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Z2012541)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韦静郑妮孙奇曾定元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柳州市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2篇异常子宫
  • 2篇子宫出血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出血
  • 1篇一次性宫腔组...
  • 1篇异常子宫出血
  • 1篇诊断性
  • 1篇诊断性刮宫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质转...
  • 1篇迁移
  • 1篇肿瘤
  • 1篇子宫内膜肿瘤
  • 1篇组织吸引管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检查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作者

  • 2篇韦静
  • 1篇孙奇
  • 1篇郑妮
  • 1篇曾定元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宫腔组织吸引管与诊断性刮宫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检查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用宫腔组织吸引管吸取子宫内膜进行宫腔组织学检查,对照组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行组织学检查,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组织吸引管采集内膜阳性率94.00%,诊刮标本阳性率98.00%,两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组织吸引管方法与诊刮方法比较,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宫腔组织吸引管宫腔组织学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组织检查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韦静曾定元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组织学检查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异常子宫出血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75例,在接受常规分段诊刮术前利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先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种方法的取材标本满意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取材标本满意率为85.3%(64/75),常规分段诊刮术取材标本满意率为94.7%(7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取材诊断符合率为90.3%(56/62),常规分段诊刮术取材诊断符合率为93.5%(5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经济、有效、安全,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常规分段诊刮术作为评估异常子宫出血的初始检查。
郑妮孙奇韦静
关键词:子宫出血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
长链非编码RNA CCAT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CCAT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q PCR检测CCAT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癌恶性程度的关系;靶向沉默CCAT1,划痕愈合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CCAT1的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显著增高(P<0.001),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沉默CCAT1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距离及穿膜数目均显著减少;沉默CCAT1抑制转移相关基因(MMP2和MMP9)及间质标志分子(Snail,Zeb1和Twist1)的表达水平,增强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和ZO-1)的表达水平。结论:CCAT1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沉默表达CCAT1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功能。
潘洪丽何宝玉韦东韦静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子宫内膜肿瘤迁移上皮-间质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