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654)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作者:郑常青施璐崔芳华李娟高源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5篇岩石
  • 4篇年代学
  • 4篇花岗岩
  • 3篇岩石地球
  • 3篇岩石地球化学
  • 3篇早白垩世
  • 3篇石地
  • 3篇火山岩
  • 3篇白垩世
  • 2篇岩石成因
  • 2篇侏罗世
  • 2篇锆石
  • 2篇花岗质
  • 2篇花岗质岩石
  • 2篇火山岩成因
  • 1篇大兴安岭中段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
  • 3篇沈阳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核工业243...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郑常青
  • 8篇施璐
  • 5篇李娟
  • 5篇崔芳华
  • 4篇高源
  • 3篇张行行
  • 3篇徐久磊
  • 3篇高峰
  • 3篇姚文贵
  • 2篇徐学纯
  • 2篇唐振
  • 2篇秦涛
  • 1篇丁雪
  • 1篇钱程
  • 1篇汪岩
  • 1篇杨帆
  • 1篇张立东
  • 1篇王浩
  • 1篇马国祥
  • 1篇张慧婷

传媒

  • 4篇地质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中部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正>大兴安岭地区分布大面积的中生代火山岩,其岩石成因及形成时的构造背景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大兴安岭中部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
施璐郑常青唐振秦涛
内蒙古额尔古纳八大关牧场“佳疙瘩组”变质岩系原岩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大兴安岭以北地区古老基底佳疙瘩组近年来倍受关注,前人对其形成时构造环境的不同观点制约了对该区基底性质及地质演化过程的正确认识。为查明出露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八大关牧场附近的"佳疙瘩组"的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组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佳疙瘩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而是一套经历了构造变质变形作用的燕山期侵入体;岩石组合为黑云二长变晶糜棱岩、花岗闪长质变晶糜棱岩、糜棱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高钾、低钛、富铝,属高钾钙碱性岩系,稀土元素总量偏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轻稀土富集,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铕异常,富集地幔不相容元素且亏损高场强元素,其岩浆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形成于晚三叠-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同碰撞-后碰撞构造演化过程中挤压-伸展构造转换机制下;早白垩世德尔布干断裂带强烈活动使其遭受了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发生了构造变质变形。
崔芳华郑常青丁雪徐学纯李娟施璐高源高峰张行行
关键词:变质变形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中部早中侏罗世花岗岩成因及构造背景被引量:3
2017年
近年来蒙古国和我国境内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花岗岩和成矿作用的研究(Badarch et al.,2002;陈志广等,2010;唐杰等,2014;曾维顺等,2014)显示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在早中生代存在向南的俯冲,向南俯冲作用影响了中国东北额尔古纳地块中的早中侏罗世花岗岩的产生(Wu et al.,2011),但是这种影响能否向南一直延伸到兴安地块之上仍然不确定。
施璐郑常青唐振秦涛马国祥郝晓飞
关键词:早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中部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成因与构造意义
<正>大兴安岭地区分布大面积的中生代火山岩,其岩石成因及形成时的构造背景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大兴安岭中部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
施璐郑常青唐振秦涛
关键词: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内蒙古中东部蘑菇气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构造背景被引量:3
2019年
内蒙古中东部蘑菇气地区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部,通过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研究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玛尼吐组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粗面岩、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属于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SiO2与TiO2,Al2O3,Fe2O3T,MgO,CaO和P2O5呈较好的负相关,与Na2O和K2O呈较好的正相关,暗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 N/Yb N=7.76~15.7,∑REE=126~317 ppm,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REE=114~292 ppm)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明显负Eu异常(δEu=0.72~0.97)。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显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有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为壳-幔混合型岩浆。该组火成岩形成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背景下,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碰撞造山后的伸展环境有关。
张慧婷郑常青郑常青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火山岩
大兴安岭中部柴河地区晚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本文对大兴安岭中部柴河地区晚侏罗世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岩石学研究表明,大兴安岭中部柴河地区晚侏罗世花岗质岩石主要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获得2个二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152±1)Ma和(150±1)Ma。岩石主量元素具有富钾钠、富铝的特点,属铁质碱-钙性岩石。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弱到中等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LREE)和Zr、Hf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Ba、Sr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这些晚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来源于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期间从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陆壳加厚之后挤压到伸展的转换环境。
施璐唐振郑常青秦涛张立东汪岩钱程杨帆
关键词:晚侏罗世花岗质岩石U-PB年龄岩石成因
大兴安岭北段哈多河地区骆驼脖子岩体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被引量:17
2013年
骆驼脖子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哈多河地区东南部,大地构造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其岩性由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中含石英闪长岩包体)、二长花岗岩组成。其中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具有较高的Th/U值,表明锆石的岩浆成因。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加权平均年龄和岩性分别为127±1Ma的正长花岗岩、126±1Ma的花岗闪长岩、131±1Ma的石英闪长岩、130±1 Ma的二长花岗岩,集中在早白垩世。除闪长岩包体外,岩体具有高硅(SiO_2=71.11%~76.89%)、富碱(Na_2O+K_2O=8.04%~9.17%)、较低的Al_2O_3(12.9%~14.99%)、贫钛(TiO_2=0.08%~0.22%),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0.97~1.10,属于准铝质到弱过铝质,分异指数(DI)为86.1~97.46,固结指数(SI)为0.1~5.59,岩体经历了较强的分异演化作用,δEu为0.26~2.51,正、负异常皆有,LREE/HREE为6.35~32.16,(La/Yb)_N比值为4.59~43.04,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微量元素亏损Ti、Ta、Nb等元素;富集Th、U、Hf、Zr、La、Rb等元素,TFeO/MgO比值较低,为2.37~6.41,Zr+Nb+Ce+Y=106.48×10^(-6)~162.74×10^(-6),均低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同时锆石饱和温度也较低(723.43~760.48℃),结合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资料,骆驼脖子岩体具有高分异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特点,其成因可能为东北地区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后,大陆岩石圈拉张减薄的产物。
高源郑常青姚文贵王浩李娟施璐崔芳华高峰张行行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北段雅尔根楚Ⅰ型花岗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4
2013年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雅尔根楚花岗岩岩体岩相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岩体主要岩性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花岗质糜棱岩,应用锆石U-Pb LA-ICP-MS测年方法,测得的3组年龄为226.8±2.2Ma、230.2±1.3Ma和233.6±1.5Ma,表明其岩体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主量元素(XRF)具有富硅、富钾的特征,A/CNK值为0.81~1.10,显示铝弱饱和,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Eu负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岛弧性质的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I型花岗岩。经过综合研究认为该I型花岗岩可能是在整个伸展环境下,岩石圈地幔压力降低导致地幔上涌,残余的洋壳熔融提供流体注入,从而该岩体发生侵位。
徐久磊郑常青施璐李娟崔芳华高源张行行高峰
关键词:晚三叠世
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研究:对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时间的限定被引量:42
2013年
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出露的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组成,岩石未遭受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类花岗岩高硅(SiO_2=75.72%~76.28%)、富碱(Na_2O+K_2O=7.78%~8.89%)、弱过铝(Al_2O_3=12.42%~13.01%),TiO_2、Fe_2O_3、FeO、MnO、MgO、CaO、P_2O_5等含量很低,标准矿物分子中石英、钠长石、正长石含量较高,出现少量刚玉分子和极少量的锆石、磷灰石、磁铁矿和钛铁矿等,但未见有碱性暗色矿物;稀土元素总量中等略偏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轻稀土富集,具中等—较强的负铕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较富集而Ba、Sr、Eu明显亏损,强烈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P元素。岩石所具有的A/CNK〈1.1、标准矿物刚玉分子〈1%、A/NK〉1.0、P_2O_5与SiO_2负相关、较高的分异指数(DI=92.49~97.26)等特征以及偏低的锆石饱和温度(730~834℃),均显示其具有类似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点。岩石中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柱状,振荡环带较发育,Th/U比值较高(大多介于0.36~1.35),为岩浆成因锆石;4个样品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2.2±1.2 Ma、305.9±2.4Ma、301.3±2.6Ma和294.8±1.6Ma,代表其岩浆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研究区内出露的二长-正长花岗岩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浆侵位活动的产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表明,大兴安岭全胜林场地区晚石炭世岩浆侵位活动可能发生在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所造成的造山晚期—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二者最晚于早石炭世末已经完成碰撞拼合。
崔芳华郑常青徐学纯姚文贵施璐李娟徐久磊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晚石炭世
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蛤蟆沟林场A型花岗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对大兴安岭中部五岔沟镇蛤蟆沟林场花岗岩体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蛤蟆沟林场花岗岩体主要岩性组合为碱长花岗岩、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36.97±0.99Ma、135.85±0.78Ma、126.04±0.48Ma和135.87±0.49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主量元素(XRF)具有富硅、富钾的特征,A/CNK值介于0.997~1.05之间,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并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贫Ba、Sr、Ti、P,这些特征表明蛤蟆沟林场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是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大陆裂谷或板内构造环境(A1型花岗岩),代表了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可能是受到古太平洋俯冲和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的双重影响。
施璐郑常青姚文贵李娟徐久磊高源崔芳华
关键词: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