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06025)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向军徐旭常石磊赵燕张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3篇循环流化床
  • 3篇燃烧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3篇颗粒团
  • 2篇大涡模拟
  • 2篇燃烧过程
  • 2篇脱硫
  • 1篇单颗粒
  • 1篇曳力系数
  • 1篇生石灰
  • 1篇数学模型
  • 1篇碳粒
  • 1篇铁水
  • 1篇铁水脱硫
  • 1篇燃烧行为
  • 1篇热能动力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机构

  • 12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2篇刘向军
  • 6篇徐旭常
  • 3篇石磊
  • 2篇赵燕
  • 2篇张健
  • 2篇李利
  • 1篇王永康
  • 1篇王翠苹
  • 1篇陈雷
  • 1篇林超
  • 1篇宋绍峰
  • 1篇张杰
  • 1篇邵敏
  • 1篇李霞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矿冶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O颗粒铁水脱硫反应的模型被引量:2
2006年
建立了 CaO 颗粒在铁水中脱硫反应的模型和喷吹 O_2渣再生反应的模型.对 CaO 颗粒在铁水中的反应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计算研究了颗粒尺寸、传质系数、铁水初始含硫量等参数对脱硫反应和渣再生反应的影响.
李霞刘向军
关键词:铁水脱硫CAO颗粒数学模型
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颗粒浓度场分析
2008年
分别以改性粉煤灰和生石灰为脱硫剂,在不同条件下考察它们在循环流化床内进行干法烟气脱硫时床内的颗粒浓度分布与脱硫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脱硫剂干法烟气脱硫性能优于生石灰。喷入水蒸气可以增强流场湍动,减小了颗粒浓度分布的梯度,提高脱硫效率。在同样的脱硫剂作用下,以逆行方式喷入水蒸气可以使颗粒浓度分布更加均匀,其脱硫效率远远高于以顺行方式喷入水蒸气时的脱硫效率。
王翠苹刘向军张杰
关键词:脱硫改性粉煤灰生石灰
稠密气固两相流欧拉-拉格朗日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0
2007年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坐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稠密气固两相流动对气固两相流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此方法研究稠密气固两相流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DSMC算法、环境粒子法、DEM软球法及这些方法的应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目前可行的发展方向。
刘向军石磊徐旭常
关键词:数值模拟
采用颗粒团离散单元方法研究颗粒浓度的非均匀分布被引量:4
2007年
气固两相流中尤其是稠密气固两相流中颗粒浓度在空间的分布总是非均匀,局部颗粒聚集。该文直接以颗粒团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团离散单元方法(DEM),建立非球形颗粒团的运动碰撞的模型与算法,基于真实碰撞,跟踪每个颗粒团的运动,模拟3种均匀或非均匀流场内的颗粒团运动经历。计算结果展现了颗粒浓度非均匀局部聚集的过程,揭示不同工况下流场中颗粒团的大小,颗粒分布及局部颗粒聚集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均匀流场中,颗粒均匀密集,非均匀流场中,颗粒浓度的非均匀性加剧。所得计算结果合理,与前人的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相符。同时计算表明,采用颗粒团DEM模型能真实地揭示稠密气固两相流的特性,并使计算量有效减少。
刘向军石磊徐旭常
关键词:非均匀
循环流化床内气相流动的大涡模拟研究
循环流化床内气相流动特性对床内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内的湍流流动特性进行了计算。从瞬时速度、脉动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布等多方面,对湍流流动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管道的横截面会产生明显的二...
王永康石磊刘向军
关键词:大涡模拟循环流化床
文献传递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nse particle-gas two-phase flow using the minimal potential energy principle
2006年
A simulation method of dense particle-gas two-phase flow has been developed. The binding force is introduced to present the impact of particle clustering and its expression is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potential energy. The cluster collision, break-up and coalescence model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article cluster are treated as one discrete phase. These models are used to numerically study the two-phase flow field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Detailed results of the cluster structure, cluster size, particle volume fraction, gas velocity, and particle velocity are obta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justifies that these models and algorithm are reasonable, and can be used to efficiently study the dense particle-gas two-phase flow.
Xiangjun LiuXuchang XuWurong Zhang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煤堆自燃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3
2008年
煤炭自燃火灾严重影响煤炭的安全生产和储藏。本文建立了二维煤堆自燃过程的热流方程和氧气传输方程,对煤堆的自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明了煤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煤堆的不同堆放方式对煤堆传热与燃烧的影响。为煤堆自燃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向军张健邵敏
关键词:煤堆自燃数值模拟
双碳颗粒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08年
燃烧室内碳粒较浓时,碳粒之间相互作用强烈,研究碳粒燃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特性对煤燃烧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运动气流中距离为d的两碳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气相流动、传热、传质以及碳粒燃烧反应的数学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下的SIMPLE算法求解,计算得到了定常燃烧情况下两碳粒周围详细的速度、组分及温度的分布,揭示了燃烧过程中气流与碳粒、碳粒与碳粒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
李利刘向军徐旭常
关键词:数值模拟
双圆柱绕流特性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低雷诺数下气体绕流圆柱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比计算了双圆柱在不同圆心距、不同Re数、不同来流速度与双圆柱圆心连线角度的情况下,各个圆柱的受力大小和曳力系数.结果表明,若Re数为20,改变圆柱间距,圆柱间距在1.2d和1.4d之间时,下游圆柱所受曳力有极小值;双圆柱间距为1.6d时,双圆柱受到总曳力最小;圆柱间距大于2d时,上游颗粒受到的曳力不再受到下游颗粒的影响.若圆柱间距为1.2d,改变雷诺数,Re数在30和40之间,下游圆柱所受曳力有极小值.另外,来流速度角度对圆柱的受力影响很大.上述规律为低Re数下圆柱绕流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打下基础.
刘向军张健林超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曳力系数
两碳颗粒燃烧过程中相互影响特性的数值研究
2008年
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碳粒燃烧的数学模型,对相互影响的两颗碳粒的定常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碳粒间的距离、气流速度、来流方向等参数,计算得到了两碳粒周围在各种工况下的速度、组分及温度的分布,并详细分析了各参数的改变对两碳粒燃烧过程的影响,揭示了碳粒与碳粒、碳粒与气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碳粒间距和来流速度有利于燃烧的进行;碳粒表面温度随来流方向的改变有规律地变化.
李利刘向军
关键词:碳粒燃烧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