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交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作品数:92 被引量:546H指数:13
相关作者:代树林李世武王云鹏刘兆惠孔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4篇公路
  • 13篇沥青
  • 12篇隧道
  • 11篇路工
  • 10篇道路工程
  • 10篇偏压
  • 9篇路面
  • 8篇混合料
  • 7篇偏压隧道
  • 6篇应力
  • 6篇沥青混合
  • 6篇沥青混合料
  • 6篇高速公路
  • 5篇竖向
  • 5篇土压力
  • 5篇桥梁
  • 5篇交通安全
  • 5篇交通运输
  • 5篇涵洞
  • 4篇竖向土压力

机构

  • 47篇吉林大学
  • 11篇吉林省交通科...
  • 10篇交通运输部
  • 7篇长安大学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吉林省高等级...
  • 4篇河南工程学院
  • 3篇吉林建筑工程...
  • 3篇吉林省交通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吉林交通职业...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交通部公路科...
  • 2篇北京市公路桥...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作者

  • 9篇代树林
  • 6篇刘兆惠
  • 6篇孔亚平
  • 6篇王云鹏
  • 6篇李世武
  • 5篇佴磊
  • 4篇许洪国
  • 4篇杨志发
  • 4篇刘寒冰
  • 4篇王雯璐
  • 4篇杨家其
  • 4篇王云
  • 4篇杨斌
  • 4篇郭海洋
  • 4篇王超
  • 3篇程永春
  • 3篇刘国庆
  • 3篇隗海林
  • 3篇赵大军
  • 3篇刘扬

传媒

  • 14篇吉林大学学报...
  • 8篇公路交通科技
  • 6篇路基工程
  • 5篇公路
  • 4篇中国科技信息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交通标准化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物流技术
  • 2篇中外公路
  • 2篇四川动物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吉林建筑工程...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内蒙古公路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公路占地类型的土壤质量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对吉林省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沿线3种典型公路占地类型(林地、旱地、水田)0~10、10~20、20~40cm的剖面土壤营养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研究了土壤质量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公路占地类型的剖面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很大差异;3种不同公路占地类型0~10 cm土壤质量表现为水田>旱地>林地,10~20cm土壤质量表现为林地>旱地>水田,20~40 cm土壤质量表现为水田>林地>旱地。因此,建议营松路建设中水田和林地剥离0~40 cm厚度的表土,旱地剥离0~20 cm厚度的表土。
王新军范达崔慧珊陆旭东高磊
关键词:环境工程土壤质量公路建设
高速公路林带声衰减量计算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克服林带声衰减量计算过于简化而引起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精度降低的不足,基于植物内部结构及吸声、散射机理的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林带声衰减量计算公式,公式中包含了林带宽度、密度、平均灌幅、高度和林带近路侧距公路中心线距离等特征参数。将该公式应用于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中,分别与16处阔叶林带、11处针叶林带后监测点夏秋季、冬季噪声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预测误差小于(-0.6±1.7)dB,从而证明了运用该公式计算林带声衰减量的准确性。
袁玲王选仓鲁亚义李子军
关键词:交通工程特征参数误差分析
我国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量和加工质量控制被引量:5
2012年
由于SBS改性剂具有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抗高温变形、抗低温开裂、疲劳和老化等性能,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SBS改性沥青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年消耗量从1998年的8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89万吨,2005年消耗了130万吨,可以说,SBS改性沥青在我国高速公路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李炜光宋家乐周巧英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SBS改性剂掺量沥青混合料高温变形
考虑分布角法的沿涵洞纵向竖向土压力分析和试验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沿涵洞纵向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分布角法推导了距离涵洞口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选取吉林省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桩号为RK365+510的高填方涵洞作为试验涵洞,在涵顶埋设土压力盒测量当填土高度为12、16和20m时,距离涵洞口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分析了竖向土压力沿涵洞纵向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拱效应,分析了基于分布角法推导的土压力计算值和实测值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分布角法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计算和试验结果较接近。离涵洞口较近时,压力盒的应力集中使实测值大于计算值;随着纵向长度的增加,涵顶拱效应使实测值小于计算值。采用规范"土柱法"的计算值偏大造成结构设计过于安全而不经济。建议涵洞可分段设计并采用不同的尺寸。
王雯璐赵大军
关键词:高填方涵洞现场测试竖向土压力拱效应
沥青路面混合料热再生试验结果及分析
2016年
在分析旧沥青路面材料应用的基础上,对长吉高速公路路面旧料进行了试验,检验了旧料中的沥青指标:针入度严重衰减,仅为39(0.1mm),软化点和延度也有很大变化,不能达到90号沥青标准。对旧路面材料中的碎石进行了磨耗值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调整了旧料中的骨料级配,对AC-16、AC-20掺加不同含量旧路面材料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劈裂试验和车辙等路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一定数量旧料的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尤其高温性能有很大提高,可以在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中进行使用。
刘忠根柏丽敏谢玉田刘星园苑剑光孙立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
汽车检测线质量认证评价体系被引量:6
2009年
首次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汽车检测线整体检测能力评价方法,确定了各层指标权重,建立了汽车检测线整体检测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研究论述了评价过程和方法。该评价系统为汽车检测线质量认证工作提供了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张立斌单洪颖苏建葛淑斌常化磊
关键词:车辆工程汽车检测线
区域综合物流网络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以长吉图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区域综合物流网络中突发事件的增多,对应急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评价研究关系到综合物流网络的整体效率,在区域综合物流运输网络资源优化配置中愈发重要。通过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评价模型,对区域综合物流网络的应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以长吉图地区的综合物流网络为例,对其应急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评价,指出其资源配置的问题所在,为区域综合物流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杨香传杨家其
关键词:长吉图
基于分布角法的涵顶竖向土压力试验研究
2015年
为了研究沿涵洞纵向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分布角法推导了距离涵洞口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选取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桩号为RK365+510的高填方涵洞作为试验涵洞,在涵顶埋设土压力盒测量当填土高度为12、16和20 m时,距离涵洞口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分析了竖向土压力沿涵洞纵向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拱效应,分析了基于分布角法推导的土压力计算值和实测值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分布角法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计算和试验结果较接近。离涵洞口较近时,压力盒的应力集中使实测值大于计算值;随着纵向长度的增加,涵顶拱效应使实测值小于计算值。采用规范"土柱法"的计算值偏大造成结构设计过于安全而不经济。建议涵洞可分段设计并采用不同的尺寸。
王雯璐赵大军
关键词:高填方涵洞现场测试竖向土压力拱效应
新岩滑坡膨胀性软岩Duncan-Chang模型及归一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延边地区公路沿线广泛发育一种膨胀性较强的软岩,具有较强膨胀性,致使这一地区公路边坡出现了多处滑坡现象,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了描述该地区岩土介质材料的强度及变形特征,分析吉林省在建汪延高速公路上的新岩滑坡的稳定性并为支护设计提供基本参数,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试验表明: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曲线,在低围压下,土体表现出弱应变硬化型,在高围压下,土体呈现明显的应变硬化型。结合Duncan-Chang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D-C模型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地区膨胀土的归一化特性,结果表明,当归一化因子为(σ1-σ3)ult时,归一化程度最好,同时建立了应力-应变关系特性的归一化方程,能较好预测应力-应变关系。
项良俊王清王朝阳王蕊颖张晶马玉飞杨俊辉
关键词:膨胀性软岩DUNCAN-CHANG模型归一化
基于分布角法的涵顶土压力研究
2015年
为了研究沿涵洞纵向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分布角法推导了土压力计算法,分析了土压力沿涵洞纵向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拱效应,结果表明涵顶拱效应使规范的"土柱法"计算值偏大,结构过于安全而不经济。
王雯璐张建锋李印霞
关键词:高填方涵洞竖向土压力拱效应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