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876)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姜国良刘云吴志强陈洪基曹文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油脂
  • 2篇脂肪酸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海洋生物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油脂提取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成分
  • 1篇脂肪酸成分分...
  • 1篇脂提取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色谱法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性
  • 1篇神经毒性作用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姜国良
  • 5篇刘云
  • 3篇吴志强
  • 2篇曹文芝
  • 2篇陈洪基
  • 1篇许虹雷
  • 1篇李品
  • 1篇孙艳宾
  • 1篇吴婷
  • 1篇王镇

传媒

  • 3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褐藻酸裂解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制品的蓬勃发展,海洋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利用褐藻酸裂解酶对褐藻酸进行降解,获得具有多种新型生物活性的海藻寡糖,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该文介绍了褐藻酸裂解酶的来源、分类、结构、生物学功能及酶解机理,并对褐藻酸裂解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孙艳宾陈洪基姜国良
关键词:褐藻酸
检测食品中脂肪酸组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脂肪酸是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研究生物样本中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变化可以为某些重要疾病提供参考。国家针对食品(植物油、动物油、乳粉)及生物样品的脂肪酸都有不同的检测标准;近年来色谱法技术的发展及其优越的分离效果、分离速度、使气相色谱法在检测脂肪酸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目前国内外检测脂肪酸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孙艳宾
关键词:食品生物样本脂肪酸气相色谱法
海洋生物油脂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介绍了海洋生物油脂的组成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叙述主要提取方法,包括酶解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分析论述了这些方法对海洋生物油脂提取效率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这些提取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微生物油脂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海洋生物油脂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海洋生物油脂的研究提供参考。
孙艳宾
关键词:海洋生物油脂
南极磷虾油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功效及其机制研究
2023年
探究南极磷虾油的降血糖功效及相关机制。以雄性4周龄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除空白对照组(BCG)以外,以高脂高糖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小鼠分为低剂量南极磷虾油组(LDG,100 mg/kg)、中剂量南极磷虾油组(MDG,250 mg/kg)、高剂量南极磷虾油组(HDG,500 mg/kg)、糖尿病模型组(NCG)和阳性对照组(PCG),LDG、MDG、HDG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南极磷虾油,BCG、NCG两组灌胃生理盐水,PCG灌胃二甲双胍。灌胃期间,监测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值及体质量变化趋势,灌胃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ype A1c,HbA1c)水平、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以及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灌胃南极磷虾油的3个剂量组较糖尿病模型组,FBG值、HbA1c水平、AUC均有所改善,FINS分泌量均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HDG、MDG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HDG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南极磷虾油可以改善小鼠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从而达到缓解糖尿病的作用。
张恩柏刘云吴志强许虹雷姜国良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小鼠抗氧化抗炎
红鲫肥大细胞鉴别方法比较
2014年
目的探讨红鲫(Cyprinus carpio)肥大细胞(MC)的不同鉴别方法。方法取已被迟缓爱德华菌感染的红鲫鳃组织,用Bouin氏液固定3 h,苏木精-伊红(HE)法、甲苯胺蓝(TB)法、阿利新蓝(AB)法、中性红法、Masson三色法、May-Grünwald Giemsa(MGG)法与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MC。同时使用Wright-Giemsa染色的头肾涂片法作为补充。结果阿利新蓝和甲苯胺蓝法显示肥大细胞良好,MGG法次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数量较少,阳性反应弱。涂片法可将细胞分散开,并显示出不同发育阶段肥大细胞的特性。结论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涂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更好的识别鱼类肥大细胞。
曹文芝刘云姜国良吴婷
关键词:组织化学技术涂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南极磷虾甲壳素纳米晶须的制备与应用
2023年
利用南极磷虾壳制备甲壳素,然后采用TEMPO氧化法将其制备成甲壳素纳米晶须,将不同添加量的甲壳素纳米晶须加入壳聚糖/鱼胶基体中,制备壳聚糖/鱼胶/甲壳素纳米晶须复合膜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甲壳素纳米晶须进行分析;通过SEM、光透射率、XRD、热重分析(TG)对复合膜材料进行检测;通过小鼠皮下埋植实验对复合膜材料的降解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南极磷虾壳所制备的甲壳素纳米晶须呈针状或纤维状,平均直径为17 nm;甲壳素纳米晶须能够均匀分散在复合膜材料中,当甲壳素纳米晶须的添加量为7%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为18.37 MPa,相比于壳聚糖/鱼胶膜提高了160%,这说明纳米晶须添加到复合膜中能显著提高其机械强度。小鼠皮下降解实验表明,添加纳米晶须的复合膜降解速度变慢,第九周时,添加7%纳米晶须的膜材料降解率为66.2%。
徐龙刘云吴志强姜国良
关键词:南极磷虾复合膜材料力学性能降解性
太平洋磷虾油脂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以太平洋磷虾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太平洋磷虾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太平洋磷虾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气质联用法对制备的油脂进行了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5℃,时间5 h,料液比1∶10(g∶m L),此条件下太平洋磷虾油的提取率为22.67%。太平洋磷虾油脂成分分析发现其主要由12种脂肪酸组成,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20.00%,多不饱和脂肪酸35.90%,饱和脂肪酸26.00%,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6.7%和15.2%,因此太平洋磷虾油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油脂,具有很高的应用开发前景。
孙艳宾刘云陈洪基姜国良吴志强
关键词:油脂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海洋生物种类多样,资源丰富,提取和分离纯化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和食品等工业应用中有重要意义。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综述国内外超临界CO_2萃取海洋生物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色素、酚类、萜类和其他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孙艳宾张慧婧景大为李宁梁君玲原克波
关键词:海洋生物超临界CO2萃取生物活性物质
氟哌啶醇对斑马鱼胚胎的神经毒性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用斑马鱼制备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每组500枚1 hpf受精卵(培养1 h的受精卵)分别加入10 ml氟哌啶醇(Hal)0.27,0.54,1.08,2.16和4.32μmo.lL-1,于3,12,24,48,72,96和120 h显微镜下观察胚胎发育,统计胚胎的孵化率、畸变率和死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96 hpf幼斑马鱼脑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面积。孵育5 d后,分别将Hal 0.54和1.08μmo.lL-1组的一半幼鱼转移至左旋多巴20 mmo.lL-1中孵育2 d,记录5 min幼鱼游泳速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al 0.54,1.08,2.16和4.32μmol.L-1孵育120 h,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明显降低〔(81±4)%,(56±5)%,(31±4)%和(8±3)%vs(94±2)%〕(P<0.01),胚胎发育迟缓。孵育96 h时斑马鱼胚胎LC50为1.31μmo.l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al 0.54,1.08和2.16μmol.L-1组幼鱼DA能神经元面积分别从(10 460±734)μm2减少至7237±1054,5044±389和(3342±320)μm2(P<0.01);Hal 0.54,1.08和2.16μmol.L-1组7 dpf幼鱼游泳速度从(1.94±0.21)mm.s-1下降至0.96±0.17,0.64±0.16和(0.38±0.15)mm.s-1(P<0.01),并出现僵直和侧翻等PD症状,转移至左旋多巴20 mmol.L-1中2 d后,Hal 0.54和1.08μmol.L-1组游泳速度恢复至1.56±0.31和(1.23±0.29)mm.s-1(P<0.01)。结论 Hal使斑马鱼产生类似哺乳动物的PD行为表现,左旋多巴能够改善PD样行为表现,说明斑马鱼有可能用来制备PD实验模型。
王镇刘云姜国良曹文芝随建强李品
关键词:氟哌啶醇斑马鱼神经毒性帕金森病
一株褐藻酸裂解酶高产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从腐烂的海带中筛选出一株褐藻酸裂解酶(Aly)高产菌,经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水平鉴定,该菌为交替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alteromonas sp.EE258。利用硫酸铵沉淀、快流速DEAE-琼脂糖凝胶(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100)柱层析等方法,对Pseudoalteromonas sp.EE258产生的褐藻酸裂解酶Aly-EE258进行分离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该酶的分子质量为23 ku。酶学性质研究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 H值为7.0,在20℃以下时稳定性较好,Ca2+和Ba2+能明显提高酶的活性,Fe2+、Al3+、Mg2+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酶的活性。Aly-EE258能不同程度地裂解褐藻酸、聚古洛糖醛酸和聚甘露糖醛酸,其中聚甘露糖醛酸裂解后主要产生单一的低聚寡糖,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陈洪基姜国良闫广思
关键词:酶学性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