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G3282014)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胡志平罗丽娟王启耀王瑞柳鹏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道路工程
  • 2篇地基
  • 2篇地基极限
  • 2篇地基极限承载...
  • 2篇地震
  • 2篇载力
  • 2篇振动
  • 2篇振动台
  • 2篇振动台试验
  • 2篇台试
  • 2篇理论解
  • 2篇路工
  • 2篇论解
  • 2篇极限承载力
  • 2篇承载力
  • 1篇地表
  • 1篇地裂缝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震作用
  • 1篇人工挖孔

机构

  • 5篇长安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机械工业勘察...

作者

  • 5篇胡志平
  • 4篇罗丽娟
  • 2篇王瑞
  • 2篇王旭
  • 2篇王启耀
  • 2篇柳鹏
  • 1篇刘安龙
  • 1篇马胜龙
  • 1篇石娜
  • 1篇任翔

传媒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铁道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y”形地裂缝场地主次裂缝地震响应差异的振动台试验被引量:17
2014年
以西安地裂缝F6和F6’长安立交段'y'形地裂缝场地为背景,对'y'形地裂缝场地主次裂缝地震响应差异开展1∶15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l Centro波激励下:1主、次地裂缝两侧的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Ki,j均随激励的增大整体上呈减小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在激励加速度峰值为300Gal时出现拐点;主地裂缝底部处的放大系数大于次裂缝同深度处的放大系数;主、次裂缝顶部和中部的加速度响应差异不明显。2底部加速度响应远离主、次裂缝均明显增强;激励加速度峰值≤200Gal时,中部加速度响应远离主、次裂缝均明显衰减,而顶部加速度响应远离主裂缝反而增强;主、次地裂缝加速度响应距离裂缝的衰减规律差异不明显。3主、次地裂缝顶部的下盘加速度响应均大于上盘,但底部的上盘加速度响应均大于下盘,这种上下盘效应随激励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与主、次地裂缝的相关性也不明显。
胡志平王启耀罗丽娟马胜龙刘安龙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地震响应
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地表加速度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越F6和F6'段地裂缝场地为原型,对水平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地表加速度响应规律开展1∶15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试验时分别施加7种不同峰值加速度的El Centro波和Taft波激励,实测地裂缝场地表面6个测点的响应加速度值。试验结果表明:在El Centro波激励下,地裂缝场地地表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大于1.0,但随着激励峰值加速度增大,放大系数以激励峰值加速度300gal为界呈"z"字形骤降;Taft波激励下,地裂缝场地表面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大于1.0,但随着激励峰值加速度增大,放大系数以激励峰值加速度200gal为界呈两段折线形减小且渐趋平缓。在El Centro波和Taft波激励下,地裂缝场地表面的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均随着激励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速率和变化形态因激励地震波不同而有差异。工程实践中,建议避免将工程结构布设于"y"形地裂缝间的楔形体中,或者采取切实有效的抗震或减震措施。
王启耀胡志平王瑞罗丽娟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
圆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的改进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已有圆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假定条件、计算方法、屈服准则等的适应性特点,对圆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解析解进行了研究。假定地基整体剪切破坏面形态呈Prandtl-Reissner经典理论滑动面形状、地基土体破坏时为不变形的刚塑性体,且破坏面均服从Mohr-Coulomb屈服条件,根据刚塑性体的静力平衡条件,考虑破坏面上的摩阻力项,严格推导了圆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并与Vesic半经验公式以及其他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破坏面上的摩阻力σtanφ项能使承载力系数Nc和Nq提高,但二者随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有差异;本文理论解与Vesic半经验公式以及其他解析解相似,是对圆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胡志平王旭罗丽娟石娜任翔
关键词:道路工程
方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改进
2015年
针对已有方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假定条件、计算方法、屈服准则等的适应性特点,对方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解析解进行了研究。假定地基整体剪切破坏面形态呈Prandtl-Reissner经典理论滑动面形状、地基土体破坏时为不变形的刚塑性体,且破坏面均服从Mohr-Coulomb屈服条件,根据刚塑性体的静力平衡条件,考虑整个被动区的极限平衡,严格推导了方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并与Vesic半经验公式以及其他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整个被动区的极限平衡能使承载力系数Nc和Nq提高,但二者随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有差异;本文理论解与Vesic半经验公式以及其他解析解相似,是方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胡志平柳鹏王旭夏香波王瑞
关键词:道路工程
人工挖孔抗滑桩护壁与桩身结构相互作用模型试验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护壁结构对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贡献,以某人工挖孔抗滑桩工程为背景,依据相似理论设计了1∶10的分段式护壁结构、整体式桩身结构模型,并通过2个MTS作动器分别同时施加水平位移荷载于条件完全相同的有护壁桩和无护壁桩桩顶,开展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桩顶水平位移条件下,有护壁桩桩端土压力要大于无护壁桩桩端土压力,顶部桩前被动土压力要小于无护壁桩,加固柔性桩上部被动区土能更有效提高其水平承载能力。相同桩顶水平位移下,有护壁桩桩身受拉钢筋最大应变始终大于无护壁桩;随着桩顶水平位移的增加,桩身受拉钢筋最大应变截面逐渐下移,但有护壁桩下移滞后于无护壁桩;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加,有护壁桩桩身受拉钢筋最大应变增大比例先增加后减小,当桩顶水平位移为30 mm时达到最大,增大比例为165.03%,当桩顶水平位移为90mm时达到最小,增大比例为20.23%。若以桩顶水平位移为桩的水平承载力控制标准,试验护壁提高桩身水平承载力达20%以上,工程实践中可参考所提公式和折减系数来计算护壁对桩身水平承载力的贡献。
罗丽娟江冠胡志平夏香波柳鹏
关键词:相互作用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