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06002)

作品数:9 被引量:105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海瑞吕俊复王进伟李少华岳光溪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流化
  • 7篇流化床
  • 6篇锅炉
  • 5篇循环流化床
  • 4篇循环流化床锅...
  • 4篇流化床锅炉
  • 2篇压降
  • 2篇飞灰
  • 2篇飞灰含碳量
  • 2篇CFB锅炉
  • 1篇低能耗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特性研究
  • 1篇循环流化床锅...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石膏
  • 1篇石灰
  • 1篇石灰石
  • 1篇熟石膏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太原锅炉集团...

作者

  • 10篇杨海瑞
  • 5篇王进伟
  • 4篇吕俊复
  • 4篇李少华
  • 3篇赵新木
  • 3篇肖显斌
  • 3篇岳光溪
  • 2篇侯祥松
  • 2篇王启民
  • 1篇杨石
  • 1篇王巍
  • 1篇张建春
  • 1篇胡南
  • 1篇姚宣
  • 1篇苏俊
  • 1篇王玉召
  • 1篇赵勇
  • 1篇王宇

传媒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锅炉技术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灰成分对其磨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静态燃烧加冷态振筛磨耗方法对4种煤灰的磨耗速率常数进行了测量,发现同类煤灰的磨耗速率常数随其粒径的增加呈指数衰减的规律,而相同粒径的不同煤灰的磨耗速率常数不同。通过分析煤灰组分,认为煤灰成分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煤灰成分主要由偏高岭土、石英、氧化铁和氧化钙组成的假设,采用灰色关联和神经网络分析了煤灰主要成分对磨耗速率常数的影响以及趋势,认为氧化钙、氧化铁以及偏高岭土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大煤灰的磨耗速率常数,而煤灰的磨耗速率常数随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王进伟赵新木李少华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
关键词:粒径煤灰成分灰关联神经网络
沥青岩燃料在CFB锅炉中成灰及输送特性研究
采用静态燃烧冷态振筛方法研究了沥青岩的成灰和磨耗特性,在高温管式炉中采用达西定律研究了沥青岩的输送特性,通过测量沥青岩料柱两端压差随料柱温度的变化确定了沥青岩的初始粘结温度。沥青岩燃烧过程中,热爆裂性能较差,但燃烧成灰在...
杨海瑞赵勇王进伟赵新木肖显斌侯祥松
关键词:成灰特性CFB
文献传递
38m/54m高循环流化床床内流体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35
2009年
利用白马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现有的结构和设备,搭建提升管内径240mm,高度分别为38和54m的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研究提升管高度、系统物料量及流化风速对物料浓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上部气固流动达到饱和携带状态,炉膛高度及床料量不会改变上部气固浓度和循环流率的大小。但高度增加后达到饱和空隙率的临界床料量增加。对于正在研发中的炉膛高度为54m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该结果表明只需要适当增加系统床料量,就可以得到足够高的循环流率,满足炉膛上部和循环回路中受热面布置得要求。
胡南王巍姚宣杨海瑞吕俊复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快速床
石灰石的爆裂与磨耗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在小型炉下预热电加热流化床实验台上对土耳其的某石灰石的爆裂和磨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煅烧温度与流化介质中CO2分压力对石灰石的爆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CO2的分压力大于石灰石分解的平衡压力时,煅烧反应将受到抑制,石灰石爆裂程度很小;当CO2的分压力小于石灰石分解的平衡压力时,煅烧反应生成的CO2的析出引起内部压力增大,爆裂加大,煅烧产物的粒径将明显小于原始石灰石的粒度,孔隙率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将有利于固硫反应的进行。该石灰石煅烧产物在流化床内的磨耗特性与煤灰相似,磨耗速率常数基本上符合指数衰减的时间函数。
王进伟李少华杨海瑞吕俊复
关键词:石灰石流化床磨耗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压降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在135MWe再热CFB锅炉上对床压降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机理分析。降低炉膛床压降运行,可以降低底部密相区和过渡区物料浓度,增加二次风的穿透能力,使得更多氧气进入中央贫氧区,加强气固混合并提高碳的燃烧效率,进而降低了飞灰中的碳含量。
杨海瑞肖显斌王进伟王宇赵新木
关键词:飞灰含碳量压降炉床CFB锅炉物料浓度密相区
一种沥青岩输送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沥青岩在不同播煤风温度下的输送特性对沥青岩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达西定律设计了沥青岩输送特性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压降法测量沥青岩的初始粘结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的播煤风温度不宜超过250℃。此实验方法和装置,同样适用于研究褐煤、烟煤等高挥发分燃料的输送特性。
侯祥松杨海瑞岳光溪
关键词:压降
新一代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被引量:27
2009年
分析了炉膛床压降对循环流化床(CFB)燃煤锅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流态重构的低床压降节能型CFB锅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节能型CFB锅炉的全套设计导则,完成了节能型CFB锅炉的产品结构设计.首台75 t/h低能耗产品在山西离石大土河热电厂已运行2年,运行结果及测试数据均表明:节能型CFB锅炉在优化床压降下运行可以获得最佳的燃烧效率,并能最大程度减轻受热面磨损及降低风机能耗.
杨石杨海瑞吕俊复苏俊张建春付志平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低能耗燃烧效率磨损
方形分离器结构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冷态试验台上对特征尺寸D=300 mm的入口带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进行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效率随着芯筒直径(d)、芯筒插入深度(s)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入口高宽比(a/b)与直段高度(h)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随着a/b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入口高宽比时,分离效率随直段高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当a/b>5.92时,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增大,在h/D=2.3时最低;当a/b<5.92时,分离效率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器阻力随着入口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直段高度的增大而减小。4个参数的最优值分别为:d=0.4D、s=0.6D、a/b=8和h=1.8D,此时对应的分离器阻力为1.22 kPa。
王玉召杨海瑞岳光溪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方形分离器结构优化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的生成及其处理被引量:12
2007年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其众多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运行中普遍存在着飞灰含碳量远远高于预期的问题。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煤指标、煤的结构和焦炭反应活性、给煤粒径以及循环流化床的结构和其它运行参数等。目前,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方法有:飞灰再循环、加强二次风刚性和调整床压降等。实验表明,在低风速条件下,可以将飞灰中的残碳充分燃尽。另外,高压静电分离和飞灰水活化团聚也都为飞灰残碳的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李少华王启民肖显斌杨海瑞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静电分离
应用流化床焙烧制备熟石膏的实验研究
2006年
利用小型电加热流化床试验台对脱硫石膏进行焙烧实验以制备熟石膏,试验发现,焙烧温度在110℃~130℃左右,停留时间约为70min时,熟石膏的生成率最大。在此条件下最终成功制备了β型半水硫酸钙,经测试,其性能达到了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决定熟石膏(半水硫酸钙)生成品质的因素除了焙烧温度外,还有焙烧时间。不同焙烧设备的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各不相同。
李少华王进伟王启民杨海瑞
关键词:脱硫石膏焙烧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