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5054)
- 作品数:22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董丽芳申中凯赵龙虎仝国良张新普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滨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直流辉光放电正柱区辉纹的形态演变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采用石英放电管,在氮、氩和氦气中进行直流辉光放电,改变气压、气体流速和放电电流,正柱区可形成辉纹,且形态逐渐演变.为研究辉纹形态演变,使用可连拍工业相机获得辉纹区照片,通过照片亮度计算分析辉纹亮度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正柱区辉纹均呈现良好空间周期性;同时,有些放电条件下,辉纹亮度呈现从阴极到阳极逐渐衰减的周期性.与两种惰性气体相比,氮气中的辉纹最为清晰.因此,以氮气辉纹为例,定量研究了辉纹形态(辉纹波长和衰减系数)随放电条件的演变,结果发现:辉纹波长与放电电流密度的对数值几乎呈线性关系;而与气压和气体流速的相关性更为复杂.与此类似,在不同气压和流速条件下,辉纹衰减系数随放电电流的变化趋势也相当一致.
- 温睿张淑娟张明华张家良
- 关键词:直流辉光放电发光亮度
- 介质阻挡放电点线超四边斑图的时空结构和等离子参数研究
- 采用光电倍增管和光谱仪,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中点线超四边形斑图的时空结构和等离子参数。通过对斑图中放电丝光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可知:点线超四边形斑图是由四套不同的子结构相互嵌套而成,在每半个电压周期内依次为小点四边形、大点连线...
- 刘莹董丽芳牛雪姣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壁电荷分子振动温度
- 文献传递
- 介质阻挡放电复杂同心圆环斑图的研究
- 本文采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氩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放电中,首次发现了复杂同心圆环斑图。该斑图在每半个电压周期内有三个电流脉冲段,其中两个脉冲位于电压的上升沿,一个位于其下降沿。利用高速照相机以每个电流脉冲段为曝光时间...
- 朱平董丽芳杨京李犇
- 关键词:壁电荷
- 文献传递
- 介质阻挡放电中点线放电的谱线线型及振动温度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氩气/空气的混合气体近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首次观察到点状与线状放电共存的放电现象,测量比较了点状与线状放电的谱线频移和振动温度。谱线频移的测量利用的是氩原子ArⅠ(2P2→1S5)的发射谱线,振动温度的测量利用的是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的发射谱线。结果表明:点放电中的ArⅠ(2P2→1S5)谱线的频移大于线放电谱线的频移,表明前者电子密度较高;而点放电振动温度低于线放电的振动温度。
- 董丽芳潘宇扬宋倩嵇亚飞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光谱诊断振动温度
- 介质阻挡放电中白眼斑图的分子振动温度
- 2012年
- 在空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得到了白眼斑图,其晶胞是由一个封闭六边形包围一个亮点所组成。观察发现,该斑图单个晶胞上中心点、六边形顶点及六边形边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亮暗状态。该工作利用光谱方法,分别对白眼斑图单个晶胞以上三处的振动温度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它们随氩气含量的变化。振动温度是根据氮分子的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的发射谱线计算的。结果表明:白眼斑图中的中心点、六边形的顶点以及六边形边上中点的振动温度依次升高,且均随氩气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 董丽芳闫冬梅耿轶青申中凯仝国良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振动温度光谱诊断
- 发光斑图随放电功率转化研究
- 2015年
- 在氩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放电过程中,随着外加电压先增加后减小,放电丝经历了从少量的随机排布到规则的有序斑图并最终回到无序随机分布的演化过程.同时比较了不同湿度,其他放电参数相同条件下团簇斑图、振动超六边形斑图及谐振超六边形斑图.在实验中,保持驱动频率为53kHz,将3 300pF测试电容替换测试电阻,随斑图演化用示波器采集相应斑图的输出电压及电容两端的电压波形,利用电容电压计算得到放电期间流经电容的电荷量,拟合出李萨茹图形,进而得到放电间隙所消耗的功率.结果发现,随电压的先增加后减小,放电功率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放电功率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 商洁
- 关键词:斑图放电功率
- 亮暗点蜂窝斑图中等离子参量的光谱测量被引量:1
- 2016年
- 在纯空气或者空气-氩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中,观察到由中心点、顶点和连线组成的亮暗点蜂窝斑图.3套结构呈现出了不同的亮暗状态,表明它们的等离子状态和参数可能不同.本工作利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其分子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随氩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分子振动温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中心点、顶点、连线,而转动温度则几乎相同.随着氩气体积分数的增加,3套结构的分子振动温度都呈下降趋势,转动温度则变化不大.
- 王谦张浩董丽芳冯建宇魏领燕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分子振动温度
- 介质阻挡放电中单个新型放电丝放电特征和光谱测量
- 2015年
- 在放电间隙较大(d=3.8mm)的介质阻挡放电(DBD)中,通过减小放电区域(S=1cm×1cm),首次观察到了单个新型放电丝。与其他实验小组所观察到的单个放电丝相比,该单个新型放电丝由体放电(VD)和沿面放电(SD)二部分构成,其放电稳定性和持续性极好。利用高速照相机和光谱仪,研究了单个新型放电丝在外加电压半周期单次放电中的放电特征和单个新型放电丝侧面放电柱不同位置的等离子体状态。在高速照相机不同曝光时间条件下拍摄得到了单个新型放电丝端面和侧面放电的瞬时照片,并对其外加电压半周期单次放电的放电特征与辉光放电进行了对比。利用发射光谱法,采集了单个新型放电丝侧面放电柱不同位置的氩原子763.26nm(2P6→1S5)和772.13nm(2P2→1S3)发射谱线,并通过两条谱线强度比法,估算出了相应的电子激发温度。实验结果得出:单个新型放电丝由体放电和沿面放电构成,且沿面放电在体放电四周呈枝状扩散;单个新型放电丝在外加电压半周期单次放电中与辉光放电特征相似,且在阴极呈现出漏斗状放电;氩原子谱线强度及其相应的电子激发温度从极板两端到中间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单个新型放电丝侧面放电柱不同位置的等离子体状态不同。
- 赵龙虎潘宇扬董丽芳高烨楠王永杰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沿面放电电子激发温度
-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狭缝边界内放电特性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空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研究了狭缝边界内的放电特性.采用高速录像机对放电进行10μs曝光录像.通过观察高速录像机短曝光录像照片,发现此放电包含体放电和沿面放电2种放电形式.采用光电倍增管采集光信号发现,随着电压的升高体放电的放电次数逐渐增加.通过观察放电照片可知,电压升高放电丝平均间距也逐渐增大,经分析得出体放电位置处壁电荷积累量逐渐增大.
- 张浩胡轶董丽芳温玉
- 关键词:沿面放电壁电荷
-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相邻沿面放电之间的相互影响
- 采用Matlab二维模拟,对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放电图像的电场和电势分布进行模拟,并首次对相邻两沿面放电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在空气-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随着电压的升高,放电区域内放电丝的数量从四个增加到五个,放电丝周围的沿...
- 张浩董丽芳赵龙虎王谦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沿面放电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