07],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也显著减少[多巴胺(μg·kg-1·min-1):5.05±0.85比14.20±5.05,肾上腺素(μg·kg-1·min-1):0.05±0.01比0.24±0.04,均P<0.05].6例患者均顺利脱机.3例康复出院,出院率50%;3例脱机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栓塞.结论 ECMO可对终末期心脏病围手术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疗,但需正确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患者.
邱志兵肖立琼陈鑫石开虎徐明蒋英硕汪黎明杨婷张扬波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力衰竭
IABP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总结严重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66例严重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男48例,女18例;年龄68.4±10.3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9.6%±5.3%。所有患者均在选择性IABP辅助下行off-pump CABG。根据IABP置入的时间不同,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术前IABP置入组:34例,于术前麻醉诱导后置入IABP;术后IABP置入组:32例,在手术完成后置入IABP。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结果66例患者中每例移植血管3.4±0.7支,采用乳内动脉(IMA)66例,且全部吻合于左前降支,采用大隐静脉(SV)64例,桡动脉(RA)5例,吻合于除左前降支以外的所有冠状动脉。于术后15~48h均顺利停用IABP;围术期死亡1例,于术后29d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合并肾功能衰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连续心排血量(CCO)、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毛细血管楔压(PCW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置入IABP组术后住ICU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血量发生率短于或低于术后置入组(P<0.05)。随访60例,随访时间1个月~3年,失访5例。随访期间无心绞痛复发,无心肌梗死发生,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51例,Ⅲ级9例。无晚期死亡。结论合理使用IABP,使严重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施行off-pump CABG有良好的近期效果,该方法是可行的。
邱志兵陈鑫徐明蒋英硕汪黎明赵海鹏肖立琼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左心室功能低下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手术时机、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外科手术治疗的2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切除内膜撕裂、易破裂的部分主动脉,修复剥离内膜,再用人工血管移植成形或置换,再建主动脉管道,同期处理合并的心瓣膜、心肌缺血病变。结果全组急诊手术13例,亚急诊(限期)手术16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6.9%),其中1例术后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二次开胸止血6例,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例,延迟苏醒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出院。随访24例(88.9%),随访时间23.6±10.1个月,1例行Bentall手术后16个月发生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1例全弓置换+升主动脉置换术后26个月猝死,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尽早手术是降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范围、主动脉瓣及根部增宽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术式,以简化的手术、良好的疗效为原则。
邱志兵陈鑫徐明石开虎蒋英硕汪黎明肖立琼郭子黄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急性人工血管置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