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60-1949)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夏维奇李章程赵娟刘俊涛吴孟显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缓慢”抑或“迅速”——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电报发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学界对民国北京政府的统治常持先入之见,乃至多认为此间的电报发展是缓慢的,甚至呈衰退之势。事实并非如此,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无论有线电报抑或无线电报,发展皆较迅速,成效相当显著。其根本原因在于彼时的经济运行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强力需求,而政府的积极作为亦助推了电报的发展。若就当时的政治局势而言,其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成分错综纠葛,也预设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 夏维奇
- 关键词:政治局势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 “水疆”理论:东南亚区域贸易史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2
- 2016年
- 东南亚"水疆"理论首先是由诺拉·库克和李塔娜主编的一本论文集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试图将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作为一种区域史来研究,旨在超越传统的"国家—民族"研究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地区的人类历史和共同经验逐渐被人们忽视,"水疆"这一长时段的区域整体被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的国别史掩盖。"水疆"理论为重新思考这一区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为东南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水疆"不仅是一个经济单元,还是一个类似于"地中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有机整体,作为海洋性的人文空间,它构成一个独特的"东方的地中海",其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类似于布罗代尔笔下的地中海。
- 刘俊涛
- 关键词:区域史
- 近代中国电信主权的破坏与修复--以外商在华沿海水线之纠葛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 2021年
- 自清季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从中国相继攫取沿海水线的敷设权、专利权、登陆权、接线权、电报收发权、报价协定权、借款权及资产权等系列特权,从多个层面侵损中国的电信主权。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并非一味退让,而是层层阻遏,其主权观念渐次明晰,维权意识亦不断增强,然维权能力却相当孱弱。自1919年以至南京国民政府崩解,中国不断修复水线主权,却遭遇列强的竭力抵拒。期间尽管北京政府所取得的成效有限,但其开创性作用不容忽视。而南京政府虽收回主权,却多在名义之上,实则直至1949年尚未能完成,故其成效不应高估。上述情状以一个案领域凸显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内外复杂政治生态,并提示出国力乃国与国博弈成败之根本,此二者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外交走向与国家历史命运。
- 夏维奇
- 关键词:政治生态
- 欧洲“中国宝塔”的图像生成与媒介转换被引量:3
- 2021年
- 早期欧洲所见宝塔图像来源于中国乃至东方器物上的图案。16世纪来华传教士开始向西方介绍中国宝塔,而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当时的标识性景观,在西方"中国宝塔"的图像生成和制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基歇尔《中国图说》中的"九层中国宝塔"吸收当时普遍流行的东方元素作为画面背景,运用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派的绘画表现法来建构异域对象,之后它被更具真实性的纽霍夫"南京瓷塔"取代。通过比对分析多个图像版本,可以发现"南京瓷塔"的"图像修正"是"中国风"时期图像的真实性追求和装饰性功能之间调适的结果。在多种媒介间不断转换的"南京宝塔"最终成为最具标识性的中国元素。19世纪中叶,南京瓷塔虽已坍毁,但它仍然是来华西人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中国宝塔"成为现代学术的研究对象,继续推动着中西文化间的相互观看和理解。
- 赵娟
- 关键词:图像生成来华传教士标识性文化记忆现代学术
- 电报的引入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被引量:2
- 2017年
- 晚清以降,以电报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大量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裂变,七科之学渐次成型。一系列电报学堂的设立,以其现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产生冲击,专业技术教育日渐隆盛。电报引入后,引发中国语言与文学的变化,文本体裁中衍生电讯等新文体,并日益成为新闻传播之重要工具。在更深层面,国人的思想因之而逐步改变,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渐在人们的观念之中滋生并扩散开来。这一切大致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以及现代文化之成长。然需看到,即便电报知识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伐杆救旱事件之频发,炼魂成电谣言之流播等,又提示中国传统的风水、符谶等术数思想以及魂魄、鬼祟等宗教观念因具广阔影响,使得现代文化在中国成长之进程只能缓慢而长期,无法一蹴而就。
- 夏维奇
- 关键词:电报
-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研究(1912—1937)
- 2023年
- 中国有悠久的水产捕捞历史,但专门的水产学校则到近代才逐步创办。酝酿于晚清、成立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不仅是当时南方第一所水产学校,也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水产学校之一。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相结合的设置、课程学习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等等,都体现了该校在提高办学质量上的努力。截至1937年因战争西迁内陆,二十五年间,学校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推广新式水产科技、改良传统水产技术、普及水产知识,为近代中国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白斌白斌宁波
- 关键词:水产事业
- 从电报建设重心之转移看南京国民政府与现代性追求被引量:2
- 2018年
- 电报是西方近代重要科技文明成果。它的诞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提高,天涯咫尺成现实,极大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晚清以降,中国渐次引入这种新型通信技术,历民国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而不辍,从而取得较大成就与较深影响。此间出现一颇具象征意义的现象是,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电报建设的重心发生转移:一是技术重心由晚清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着重建设的有线电报转移到无线电报上来。这既是应斯时内政外交之所需,更有一基础性因素即国际通信技术的变迁。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电报技术的日新月异,南京国民政府紧跟时代步伐,援用最新成果。此不仅提示出其所代表的近代中国对积极引植现代因子,努力构建现代国家的追求,而且预设了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理念。再是地理重心由晚清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着重建设的东部地区转移至西部。这既是应斯时内外战争之所需,更有一根本性因素即孙中山的电信建设理念。南京国民政府高度重视并深入贯彻孙中山的电信建设思路与主张,在维持东部电信发展的同时,全力推进西部地区的电报建设,努力将现代通信技术拓至偏远地区。此同样提示以南京国民政府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积极遍植现代因子,全方位构建现代国家,且亦预设了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路径。
- 夏维奇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 曼坦尼亚《博士来拜》(1495~1505年)青花瓷杯图像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从对曼坦尼亚在1495~1505年绘制的《博士来拜》中青花瓷杯图像与永乐青花压手杯实物之间的种种疑窦展开。通过追踪明初青花瓷制作与外销情境、伊斯兰世界和地中海世界对青花器物的转译以及文艺复兴艺术思潮,对图像产生的可能性来源以及其与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本研究指出,这一图像很可能并非对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实物的描绘,而是在借鉴了欧亚大陆上众多青花模本的基础上,曼坦尼亚在主观上编造的一个东亚文明的象征之物。同时,亦有曼坦尼亚在装饰艺术方面的积淀、对古物研究特别的兴趣爱好、文艺复兴艺术争论及基督教图像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参与。
- 李璠
- 关键词:青花跨文化
- 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国际影响分析
- 2015年
-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引起了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独立、统一获得国际承认,促进了亚洲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奠边府战役提升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力量,巩固了越中友谊,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奠边府战役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加速了东南亚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奠边府战役是冷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回顾和反思。
- 刘俊涛
- 关键词:奠边府战役
- 论国民政府建委会与交通部关于无线电管理权之争被引量:1
- 2018年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即发生了建设委员会与交通部关于无线电管理权之争。建委会获中央允准后,先是加强内部管理,进而由舆论到实践,由国内到国际,向交通部全方位争夺无线电的建设与管理权。然交通部尤其是所辖电政部门并未退让,在全面应对建委会进攻的同时,也多层次地组织反击,给中央造成来自地方与国际的双重压力,最终迫使其收回成命而重掌无线电建设与管理权。这场争夺战,从实质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利益之争,当为建设理念分歧下的路线之争;从影响看,对政权形塑则多为负面,加深了时人和后人对国民党内部权力之争的印象。对国家建设则多为正面,促进了斯时无线电事业的发展,此成为该争夺战之"意外收获"。
- 夏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