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309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郎赟超丁虎赵志琦刘涛泽刘丛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石灰土
  • 2篇土壤
  • 2篇灰土
  • 1篇碳动态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剖面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夏季
  • 1篇喀斯特地区
  • 1篇黄壤
  • 1篇红外
  • 1篇红外传感
  • 1篇红外传感器
  • 1篇感器
  • 1篇
  • 1篇表观
  • 1篇传感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篇丁虎
  • 3篇郎赟超
  • 2篇刘丛强
  • 2篇李思亮
  • 1篇田丽艳
  • 1篇刘涛泽
  • 1篇赵志琦
  • 1篇王宝利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流向大气释放碳研究:机遇与挑战
传统的碳循环模型将全球碳循环分为陆地、海洋和大气三个碳库,河流仅作为联接陆地和海洋的"被动"通道,而实际上,河流在有机碳贮存、迁移和矿化中起重要作用。河流向海洋输送的碳通量仅占到陆地流失到河流中碳通量的少部分,大部分在内...
丁虎刘丛强郎赟超李思亮王宝利
文献传递
贵州普定喀斯特坡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组成被引量:10
2013年
选取贵州省中西部普定县城周边具有不同岩性(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2个坡地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不同坡地位置的砂岩黄壤剖面和黄色石灰土剖面,分析了土壤pH值、C/N值、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探讨了黄壤与石灰土δ13CSOC值组成差异和SOC含量沿剖面以及在不同坡地位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砂岩黄壤和黄色石灰土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1~79.7和8.2~73.3 g·kg-1;沿坡面顶端到底端,2种土壤类型SOC含量均呈现出坡脚>坡顶>坡腰;除砂岩黄壤坡顶剖面的个别层位外,2类土壤剖面SOC含量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砂岩黄壤和石灰土剖面δ13CSOC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5.4‰~-20.7‰和-23.2‰~-18.8‰;除黄色石灰土坡腰剖面外,其余土壤剖面的δ13CSOC值均表现为随剖面表层至20~40 cm升高,然后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特征;2类坡地土壤SOC含量以及δ13CSOC值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类型植被残体的输入以及在土壤中的降解累积特征,有助于了解坡地堆积侵蚀以及成土过程对SOC循环的影响。
田丽艳郎赟超刘丛强丁虎赵志琦刘涛泽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黄壤石灰土稳定碳同位素
夏季石灰土CO_2昼夜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8年
土壤呼吸是土壤释放CO_2的过程,土壤CO_2动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为对象,利用红外传感器(Vaisala GMP252)和自动装置高频次观测手段,测定了夏季土壤CO_2浓度和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即土壤表面CO_2通量)的昼夜动态变化及其对集中降雨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了土壤CO_2浓度、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_2浓度的昼夜变化总体上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此外,土壤CO_2浓度在集中降雨过程中呈"V"字型快速响应特征。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石灰土偏碱性的环境使降雨时充填于土壤孔隙的水体中HCO_3^-、CO_3^(2-)及CO_2的平衡对土壤CO_2浓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表观土壤呼吸速率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一致,但前二者的变化与CO_2浓度相比略为滞后。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CO_2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解释45%的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因此,集中降雨影响下的石灰土表观土壤呼吸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受降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土壤CO_2与空气交换过程的控制。
付玉聪郎赟超王忠军李思亮李思亮
关键词:石灰土碳动态红外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